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業凜冬將至,各地影院如何自保?

作者 / 呂世明

來源 /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

多事之秋不可怕,可怕的是蝴蝶效應後的嚴冬。

“現在看9月肯定不行,去年還有不少七八億的進口大片,今年中秋節沒什麼大片,國慶檔只能佔一天而已,票補還沒上沒有了,咱們影城的日子愈發不好過了。”

這並不是單個影城最近面臨的苦惱,伴隨競爭加劇,內地電影行業不僅僅上游環節出現“寒冬”跡象,下游影城同樣面臨各種危機。

近日,也有消息傳出大地院線的總經理方斌卸任,看來院線和影城的日子也不算風光和樂觀,整個行業似乎都面臨瑟瑟寒風。

影城給大家的感覺似乎都是旱澇保守,但實際情況卻非常嚴峻,現在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面臨影城開一家的同時要關掉或者被收購一家的情況,影城的日子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順利。

影城的寒冬來襲,我們如何去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寒流呢?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和大家一起聊聊影城如何面臨可能即將來臨的行業寒冬。

費用高漲,要聰明的開源節流

前幾天拍Sir和一個小私營個體戶聊,她在某電腦商城租賃的一個小櫃檯,受到電商和淘寶的衝擊,目前大部分經營電子產品的實體商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該業主也不例外。

“其實現在仍然有很多顧客選擇來實體店購物,畢竟淘寶和其他平臺也存在一些假貨和騙人的伎倆,但現在我們櫃檯的租金實在太貴了。”

這可能是困擾大部分個體商戶的問題,但比起個體商戶每年十萬上下的租金費用,影城在租金和各種費用則要翻數十倍之多,特別是房租和人員開支方面,佔據影城費用支出的大頭。

“我好羨慕外國影城經理說,我的工作是賣爆米花,只不過地點恰好在影城。可是我卻要說,我的工作是給地產商打工,只不過地點是在電影院。”

“這兩年票房的確有所上漲,但和商廈簽署的租金逐年上漲,我去年票房僅僅五百萬左右,但房租卻高達三百萬,基本處於虧損的狀態。”

這是拍Sir這兩天和幾個影城朋友聊天時他們所反映的情況,不得不說,在經濟狀況普遍不景氣的當下,唯一能夠保持較穩定收入的仍然是房地產、相關企事業的商戶場地及門市的租金。

根據不同地段和供需關係,租金價碼也有較大差別,但大部分影城的租金仍然是其目前主要的壓力,面對此局面時,影城如果想要維繫經營,“聰明的開源節流”纔是主要的解決辦法。

直接開除人是最笨和最壞的方式!

就經營者而言,在房租價格無法協調的前提下,似乎精簡人員是比較簡便的開源節流的方式,但此種方式往往未必會收到好的效果。

其一,會造成影城內部人員的心思浮躁,給大家帶來一種人人自危,沒有前途的“錯覺”。

其次,把原來由多個人完成的任務交給少數人完成,反而會造成權責不清的狀況,達不到專事專人負責的狀態。

聰明的方式方法當然是聰明的開源節流,不要盲目去模仿其他影城的經營模式,畢竟每一家影城的具體情況都不同,能夠來到影城的顧客自然是被影城“相對便利”的條件所吸引。

開源暨要從自身出發,擴大影城特點特色,做到其他影城沒有和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和服務,節流不是說要省錢和開除員工,而是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項目。

尋求更適合影城的衍生經營項目

“明年我們影城的按摩沙發就要撤掉了,抓娃娃機可能也要換其他公司來籤,咱們家的出租產地情況實在不如其他商圈!”

這是拍Sir認識的一個非商圈類社區影城經理的坦言,目前很多非黃金地段商場和社區類型影城往往都面臨額外營收困難的狀況。

目前大部分影城公共區域的職能已經從顧客休憩轉化多種經營所用,能留給顧客休憩的座位已經做到最低要求,但整體來看,大部分項目的熱度均有下滑。

“目前國內觀衆在影城總體的消費仍然侷限於看電影的花銷,其他錢很少在影城消費,在目前票房留存的服務員每天接待的顧客中,有八成顧客都是拿團體票和兌換捲來換票的,購買商品和現金消費的比例太低”

另外一位影城經理和拍Sir 反應了以上的情況,同時他表示,之前去美國時,看見老外看電影幾乎可以做到人手一個爆米花,小孩子人手一個電影衍生品,但國內觀衆購買意願仍然不夠高。

雖然賣品的經營收入在逐年上漲,但對比票房仍然少得可憐,擴張影城的其他經營項目則變得更緊要。

前三兩年,抓娃娃機在影城很火;一二年前,VR機器也開始大舉進入影城公關區域;這兩年按摩休閒座椅也擺放到最鄰近影廳入口的區域。

但在今天,抓娃娃機故障率高漲,且產品更換頻次極低,VR機器體驗度極差,比3D電影還讓大家犯暈,按摩座椅收費不菲,使用率並不像大家預想那麼高,且存在不同人羣使用容易產生交叉感染等問題。

