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定好的人选,刘病已也没什么好说,只好批准义渠安国巡视西羌部落。刘病已把基本情况说了一下,然后叫他们尽快推荐一个好人选,派去边塞了解羌人动向。

西汉名将赵充国对敌情的判断非常准确。

山部少数民族叛乱后,大批大批地强渡湟水。这时,汉朝郡守闻讯赶来,派兵阻拦。然而他们却吃惊地发现,西羌部落仿佛是蝗虫般,铺天盖地而来,除非有喷虫剂,不然就别想挡住他们的路。

更可怕的事还在后头。先零落部首领杨玉,联合西羌落部二百余酋长,互派人质,立盟订誓,解除仇恨。

为什么说这事可怕呢?一直以来,西羌落部之间,几乎处于小战国混乱状态。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揍你,后天你又来砍我,再后天我又要抄你。他们之间,打架斗殴,无休无止,谁都自称老大,从来都没有谁服过谁。如今,突然订立盟誓,了却恩怨,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刘病已马上召来赵充国询问。

西羌部落叛乱,七十六岁的赵充国毛遂自荐上战场,刘病已只好同意

赵充国这样回答道:“羌民联合,之前仅有一回。三十年前,他们也像今天一样解除仇恨,向天盟誓。然后十万羌民联合匈奴,进攻汉朝。结果,汉朝花了五六年,才将他们摆平。”

赵充国以上问题,基本问题也说对了。

西羌部落叛乱,七十六岁的赵充国毛遂自荐上战场,刘病已只好同意

但是,有两个数据他弄错了。首先,十万羌民联合进攻汉朝,不是三十年前的事,而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其次,当时汉朝摆平羌民,不是五六年,而是几个月。

公元前112年,秋天,十万羌民联合匈奴,大举进攻汉朝。冬天,汉朝动员十万大军,派将军李息攻击羌民。不消多久,羌民就被摆平,变得规矩多了。

时隔五十年,羌民突然搞出这么大的联合,难道又要像五十年前一样大举进攻汉朝吗?如果是这样,是什么气候驱使羌民准备大打出手?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驱使羌民联合,准备举大事的,不只是羌民内部的小气候,还有外部国际大气候。

赵充国继续对刘病已分析:“公元前71年,匈奴跟乌孙国干了一架,吃了败仗,从此失去控制西域的能量,匈奴心里一直抑塞得很。匈奴要想对抗汉朝,仅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所以,他只有引诱西羌落部。

“据可靠情报,匈奴给西羌落部开出的条件是,西羌和匈奴联盟,拿下张掖郡和酒泉郡,送给西羌居住。张掖郡和酒泉郡,是当年汉武大帝把羌民赶走后设立的郡属。匈奴开出此条件,西羌肯定流口水。所以,促使羌民联合的幕后黑手,肯定是匈奴。而接下来,他们必有大动作,我们一定要做好防备。”

赵充国的话,说得刘病已眼皮直跳。

西羌部落叛乱,七十六岁的赵充国毛遂自荐上战场,刘病已只好同意

刘病已本不好战,自他上台以来,从未有过大战。此次,难道真要让他大动干戈吗?

事实再次证明,姜还是老的辣。赵充国的判断,又被证实是对的。不久,赵充国获取一个重要的情报,说羌侯部落酋长狼何,已经派出使节向匈奴借兵。狼何的目标是,同时进攻汉朝的敦煌郡和西域的楼兰,企图切断汉朝和西域的交通。

赵充国马上给刘病已上书,提出一个对策:狼何企图切断汉朝和西域的联系,凭他那小样的,肯定想不出来,这一定是匈奴使节替他想出来的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肯定在秋天动手。因为秋天庄稼收割,战马正肥,粮食充足,正是他们作战的好时机。当务之急,中央必须派出特使,巡视边塞,加强防御工事。同时,再派人到羌人当中,挑拨离间,破坏他们内部团结。唯有如此,才是上上之策。

刘病已看了赵充国的奏章,马上把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叫来。刘病已把基本情况说了一下,然后叫他们尽快推荐一个好人选,派去边塞了解羌人动向。

很快的,魏相和丙吉就把名单送给了刘病已。刘病已一看,就傻了。他们推荐的人,竟然是义渠安国。

义渠安国上次犯了错误,没有受到惩罚,此次,又要代表中央巡视边塞。这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人后台很硬,真不是一般的硬。不过,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定好的人选,刘病已也没什么好说,只好批准义渠安国巡视西羌部落。

魏相和丙吉为什么要推荐义渠安国,而刘病已为什么也同意了?这事我思前想后,摸不着头脑。然而,当我看到下面即将发生的几件事,似乎明白了些许。

魏相和丙吉推荐的理由,大约如下:义渠安国也是少数民族,长期跟羌民打交道,熟门熟路,好做思想工作。这是其一。羌民得以重返湟中,是义渠安国批准的。可是,义渠安国当初只允许羌民在湟水以北放牧,羌民却越过湟水,跑到汉朝领土来了。可能羌民没听清楚,义渠安国有义务再跑一趟,把话说明白。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其二。

想想也是,对义渠安国来说,这是一趟和平之旅。只要他把羌民思想工作做通了,就可以回国将功赎罪了。

可是,意外的事又来了。义渠安国一到羌地,竟然再接再厉地又一次把工作思路搞反了。

事情过程大约如下:义渠安国带了两千人马,抵达羌中。然后,他召集先零部落等三十余酋长喝酒。接着,就在酒席间,义渠安国突然逮捕几个厉害气冲天的酋长,砍了。再接着,他又乘先零部落不备,发起攻击,斩杀一千余人。

天下有这样做思想工作的人吗?来硬的,能行吗?羌民各落部的意见可大了。他们认为,他们进入湟中是义渠安国批准的,没有什么违法。可是义渠安国一来,话都没解释清楚,就砍杀无度,实在太不厚道了。于是,不管是先归降的,还是未归降的酋长,被一种莫名的向心力拉到了一起。

很快的,先零部落首领杨玉联合各部落,集体反叛,向义渠安国发起了攻击。义渠安国大败,率军撤退到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急报中央发救兵。

刘病已收到急报后,马上吩咐丙吉,叫他赶快去找赵充国,让他推荐个能上场面的人担当大职,率兵西征。

西羌部落叛乱,七十六岁的赵充国毛遂自荐上战场,刘病已只好同意

赵充国不是挺能打的吗,为什么刘病已不直接派赵充国出去呀?刘病已当然知道赵充国能打,但是他实在不放心赵充国上战场啊。因为,赵充国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那么老,还能打吗?

能不能打,不是由刘病已说了算,而是赵充国说了才算。当丙吉问赵充国,有什么好人选时,赵充国说了一句:“有一个人,非常合适。”

丙吉一听,很是惊喜,问道:“你说的是谁?”

赵充国很平静地说道:“那个人,名字就叫赵充国。”

丙吉眼睛都绿了,你?如果你能打,皇上还派我来问你干吗。不过,丙吉什么也没说,回去告诉刘病已,说赵充国自荐上战场,您看怎么办。

刘病已一听,哭笑不得。他对丙吉说道:“麻烦你再跑一趟,问问赵将军,为什么他最合适。如果让他出征,该派多少军队。”

于是,丙吉又跑了一趟。很快的,丙吉又跑到刘病已面前,说道:“赵将军说了,反正是他最适合了。把事情交给他,绝对让你放心。至于该派多少军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刘病已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次,只见他豪爽地说道:“好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让他去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