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緩衝期更要加速跑

昨天能源局召開的2019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座談會上對戶用有兩項指導意見:

1)首次將戶用光伏單列並給予單獨規模,實施固定補貼。國家能源局年初發布國家補貼支持的戶用光伏年度裝機總量,由電網公司每月公佈上一個月的裝機量,當公佈的上一個月裝機量已突破總規模限制時,本月最後一天爲本年度可享受國家補貼的戶用光伏併網截止時間(即戶用光伏有一個月緩衝期)。

2)明確戶用光伏在去年5月31日後併網未納入國家補貼規模的,可以申報2019年額度。

戶用單列補貼指標,今日能源局座談會內容解讀

相信瞭解本次座談會的內容後,戶用光伏經營者比做工商業和地面的壓力小了很多,因爲戶用給與固定補貼0.18元/kwh(預測),雖然規模2.7GW(預測)有限,但是相比競價的而言確實有一段到平價的緩衝期。

如此真如上述實施今年的補貼政策,帶來的戶用市場則是大規模的搶裝,結合往年數據:2017年戶用裝機3GW,併網接近50萬套;2018年戶用裝機2.2GW,併網28萬套,未受5.31影響的前5個月就達到1.9GW,24萬套。

所以今年的2.7GW補貼規模(30多萬套),很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或三季度初期消耗完畢。

據淘頂與衆多線上網友互動以及線下多家渠道商瞭解獲取到的信息,由於受去年5.31的影響,70%的同行(集成商或經銷商)已經放棄光伏轉行,剩餘的堅守者在去年下半年更多的去尋找優秀的資源合作伙伴,包括優質的供應鏈、金融提供商、營銷渠道、人脈拓展維護以及挖掘新的商業模式。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補貼政策落地來實踐新的商業機會和業務開拓,可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專家預測未來的平價上網給的窗口期是2019、2020兩年,意味着明年戶用還有補貼,是否是固定補貼,補多少,多少額度不得而知,但是基本原則是“早併網早受益”。

即:2019完成當年的指標規模後還要繼續開發市場,排隊2020年的補貼指標。

由於補貼逐步退坡,2020年要比今年低,2019年的應對策略爲:集中優勢兵力,佔領優勢資源。何爲優勢資源,即光照資源豐富,脫硫煤電價高或用電電價高的區域。

因爲今年產業鏈的價格受海外市場、國內分佈式、地面項目競價規模化的需求難有下降的可能,故全年價格會持續堅挺。

等待2020年設備的降本增效的幅度效應顯現後,可選擇二類資源區繼續攻城略地。

電價資源優勢地域:

光照資源優勢地域:

2

戶用距離平價到底還有多遠?

1)從時間維度看,還有兩年的緩衝期。

2)從成本維度看,還有0.15元/W的差距。

從上面兩張表看出,山東是光照資源、電價優勢重合度最高的省份,也是近兩年僅次於浙江的戶用裝機大省,排除浙江的地域補貼因素,山東應該是最優質的省份。以山東10KW系統爲例看成本差距。

平價上網標準:收益率8%倒算,單瓦設備成本爲3.55元(邊界條件:15年貸款、8%利率、90%貸款、補貼0)

當前系統成本:設備2.7元+施工0.3元+開發0.1元+兩級分銷商毛利共0.6元=3.7元

3)從用戶維度看,無法丈量。

收益率8%是從大型投資者的角度看,是最低投資收益保證。但從用戶角度看,3.55元/W終端售價,3550元的10%首付,要接近8年才能回本,這個投資回報似乎太低。而且市場上充斥着很多以次充好,連哄帶騙的經銷商無法分辨,多數用戶對光伏“只能遠觀,不能褻玩”。所以提升用戶對光伏認知、加強誠信度的建設、完善電站品質體系、完善光伏保險產品、加強後期運維的保證,方可從用戶角度實現平價上網。

以上我們從幾個維度探討了戶用光伏與平價上網的距離,歡迎後續討論。

p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