至於其他的場地租賃經營項目,其效果甚至還不如以上的幾種,同時大家還會考慮和忌憚一些新進項目是否會對影城正常的經營帶來衝擊和干擾。

同時也可以發現,之前的抓娃娃機、VR、按摩座椅和迷你KTV在投放最初的效果都不錯,但不容易維持電影觀衆對這些項目的高粘性,觀衆的新鮮勁一過便捨棄。

更早之前,很多電影院會把富餘的場地出租做檯球、乒乓球和遊戲機房使用,甚至曾經有做成網吧的模式,目前這些方式顯然不適應現代年輕觀衆的需求。

如今年輕觀衆可能會對於桌遊、抓娃娃機、VR等娛樂項目更感興趣,而這些對場地適應性更強、出租條件更優越的設備和娛樂項目會給影城帶來全新的場地租賃費用。

當然,對於商圈和非商圈商場本身的一些情況和特質,影城周邊的流動、固定人羣特性以及他們的喜好和要求,纔是影城設置租賃場地項目所要考慮的,而不是一刀切跟着其他影城跑。

票補消失,團體票努力重新崛起

“說實話,我們影城還是挺依賴票補的,雖然有時候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客觀來看,票補還是對我們影城近兩年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這是一家開業時間不足四年影城經理和拍Sir所反映的問題,他們影城的開業依靠低價策略和票補,把臨近影城近三四成的客源拉走了,屬於票補策略的獲益者。

這和我們所有人預想的都不一樣,並不是所有影城都會爲票補策略的消失而鼓掌歡慶,畢竟目前大部分影城網上購票的比例達到八九成之多,票價上浮,也未必會帶來團體票銷售的上漲。

消費者的慣性和這兩年票補所形成的“惡習”,導致大部分人都覺得電影票是一個很便宜的東西,雖然之後在平臺上找不到便宜的票,但大部分觀衆仍然會認爲電影票理所應當不超過20元。

大部分影城目前的團體票價格均在20-30元之間,遇到票價低於最低限價之時,還要做補齊的要求,這對於已經習慣不添錢的消費者是將是全新的消費體驗。

票補的缺失,也是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些對票補依賴嚴重的影城要直接面對的問題,但同時也給這部分影城帶來一些機遇。

不過這部分影城因之前對票補有依賴,往往其團體票的份額佔比較低,同時其他渠道,如銀行卡優惠、自身票務平臺APP的優惠信息普及度等做得不夠深入。

有人說,票補沒有了,電影院自己也有很多優惠舉措,包括和發行方合作起來把票補的費用分擔起來。

但實際情況要更復雜,畢竟線上平臺把票補分散下去、做到當下的局面是經歷了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想在短時間內通過影城和發行方的合作再把優惠措施下達顯而易見是個困難的過程。

所以,直接且方便的團體票則成爲影城抵禦票補消失的應對措施,片方也更願意把這部分福利直接投遞到影城,並置換成“搶票活動“惠利於雙方。

問題仍然在於,當搶票活動款項下達後,影城的消化過程長短和比例較難獲知,大部分影片即便影城做了搶票活動,觀衆和媒體的興趣也不大,加之未來對影院端“幽靈場“的檢查力度逐步加強,以”搶票“來消化福利並不算什麼聰明之舉。

看起來票補消失後,第三方的話語權會降低,但在未來反而能夠提升他們的服務屬性,甚至第三方可以成爲企事業和影城之間團體票的銷售平臺,畢竟目前大部分人對第三方平臺的信賴度要高於影城。

除此之外,影城更應該把大部分的場地出租項目和廣告項目交付給第三方,影城更多專注於服務的提供和票務的消失情況,此舉早就在商場場地租賃和經驗中找到了正確模式,商場幾乎很少把所有的項目劃到自己的管理範疇之中,該放手到專業公司人士那裏時,一定要懂得取捨。

在整個行業面臨寒冬的態勢下,作爲個體的影城經營,需要找到各自不同的切入點,不存在被競爭對手打掉的影城,也不存在其他因素干擾經營不善的影城,影城所出現的所有問題均是自身形成的,影城想安全過冬,仍然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增添衣服。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新鮮文創資訊報道、深度文創政策解讀

精準文創趨勢分析、有趣文化創意分享

文化創意產業信息服務平臺

商務合作、採訪、投稿:rock0_0(微信)13581866303(tel)

往期精彩回顧

牆外開花牆內未必香,《堡壘之夜》國服開局不利爲哪般?

票房疲軟,爆款難尋:2018年暑期檔的動畫電影都怎麼了?

出品人、製片人與導演,你真的分清楚了嗎?

科技賦能動畫電影,《深海歷險記》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波洞星球上線一週,離“新 B 站”還有多遠?

《深海歷險記》配音導演陳紅專訪:配音不簡單

閱文的“中國漫威”夢,能走成嗎?

片酬限價與擋不住的明星資本

WeGame平臺《怪物獵人:世界》下架,背後的原因可能很複雜

Netflix“盛世危局”:100億美元負債和1.3億會員的博弈

淘寶整頓破解遊戲機,我們離正規遊戲市場還有多遠?

暑期檔下半場開始!8月影院誰能稱王?

披着工業化外皮的《阿修羅》,是怎樣走向失敗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