咱們前邊有文章講述過,衛運河系漳河、衛河於秤鉤彎(今屬山東省冠縣)匯流而成(詳見:館陶東邊的河到底是“衛河”還是“衛運河”?爲啥用“衛”字當名字?)。衛運河,原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的一段,是中國主要的內河航道之一。它源出河南輝縣百門泉,引淇、洹二流自大名縣善樂營入館陶縣境,東行經南館陶鎮、北館陶鎮至臨清市與汶水合爲南運河,再東北至天津接北運河,直達通縣。

早在西漢以前,衛運河爲黃河故道。元封二年(前109年)黃河決於館陶,分爲屯氏河,廣深與黃河正流相等,東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永光五年(前39年)黃河又在下游鳴犢口(今山東高唐南)決口,屯氏河遂淤絕。

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將進攻袁尚,在淇水入黃河處下大枋木使成堰,遏使淇水東入白溝,屯氏河的部分故道成了河北地區的水運幹道,使曹魏“平原千里,漕運四通”。

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煬帝(楊廣)發河北民夫百餘萬人,在曹魏舊渠的基礎上,利用天然河道,開鑿自(黃)河水通涿郡(今北京市)的永濟渠,與通濟集,邗溝和江南河道連結起來,完成了舉世聞名的隋代大運河。隋時,永濟渠亦稱御河,全長約二千里,可通大型龍舟。

唐代,永濟渠專以清水、淇水爲源,與沁水隔絕。宋代,永濟渠通稱御河。金元以來屢經改道,因河近衛輝府,至明代始稱衛河,經流至今。

隋唐時代,大運河裏百舸爭流,光是運糧的漕船,每年就將近兩萬艘,連同水師船和商船,多達三萬艘(1987年10月14日《農民日報》第二版)。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自江都(今揚州市)乘龍舟直達涿郡。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魏州刺史盧暉在運河兩岸建樓百餘間,儲存江淮運來的貨物。武則天時(公元684年一701年),由永濟渠運來江淮米百萬餘斛(十鬥爲一斛)。邯鄲、邢州、洺州的賦糧運到運河沿岸,再裝船運至洛陽。

公元1126年,金佔據河北,爲運輸綱糧修竣衛河。彰德、洺州、磁州、大名等地的饋餉要陸運至衛河碼頭裝船北運燕京(今北京市)。春運以冰消行,暑雨畢;:秋運以八月行,冰凝畢,十船爲一綱,綱運的船在裝船前三日修治,日裝一綱貼封條,發給引證(運單),看引證與封卸點是否相符。至所受之倉,以三日卸畢又三日給收據,堪稱漕運之盛。

元統一中國後,又開鑿淤塞已久的大運河。至元十九年( 1282年)開通海運,開創了海、漕並舉的新紀元,館陶水運一時大振,南館陶設有水驛。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會通河鑿通,漕運東移,衛河水運趨於衰落。

明初建都南京,衛河漕運停罷。永樂十八年( 1421年)移都北京,衛河漕運恢復,沿襲金制:沿河州縣的貢糧,先差僱車輛送往衛河沿岸碼頭,由遞運所安排直輸北京。其漕糧腳費銀耗,按地畝分攤各縣。館陶縣年折色銀爲六百二十六兩二錢一分一釐三毫五絲四忽八微一纖。時在館陶縣漳、衛河匯合口處,設有皇糧裝卸點,岸上有很多倉庫,今王橋鄉徐萬倉村名,蓋出於此。永樂二十一年(1424年 )在縣西南四十里,設陶山水驛,驛有驛丞,專掌郵傳遞送之事。萬曆十二年( 1584年)監兌分司(河南賦糧監兌之所)由元城縣(今大名縣)金灘鎮移駐館陶,署在縣治(北館陶鎮)北,二十八年(1600年)復還金灘。崇禎十七年( 1644年)在館陶建水馬站、遞運所。由此可見終明一代館陶漕運之盛。

