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晏子回答說:“大王讓宮內女子這樣穿,但卻在宮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門口掛牛頭卻賣馬肉,您爲什麼不讓宮內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飾,那麼外面也就沒有人敢了。晏子覲見時,靈公問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飾,撕破她們的衣服,扯斷她們的衣帶,都親眼看見還是止不住。

小升初文言文32:你知道掛羊頭賣狗肉,可你不知道本來應該是掛牛頭賣馬肉

掛羊頭賣狗肉,常被用來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然而文中的“掛牛頭賣馬肉”,卻被晏子用來比喻靈公表裏不一,內外有別的做法,從而告誡靈公宮內宮外要一視同仁,統一執法。

衆所周知的“掛羊頭賣狗肉”,可原來應該是“掛牛頭賣馬肉”

一,文言閱讀:掛牛頭賣馬肉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①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裳,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

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爲也。”

公曰:“善。”使內勿服,不逾月,而國人莫之服②。

——《晏子春秋》

註釋:①丈夫飾:穿男子服裝。②莫之服:沒有人穿。

衆所周知的“掛羊頭賣狗肉”,可原來應該是“掛牛頭賣馬肉”

二,文言訓練

1. 文言實詞解釋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好(

國人盡服之 服(

公使吏禁之曰 使(

晏子見 見(

猶懸牛首於門 猶(

不逾月 逾(

2. 文言虛詞用法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而(

女子而男子飾者 而(

相望而不止 而(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 而(

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 而(

國人盡服之 之(

{!-- PGC_COLUMN --}

公使吏禁之曰 之(

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 之(

而國人莫之服 之(

公何以不使內勿服 何以(

3. 文言句子翻譯

(1)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裳,斷其帶。

(2)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

4. 文言內容理解

(1)“懸牛首於門”和“賣馬肉於內”各喻指什麼?

(2)靈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麼?它給我們什麼啓示?

三, 拓展延伸

1.晏子:晏子,字平仲,原名晏嬰。春秋時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齊國大夫。他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傳說晏子五短身材,“長不滿六尺”,貌不出衆,但足智多謀,剛正不阿,爲齊國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比較有名的故時有“晏子使楚”“二桃殺三士”等。

衆所周知的“掛羊頭賣狗肉”,可原來應該是“掛牛頭賣馬肉”

2.《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記敘春秋時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書。這部書詳細地記述了齊國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賢相晏嬰的生平軼事及各種傳說、傳聞、趣聞,215個小故事相互關聯和補充,構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這部書的語言簡潔明快,幽默風趣。人物對話富於性格特徵,特別是洋溢於人物語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語言的辛辣和譏諷。作者還善於運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以生活哲理的比喻,後來成爲獨立的語彙或成語。

衆所周知的“掛羊頭賣狗肉”,可原來應該是“掛牛頭賣馬肉”

晏子劇照

四,文言翻譯

齊靈公喜歡內宮的婦女穿扮男人服飾,國都的女人都效仿穿男人服裝。齊靈公派官吏禁止她們,並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飾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斷她的衣帶。”雖然人們都看見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斷衣帶,但還是不能禁止。晏子覲見時,靈公問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飾,撕破她們的衣服,扯斷她們的衣帶,都親眼看見還是止不住。這是爲什麼啊?“ 晏子回答說:“大王讓宮內女子這樣穿,但卻在宮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門口掛牛頭卻賣馬肉,您爲什麼不讓宮內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飾,那麼外面也就沒有人敢了。” 齊靈公說:“你說的好。”令宮內女人不能穿扮男人服飾,沒過一個月,全國就沒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飾了。

衆所周知的“掛羊頭賣狗肉”,可原來應該是“掛牛頭賣馬肉”

五,參考答案

1.文言實詞解釋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好( 動詞,喜歡,喜好

國人盡服之 服( 動詞,穿。

公使吏禁之曰 使( 動詞,派,派遣

晏子見 見( 動詞,拜見,覲見。“見”的一般意義是“看見”,根據古代的等級制度,下級見上級、臣子見國君,都應當用拜見、覲見

猶懸牛首於門 猶( 如同

不逾月 逾( 動詞,超過

2.文言虛詞用法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而( 而且,表遞進關係。這句話的意思是“靈公喜歡婦人而且是穿着男子服裝的(婦人)”,也就是“靈公喜歡女扮男裝的婦人”

女子而男子飾者 而( 同上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 而( 同上

相望而不止 而( 錶轉折,但是

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 而( 錶轉折,但是

國人盡服之 之( 代詞,代男人的衣服

公使吏禁之曰 之( 代詞,代女扮男裝這種行爲

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 之( 代詞,代男人的衣服

而國人莫之服 之( 這是一個倒裝句,“莫之服”應爲“莫服之”,“之”,代詞,代男人的衣服

公何以不使內勿服 何以( 何以,以何,爲什麼的意思

3.文言句子翻譯

(1)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裳,斷其帶。

穿扮男人服飾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斷她的衣帶。

(2)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

大王讓宮內女子這樣穿,但卻在宮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門口掛牛頭卻賣馬肉。

4.文言內容理解

(1)“懸牛首於門”和“賣馬肉於內”各喻指什麼?

“懸牛首於門”喻指在宮外不許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賣馬肉於內”喻指齊靈公讓宮內婦女穿扮男人服飾 。

(2)靈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麼?它給我們什麼啓示?

向外宣佈禁止,而自己不止,庶民當然繼續效仿,漸成風氣。

啓示:(1)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 (2)任何事情都應當以身作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