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送節禮,挺好

許文宗,嘉峪關酒鋼能源中心發電二電廠的一名普通職工,他的妻子是一名紀檢幹部,他們還有一個3歲的孩子,即將要步入幼兒學堂。

9月7日的夜晚,許文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喫飯聊天,其樂融融。

突然許文宗父親說:“孩子要上幼兒園,你們提前跟老師‘聯絡一下感情’,讓多關注一下孩子!”

“明明家中有紀委的幹部讓監督別人,自己都這樣,如何監督別人?”這時許文宗妻子緊接着來了這樣一句。

全家人一時陷入了沉默。

孩子剛上幼兒園,在家的時候全家人圍着一個孩子,在學校兩三個老師帶領30多孩子,孩子能不能受到充分的關注和關心?正逢教師節,是不是該給老師送點“見面禮”?又該給老師送什麼禮?可妻子又那樣堅持,該怎麼辦?

這道考驗智商和情商的難題,讓許文宗一家人開始犯愁。

該不該提前聯絡感情?許文宗一家人在爭論中並沒有明確答案,但作爲家長都想更好的“愛”孩子,爲了孩子在學校能多受到一點關注,許文宗心裏也想過:悄悄地送......

9月8日的早晨,嘉峪關市第一幼兒園舉辦了入園講座,妻子去參加了講座,一幼園長給大家作了幼兒學前注意事項的一系列講座。講座最後,嘉峪關市第一幼兒園黨支部當着所有家長面向全校在職教師發來一道禁令:嚴禁單位和個人用公款購買購物卡、贈送月餅等;嚴禁收受學生家長禮品禮金及向家長推銷購物產品......並向學生和家長髮來一個個善意的勸誡,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期間,“節禮”統統不要送,希望家長予以配合。

嘉峪關市第一幼兒園所有在職教師現場簽訂了師德廉潔承諾書,並承諾:教育是神聖的事業,其意義在於奉獻,其價值在於求真;教師是光榮的職業,其職責在於教書,其生命在於育人,所有教師定當愛我所愛,爲我所爲。

“孩子的學校都發文了,連賀卡都不讓送。還是以實際行動感謝老師吧!”一名在場的家長說道。

9月8日中午,妻子回到家,給丈夫和爸爸說明了學校通知謝絕“節禮”的事情,這才讓一籌莫展的家人們臉上又掛上了笑容。

節日期間禮尚往來是我國的節日文化傳統,也是人們表達心意、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但一段時間裏,看似充滿“人情味”的禮尚往來曾“變了味”,讓更多的百姓心裏雖不願接受卻又“隨風而行”。如今這樣公開承諾,少了節日的迎來送往,不少家長和黨員幹部表示一身輕鬆。

一週下來,嘉峪關市第一幼兒園的孩子們基本都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所有家長也開始慢慢放下心來,家長們也深刻的認識到:比起那些讓人不踏實的禮物,“信任和支持”纔是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對於教師是這樣,那麼對千千萬萬的黨員幹部更是如此!只有如此,節假日才能更加祥和、美好,才能傳遞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延續的一個民族的美好情懷。(供稿 李婷婷 編輯 牛國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