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样一座小小的古镇中光是有奇幻传说还是不够的,安昌也是老字号美食的汇聚地,一个小小的馒头制作工艺也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特色的腊肠、腊肉、扯白糖都是《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美食,就连这里的仁昌酱油在晾晒时节飘出的香气也会诱得游人垂涎欲滴。从安昌古镇的入口处漫步街巷,将会走过十七座历史悠久的石桥,这些石桥建筑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风格,每一座桥都串联起了古镇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

在古镇众多的绍兴,安昌古镇作为其市的四大古镇之一,在名气与受欢迎程度上都远不如鲁迅故里,自然来到这里的游客数量也远不及绍兴的其他古镇。但却少有人知道安昌古镇与大禹治水故事的渊源。安昌古镇位于绍兴柯桥区的西北处,于市区而言较为偏远,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在连年的战火中古镇曾多次被毁坏,不断的重修,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较为完整的布局保留自明清时期重建的安昌古镇。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古镇是典型的水乡街弄,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东起高桥,西至青墩桥。河两岸的民居错落有致,骑楼式的外廊沿着河道延伸,面迎河岸的老房已经翻修成为商铺,偶尔混杂几户民居。若是避开主河道继续往四旁的街角巷弄走去,青石板铺就的道路狭小而幽深,成排的民居没有商业化的影响,廊棚两侧挂满了晾晒的衣物。或许骑楼式的外廊棚式建筑本就为这古镇如今商住两用的场景埋下了伏笔。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至于安昌古镇与大禹治水的渊源是来自于安昌街道的西扆村,西扆村古时称涂山,《越绝书》中提到:“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地”,而当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就是位于安昌古时的涂山。绍兴也是大禹治水的主要活动地,其中较为有名的是“禹疏了溪”,这其中的了溪就是如今绍兴段曹娥江的上游。18年在安昌西扆村竖起的5米高的大禹铜像也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留下了历史印记。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从安昌古镇的入口处漫步街巷,将会走过十七座历史悠久的石桥,这些石桥建筑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风格,每一座桥都串联起了古镇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座座石桥连贯古镇,小桥流水中连接着居民生活的便捷,也为古镇留下了“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其中最为古老的是寺桥,它始建于唐长兴元年,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石梁式的风格雕刻着佛教艺术。石桥青藤遍布,又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古镇最吸眼球的网红石桥。另有如意、万安、福禄这三座桥是婚嫁时需要走过的三座寓意和美的桥。石桥成为古镇历史穿梭的见证,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镇的灵魂所在,有了桥,所以有了古往今来走的路。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进入古镇是一方安昌镇的石碑作指引,顺着主路步行可以逆时针绕行古镇一周。在这样一座小小的古镇中光是有奇幻传说还是不够的,安昌也是老字号美食的汇聚地,一个小小的馒头制作工艺也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特色的腊肠、腊肉、扯白糖都是《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美食,就连这里的仁昌酱油在晾晒时节飘出的香气也会诱得游人垂涎欲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腊味

安昌腊味是每当腊月时当地居民制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腊肉、腊肠,这里的腊味秘方就是酱油,镇上的大部分居民都会自己制作腊味,选上好的后腿肉做腊肠,鸭子、鹅、鹌鹑……只要有一壶好酱所有的肉类似乎都可以成为安昌的腊味。讲究的人家对于酱料的苛刻甚至会从挑选大豆开始,秘制出属于自家独一无二的味道。所以如果你问安昌腊味哪家正宗,似乎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尽管地缘相近,但是安昌腊味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游人可以在古镇品尝熟的腊肠、腊肉,也可以买上些整肠、整鸭为自家的餐桌增添一份长久的美味。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仁昌酱油

要说安昌古镇真正的味道之源,就是一味大酱。位于古镇的仁昌酱园始于清光绪十八年,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仁昌酱油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手工制酱工艺。走进酱园是数百口大缸满园的场面,这里的每一口酱缸都需要晒足180天,秘制酱油的秘诀是增加小麦在成分中的配比,让酱油更加鲜甜。在炎热的夏日一名晒酱工人需要翻酱400多口酱缸。从选料到成酱的漫长工期中只要有丝毫的偏差便得不到安昌第一的仁昌酱油。在过去物资贫乏的岁月里,一口酱油拌饭就是绍兴人满足的美味了。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扯白糖

扯白糖是一种非遗美食,也可以说是一个非遗表演。“扯”字体现出了这种白糖的精髓。扯白糖就是将白糖等主料加热成为糖浆,在糖浆滚烫可以拔丝的时候迅速的捞起,飞速的拉扯,焦黄的糖浆在不断的拉扯中渐渐透白,粗壮的糖圈会被扯成根根糖绳,最后切成颗粒,冷却成糖。这扯白糖的技术在于如何让滚烫的糖浆在扯糖师傅的手中运化的行云流水,既不能把自己烫伤,又要趁着滚烫的温度完成大幅度的拉扯,这对于师傅手上的力度和技术都是一种考验。而现在这些技艺纯熟的扯糖师傅也都成为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酒酿馒头

走进安昌古镇的酒酿馒头作坊,笼屉满满当当整齐的码放在院落内,屋子里是新鲜馒头出炉的香味。因为使用酒酿这一独特的发酵制作,这里的酒酿馒头格外的Q弹有韧性,传承百年的技艺还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作坊最幸运的就是可以吃到刚刚出笼屉的热腾酒酿馒头,口感松而不软,甜而不腻,独特的香味释放,这是一个并不普通的馒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安昌古镇这是一处没有旅店的水乡古建筑,甚至还在流行着鲁迅过去的小说中的社戏,水上婚嫁依旧被当作当地的传统风俗。一座古镇的存活并不在于那些似否还保留一新的古老建筑,即使在断壁残垣中依然可见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绍兴人热爱这一方水乡古镇,他们依旧在清晨朦胧时分,走向冒着热气的早餐铺子,习惯喝有老底子韵味的黄酒而不是奶茶,用纯天然的大豆酝酿出餐桌上的所有滋味。时光的流逝,可能会让风雨在青砖黛瓦中侵蚀作祟而带走古镇外在的光彩,却无法打破那如同行云流水般的生活滋味。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竟在绍兴这个古镇,超多美食老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