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來,許多人發現,這天氣一熱,皮膚變得很差,再加上很容易受到陽光的灼傷,所以夏季皮膚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很多。

如痱子、日光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等,幾乎佔到了全市各大醫院皮膚科門診量的60%以上。

如何使我們的皮膚在炎炎夏季能夠保持健康、清爽,遠離皮膚瘙癢等煩惱而安然度夏呢?

夏季皮膚問題多,護膚竅門看這裏

曬出來的“日光性皮炎”

這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尤其是UVB所引發的急性光毒反應,又稱作“日曬傷”,多見於皮膚白皙的人,表現爲手背、胸前“V”字區、面部等沒有衣物遮蓋而暴露在外的皮膚髮紅、腫脹,或者出現紅斑及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甚至發生水皰,自覺瘙癢或有灼痛感。

防治竅門

1.勿使暴露部位皮膚直接暴曬,10 :00-14 :00 是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最爲強烈的時間,此時應儘量避免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穿長袖衣褲(以淺色爲佳),戴遮陽帽或打遮陽傘,選用防曬霜。

2.宜食清淡食物,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菠菜、油菜、馬蘭頭、薺菜、莧菜、馬齒莧、芹菜等以免誘發或加重病情。

3.保持精神舒暢,以利氣血暢通,促進皮膚新陳代謝。還可以選擇在清晨和傍晚這些陽光不太強烈的時間,堅持適當的戶外活動,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耐受能力。

咬出來的“丘疹性蕁麻疹”

這是一種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風團樣丘疹性皮膚病,多爲某些昆蟲如臭蟲、跳蚤、蚊蟲、蟎等叮咬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而發病。

皮損爲綠豆或稍大淡紅色丘疹,性質堅硬,頂端常有小皰,搔破後結痂,周圍有紡錘形紅暈。常分批發生於腰背、腹、臀、小腿等部位,多羣集但不會融合在一起,自覺瘙癢。

一般1周左右多可以消退,但新的皮疹又可陸續出現,因而新舊皮損同時存在。

防治竅門

注意室內清潔衛生,定期打掃,開窗通風時不要忘記用關閉紗窗,防止各種蚊蟲飛入;郊遊時儘量穿長袖衣褲;不要在河邊、湖邊、溪邊等靠近水源的地方紮營等等。治療上一般可服抗過敏藥物,外用爐甘石洗劑或地塞米松乳膏等。

熱出來的“痱子”

痱子是皮膚上汗腺開口部位的輕度炎症。

痱子高發於夏季,溼熱環境下,汗液不容易排出蒸發,滯留在汗腺,汗腺頂端的皮膚角質層細胞被泡腫,汗腺出口就被堵住了。

汗液出不去,只能向周圍組織滲透,進入表皮和真皮,就形成凸起的小水泡——痱子。患者通常感到刺癢。

防治竅門

1. 開空調風扇。

溫度調到 22~26℃,孩子不出汗就行。一旦涼快了,痱子 2~3 天就會消退。像脖子、屁屁這些痱子多的部位,還可以多晾晾。比如多趴着抬頭,每日定時晾屁股。

2. 每天洗澡。

水溫不要太高,大概 30℃ 左右;洗澡時稍微用點力,把堵住汗腺的角質層搓掉,這樣汗液容易排出。但要掌握好力度,別把孩子皮膚擦紅了。

3. 塗抹爐甘石洗劑。

爐甘石洗劑止癢效果明顯,但要注意痱子破了就不要用,拿毛巾包着冰塊敷一下,每次 2~3 分鐘,多次地敷。

4. 出痱子後別用痱子粉。

痱子粉一旦遇汗結塊反而會堵住汗腺,不建議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