清順治元年( 1644年),大清國登上了歷史舞臺,定都北京。清初,曾把三藩、河務、漕運列爲國家三大要事。《 館陶縣鄉土志(光緒戊申年版)》記載:康熙帝南巡曾經館陶,舟阻河灘,泊於清涼寺岸(址在丁圈村西,見:康熙皇帝下江南駐蹕館陶清涼寺和東廠村奇人李珍)。時值衛河漕運繁忙,商船雲集。咸豐九年( 1859年),館陶縣設釐卡(址在北陶鎮西門大街),由省派員經營。光緒二十七年( 1901年)漕運停罷,漕糧改折錢銀。館陶水運依然興旺,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釐卡歲收稅銀達四萬七千七百零三兩一錢五分八釐,而上年全縣田賦收銀僅爲三萬二千三百一兩五錢六分,知縣鄭先民的《衛河秋漲》詩描述了館陶衛河水運之盛:“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館陶縣時有渡口7處:北馬頭渡(在城西四里)、窩兒頭渡(在城西南四里)、駙馬渡(在城西南四十里)、遷堤渡(在駙馬渡南十里).清泉渡(在城北二十五里)、尖冢鎮渡(在清泉渡南五里)。渡渡有船隻,便利了衛河兩岸人民的交往。

民國前期,衛河年久失修,河牀淤積,碼頭坍塌,船舶破廢,船民破產,民國26年 (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僞又於航道中佈設了沉船、倒樹、橋樁等礙航物,航道中斷。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爲恢復衛河航道,發展解放區交通,發動羣衆清理航道,向船民發放貸款。公營邯鄲裕通運輸公司所屬的臨清廣華公司,積極組織民間船隻,利用衛河運送農副產品和支前物資。

1948年8月,華北區人民政府成立後,開始全面清理航道。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各方集資出力,無論是國營航運職工,還是私營船工,以及沿河村民乃至婦女、兒童,都義務參加清河工作,至1949年,衛河的主要障礙基本予以清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2年至1955年,是館陶衛河水運的興旺時期,每日來自天津、德州的船隻達5艘,到貨量在500噸以上。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進入高潮。館陶縣渡口14只木船全部加入了農業合作社。1957年以後, 由於嚴重幹早,水位下降,河流乾涸,加之自1958年始衛河上游大興水利建設,河流上游建庫蓄水,航道水源減少,迫使衛河航運時斷時續。

1962年10月,聊城專員公署航運局將所屬的航運隊下放到館陶縣,船員120人,機帆船1艘,拖輪( 40馬力) 1艘,木帆船12只,共618個噸位。同年12月3日,成立了集體所有制的航運合作社。該社由縣交通局代管。航運社以船劃組,主動登門組貨,執行計劃運輸,組織勞動競賽,開展增產節約,航行在大名至德州一段,以糧食、煤炭、食鹽爲承運大宗。僅1962年11月至12月兩個月份,就完成貨運量2523噸,週轉量211595噸公里。加上衛河航運局到貨35971噸,縣供銷合作社儲運科到貨37177噸,該年度共完成水運量75671噸,佔全縣總運輸量的86.5%。1963年5月,航運社發生拖輪纜桅軸磨斷的機損事故,全部駁船面臨停航。經與縣供銷社聯繫,租來機輪拖帶。拖力不足,全體船員遇順風下水就張帆跑風,遇逆風上水就拉縴航行,在6月份仍完成貨運週轉量55430噸公里。1963年8月1日, 航運社的機船(包括船員)併入了山東省航運局一隊,駁船(包括船員和船隊幹部)併入了山東省航運局四隊。航運社撤銷後,仍在館陶派駐船隊,以承擔館陶縣的運輸任務。8月12日,衛河決口,橋斷路阻,館陶縣計有19.5萬人缺衣少食,無家可歸。在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廣大航運職工挺身而出,全力投入抗洪搶險和生產救災,僅在災後四個多月時間,就水運救災物資10萬噸(包括冠縣、莘縣部分物資)。“七一” 大橋未修通前,縣交通局在南館陶設立了臨時渡口,組織渡船5只、船員30人,不分晝夜進行渡運。每日渡運乘客2萬多人次,最多達6萬人次,渡運各種車輛2000多輛次。水運,爲當時陸路運輸尚不發達的館陶縣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做出了貢獻。

1964年9月5日起,北館陶、南館陶兩處開辦另擔貨物水上運輸,1965年,再次乾旱,衛河逐漸斷流枯竭。1966年,旱情持續發展,航道狀況惡化,衛河水運困難愈來愈大。進入70年代後,衛河變成了季節性、斷續性的航道,衛河停航。

注:文中圖部分來自網絡,非我縣運河老照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