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崢嶸歲月】解放長春後,前衛師經公主嶺、四平、開原,在撫順渡過渾河

長春的解放,是我軍採取“長圍久困”方針,即軍事打擊、經濟封鎖和政治攻勢三管齊下的結果,也是錦州勝利的直接結果。這充分說明蔣介石的統治,已經到了衆叛親離、極不穩固的地步。

解放長春後,我軍在市中心廣場吹起勝利號角

長春的解放,使蔣介石又喪失近10萬軍隊及其全部裝備。這是遼瀋戰役以來,我軍取得的第二個偉大勝利。它既消除了我軍後顧之憂,又可使我絕大部分圍困長春的部隊,迅速南下直接參加對敵作戰,使我軍更能集中兵力,消滅廖耀湘兵團和瀋陽地區的敵人。

長春解放的第三天,我師接到兵團首長南下的命令,任務是命我師爲前衛師,經公主嶺、四平、開原,在撫順以東渡過渾河,爾後奪取工業重鎮本溪市。

根據任務,經師首長研究決定,每天按80華里的行程安排行軍,行軍序列爲二十八團、師指揮所及直屬隊、二十九團、三十團、師後方。全師於10月23日6時,由長春西南之大嶺地區出發,當天到達劉家房子一帶宿營;24日到達郭家店一帶宿營;25日到達虻牛哨一帶宿營;26日到達昌圖一帶宿營;27日到達開原一帶宿營;28日在開原休息一天,當天中午接兵團急電,命令各師晝夜兼程南下。師首長根據兵團的電令,對我師行軍又作了重新研究和部署,決定每天按120~130華里行程安排行軍,29日我師4時出發,離開中長路,向開原東南方向前進,經柴河堡,到達雞冠山一帶宿營,本日行程爲130華里,30日至撫順市,行程120華里。我師於23日由長春南下,30日抵達撫順,共8天時間,除中途休息一天外,經7天行軍,行程爲650華里。(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解放撫順》

責任編輯:佟德生

編       輯:陳    爽

版       式:於    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