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授孩子,总是要求朗读,我们的小学课本后也常标注有感情的朗读。其实朗读有很多的好处。

首先大声读书有利于培养语感,提高对文章的感悟力。

当你朗读时,能做到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说明你对整篇文章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大大提高了语感素质。

其次,大声读书有助于强化记忆。

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

第三,大声读书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四,大声读书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学生对诗词文章大声朗诵,从中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感受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五,大声读书可以避免困倦和思想开小差。

默读会使人渐生倦意,变得昏昏欲睡,而大声读书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倦意,振作精神。

默读也极易让人游离于读书的内容之外,心游万仞,把小差开到十万八千里,而大声读书就可以会聚心思,专心于读书内容。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或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这时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方法一直坚持下去,孩子注意力就会逐步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理解能力。

启蒙篇:《弟子规》附《常礼举要》、《三字经》附《朱子家训格言》、《千字文》附《百家姓》、《千家诗》;

诗词篇:《诗经启蒙》、《唐诗宋词节选》、《笠翁对韵》等;

儒学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书》、《礼》、《易》、《春秋》等;

忠孝篇:《孝经》、《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

百家篇:《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孙子兵法》)等;

名著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