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氣道異物近期高發 醫生提醒:二孩家庭要特別注意防範

近日,濱醫附院兒童呼吸與重症科收治了一名因支氣管異物發生嗆咳的男孩,經緊急救治,孩子脫離險情,取出異物發現爲花生碎塊。

“男孩只有兩歲,來院時是晚上9點多。查體的時候這個孩子喘的比較重,聽診的話,兩肺都有雜音。”濱醫附院兒童呼吸與重症科主任吳福玲介紹,在問病史的時候,得知他有花生米嗆咳的病史,所以考慮支氣管異物。隨後CT檢查顯示確實是異物。

“因爲這個小孩卡的異物在主氣道兩側都有,所以這個屬於異物裏的急症,晚上必須給他取出,如果不取出的話,因爲左右主氣管都堵塞的話,會有生命危險。”吳福玲說,所以我們就緊急給他做了支氣管內鏡取出術,經過半個小時就把兩側主氣道的異物都取出來了。

吳福玲說,兒童吞入異物的情況主要有氣管異物、食管異物等,以氣管異物最爲危險,常表現爲突發性劇烈嗆咳、憋氣和呼吸困難,後期可能出現感染、肺炎等嚴重併發症,最危險的是發生窒息。

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是氣道異物多發的階段,這期間各家都會準備一些花生、瓜子等堅果零食,然而這些堅果容易造成兒童氣管異物。濱醫附院2019年1至2月,就收治了20餘例,最常見的異物是堅果、雞骨、棗核、果凍以及紐扣電池等。

“這個數字去年一年是89例。”吳福玲介紹,堅果對成人來說是個很好的食物,但是對孩子來說,特別是3歲以下的,有可能是危險的一個東西,因爲兒童吞嚥功能不協調、不完善,喫這些東西容易嗆咳。

“再一個情況就是二孩政策放開以後,隨着二孩生產率的增多,小孩的氣管異物的發生率也在增高。”吳福玲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老大會喂老二,因爲老大不知道喫堅果的危險性,有時他出於好心會喂老二,而3歲以下的小孩他吞嚥功能不協調,容易出現氣管異物的發生。”

吳福玲提醒,家長特別是有二孩的家長,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3歲以下的小孩離開自己的視線,即使老大能看孩子的情況下,也不要離開視線。

那麼,萬一孩子誤吞了異物該怎麼辦?吳福玲表示,一旦發現孩子吞食異物,入院前要第一時間採取急救措施。2歲以前的孩子,可讓患兒趴在大人的膝蓋上,頭朝下,拍打其背部把食物吐出來。拍打要有節奏,力度大一點。稍大些的孩子,家長可站在其身後抱住孩子,兩手摺疊向其腹部使勁有節奏地向上頂壓,利用腹壓讓孩子把異物咳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