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234,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56年,湘军李续宾部在九江城外挖了三十多公里的长沟,要将太平军困死城中,到后来李续宾如愿攻占九江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李续宾主动请缨出征安庆,曾国藩同意了他的要求。

雄赳赳气昂昂。李续宾率领湘军八千精锐直扑安庆,然后,李续宾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到达安庆,他死在了半路上。PS:李续宾此人,本是湖南的秀才出身不过他同样善于骑射,后来罗泽南练团练他便追随左右,后又并入曾国藩的湘军,罗泽南死后,李续宾代替罗泽南成为湘军将领,有湘军第一悍将之称。

当时天京事变刚发生不久,太平军高层损失殆尽,洪秀全不得已提拔中层人员主持军队大局,这其中便有为人所知的李秀成和陈玉成。那时候,陈玉成正率领军队跟随秦日纲一同进攻江北大营,无瑕估计自己在安徽的地盘。李续宾便趁虚而入,以极快的速度收回桐城、舒城等地。

在舒城往庐州(今安徽合肥)的方向上,有一个叫三河镇的地方,那里是太平军作为安徽北部的储备基地,长期囤放大量的粮食和军火。李续宾自然不知道的,他想走的那条路不会路过三河镇,但是,他军中有一个原来太平军的人,因为对太平军的大概布局了解,便被李续宾收作向导,这个向导如实告诉了李续宾三河镇的情况,李续宾遂改变意见,先攻下三河镇再直扑庐州。

太平军自攻下三河镇就看上了它独有的地理优势(地处庐州、舒城、庐江三县交汇之地,同时也是丰乐河、杭埠河、多漕河三河交汇处,水路运输特别发达),一直对三河镇苦心经营,先是建立城墙,随后在城墙的外围修建石垒,派重兵长期驻扎,这样的充足准备的确有用。

李续宾率兵来到三河镇附近,太平军守将一天发出数封求救信给天京,洪秀全赶忙派陈玉成会同李秀成领兵援助。就在湘军攻城益盛的时候,陈玉成赶到了,李续宾的噩梦也来了。

两军对阵,李续宾首先派出骑兵,希望撕开一个口子,结果马蹄陷入太平军准备的陷阱中,不能进退,清军的这支骑兵全军覆没。李续宾自然不愿意就是带兵撤离。第二天一大早,大雾浓罩,李续宾居然派出军队进攻陈玉成部,那些清军在大雾中根本难辨东西,找不到敌人,反而是陈玉成率先发现清军的踪迹,领兵猛扑上去,清军大乱,损失千余兵士。

李续宾闻知前军已失,慌忙亲自领兵出征,不料却将自己置于险地,要不是逃得快,也会如同先头部队一样遭遇惨败。“包三河之后,断李续宾之后路,塞舒城之不通三河李营之救”,李续宾终究没有逃脱陷入重重包围圈的命运。陈玉成将下属分为五路,分别从各个方向袭击清军,清军几乎全军覆没。

根据当时的记载显示,李续宾死于三河镇一战,八千湘军子弟被歼灭六千多人,"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 士,亦凋丧殆尽"。而二十一岁的陈玉成因为三河镇大捷,声名大涨,终究成了太平天国的顶梁柱之一。

参考资料: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