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晏子回答说:“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晏子觐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

小升初文言文32:你知道挂羊头卖狗肉,可你不知道本来应该是挂牛头卖马肉

挂羊头卖狗肉,常被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然而文中的“挂牛头卖马肉”,却被晏子用来比喻灵公表里不一,内外有别的做法,从而告诫灵公宫内宫外要一视同仁,统一执法。

众所周知的“挂羊头卖狗肉”,可原来应该是“挂牛头卖马肉”

一,文言阅读:挂牛头卖马肉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①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②。

——《晏子春秋》

注释:①丈夫饰:穿男子服装。②莫之服:没有人穿。

众所周知的“挂羊头卖狗肉”,可原来应该是“挂牛头卖马肉”

二,文言训练

1. 文言实词解释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国人尽服之 服(

公使吏禁之曰 使(

晏子见 见(

犹悬牛首于门 犹(

不逾月 逾(

2. 文言虚词用法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而(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而(

相望而不止 而(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 而(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而(

国人尽服之 之(

{!-- PGC_COLUMN --}

公使吏禁之曰 之(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之(

而国人莫之服 之(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何以(

3. 文言句子翻译

(1)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

(2)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4. 文言内容理解

(1)“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2)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 拓展延伸

1.晏子:晏子,字平仲,原名晏婴。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国大夫。他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比较有名的故时有“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

众所周知的“挂羊头卖狗肉”,可原来应该是“挂牛头卖马肉”

2.《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这部书详细地记述了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215个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这部书的语言简洁明快,幽默风趣。人物对话富于性格特征,特别是洋溢于人物语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语言的辛辣和讥讽。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以生活哲理的比喻,后来成为独立的语汇或成语。

众所周知的“挂羊头卖狗肉”,可原来应该是“挂牛头卖马肉”

晏子剧照

四,文言翻译

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国都的女人都效仿穿男人服装。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觐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这是为什么啊?“ 晏子回答说:“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齐灵公说:“你说的好。”令宫内女人不能穿扮男人服饰,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

众所周知的“挂羊头卖狗肉”,可原来应该是“挂牛头卖马肉”

五,参考答案

1.文言实词解释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动词,喜欢,喜好

国人尽服之 服( 动词,穿。

公使吏禁之曰 使( 动词,派,派遣

晏子见 见( 动词,拜见,觐见。“见”的一般意义是“看见”,根据古代的等级制度,下级见上级、臣子见国君,都应当用拜见、觐见

犹悬牛首于门 犹( 如同

不逾月 逾( 动词,超过

2.文言虚词用法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而( 而且,表递进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灵公喜欢妇人而且是穿着男子服装的(妇人)”,也就是“灵公喜欢女扮男装的妇人”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而( 同上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 而( 同上

相望而不止 而( 表转折,但是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而( 表转折,但是

国人尽服之 之( 代词,代男人的衣服

公使吏禁之曰 之( 代词,代女扮男装这种行为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之( 代词,代男人的衣服

而国人莫之服 之( 这是一个倒装句,“莫之服”应为“莫服之”,“之”,代词,代男人的衣服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何以( 何以,以何,为什么的意思

3.文言句子翻译

(1)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

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2)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

4.文言内容理解

(1)“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悬牛首于门”喻指在宫外不许女人穿男人的衣服,“卖马肉于内”喻指齐灵公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 。

(2)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向外宣布禁止,而自己不止,庶民当然继续效仿,渐成风气。

启示:(1)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2)任何事情都应当以身作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