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林 嵊州报道

在很多人的眼里,服刑人员都是社会阴暗面的一员,连带着服刑人员的家属都被边缘化了。服刑人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固然应当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其家属不应该被整个社会所遗忘。我党固有的方针都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更何况“罪不及家人”。在世人的眼里,罪犯的家庭似乎自带“原罪”,被疏离、被误解、被漠视。然而,他们固然有罪,但是其在家庭内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对自己犯罪付出代价后,也致使整个家庭陷入了危机......

2019年6月30日上午,经过走访了解,浙江省嵊州市长乐派出所邀请3名长乐籍服刑人员的家庭成员来到派出所,并陪同他们参观了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环境以及支部党建室、体验了安防体验馆的互动游戏。在所期间,党员民警还向3名学生送上了学习用品和书籍,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长乐派出所第一次开展类似活动,早在今年3月份,长乐派出所摸排梳理服刑人员情况,得知目前辖区内服刑人员300余人。

对其家属进行逐一走访后,民警发现有20余户人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困难,最终,经全体党员讨论研究,从其中挑选3户最需要帮扶的家庭,开展长期结对帮扶。

4至6月间,长乐派出所领导及党员民警多次前往这三户家庭中走访慰问、了解难处,尽己所能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贵门乡村民王大姐(化名)带着孩子住在三间老旧的泥墙破木屋,每年仅靠三亩茶山,一年三千余元收入艰难度日。日复一日,她盼着监狱里的丈夫早日回归家庭,盼着儿子早日成才,这是她咬牙坚持下去的唯一念想。因房子年久失修,只有三个房间供祖孙三人烧饭、居住,15岁的儿子目前仍只能和王大姐共同住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房间内。

当民警老朱问及是否需要提供帮助时,王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她希望民警能帮助联系学校减免部分食宿费用,以减轻家里的经济困难。走访后不久,民警帮其向政府申请了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可供填补食宿费用。

今年70多岁的吴大伯(化名)是长乐某村村民,儿子因犯故意伤害罪在监狱服刑5年多了,儿媳离婚后带着孙子生活,老两口则靠帮别人看守果园获取一年5000元的报酬生活。日子还算过得去,两老也并没有特别的困难需要帮助。

但在交谈过程中,吴大伯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说,过去因为儿子服刑的事情,村里人都不跟他家来往,这么多年来,派出所民警是第一个上门看望他们的人,他觉得心里很温暖、很激动。老人还表示,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儿子,让儿子在监狱安心服刑、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减刑回家,用行动回报社会。

记者在派出所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所长吕春同志,吕所长告诉记者:“我们认为,这些困难群众虽然背景特殊一些,但是不应该被社会遗忘,应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而且正因为其原因特殊,更要对其进行帮助,这对社会的稳定还有服刑人员的改造都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吕所长拿出两份信件,上面用稚嫩的文字写给在监狱中服刑的父亲,吕所长说:“虽然这两封信写的很短,但是意义很重要,我们不仅鼓励他们正视自己,努力学习,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善良、正直、阳光的好少年。还通过孩子去感化在服刑的父亲,希望他能对此感动,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同时出狱后不再带有仇视都是由很积极的意义。”

据悉长乐派出所全所党员民警共计捐助2000元,此项费用将用在对这些家庭的后续关怀上,长乐派出所正面特殊群体的家人,通过缴纳特殊党费,对特殊困难人员伸出援助之手,以人道主义精神改善周围的人对犯罪家庭的态度,让服刑人员胸怀善良,让他们感觉到家人、社会、政府都没有忘记他们,希望他们能早日改造完毕,与家人团聚。嵊州市长乐派出所,小小义举感动社会,完成党托付他们的使命,在建党九十八周年的庆典中熠熠生辉,散发出正义温暖的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