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懂,你的知识焦虑

我的知识焦虑从一迈出大学校门就开始了。

读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学的真多,一学期考16科都不挂,不要太了不起哦!毕了业突然傻眼,原来想要生存不止需要不挂科,还需要开挂,没有人想听你上学时候学没学过,所有人只关心你现在会不会。上了班才知道,不会PPT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不会PS要被diss,焦虑,忒焦虑了。

焦虑就行动呗,没有,我玩了两年。

下班回家就淘宝+韩剧,偶尔做两个小菜炫一下厨技,小日子快活得很。突然某天抽了风,觉得再这么玩下去,我的人生就完了。所有你们看到的我都是现在的我,而那个过去的我,已经被我埋了。

这一两年,“知识焦虑”这个词被拉到台面上,付费课程比比皆是。“7天学会XXX”,“0基础也能月赚X万”,“3节课搞定XXX”,“60分钟读完一本书”……听上去很诱人,可是尝试过几次这种课程后,我总会想起那句话:

朋友,你知道安利吗?

没错,有些付费课程在我眼里和传销一样,只不过它找准的痛点是知识焦虑,而后者是经济困难。前者骗傻子,后者骗穷人,都不是很光彩。

去年的我还没有这样的觉悟,也曾不自量力地开了一个阅读线上社群,付费的,那个课程给我带来最直观的好处是:为了不骗人,我真的读完了要求书目。

我不能全盘否定付费课程的存在价值,毕竟打脸,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再好的课程,都不如做更靠谱的自己。就和一个班级里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不会都考上大学一样,不是每一个人都能“X天学会XXX”,这种打鸡血式的怂恿带来的结果,除了让知识焦虑者成了盲从的代名词外,还是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总是存在“拥有即是学会”的误解,买回来的书等于看过,买了课程等于学过,点开听一遍等于脱胎换骨。付费课程如果被当做这样一种自我催眠,那真的不是诲人而是毁人。

问题在付费课程本身吗?当然不是,买回来的书就等于读过,要去怪书吗?当然也不是,怪的还是有这样天真想法的那个人。事实上,我们早已过了人家投喂什么就吃什么的年纪,带着需求和疑问,怀疑和审视来学习,就算付费课程里有糟粕,也只是暂时,大江大浪翻滚而过,必然会洗刷出一些值得人关注的宝石。

只是,在我的认知里,学什么和怎么学相比,永远是后者更重要,一通百通不过如此。我的确不懂你的知识焦虑,因为我懂也没啥用,只要你自己懂就够了

但是我能做的是,把很私人、很直观的阅读方法分享出来。借助《艺术的故事》这本书,给一些想看大部头又无从下手,或没有自信和毅力去读完的人提供一种看书的“笨方法”。

—2—

别废话,就是看和记

上一次看这么厚的书是去年,看完之后我也引以为傲了好一阵子,可惜,今时今日再去回想那本书里的内容,我什么也没记住。

今年4月第一次看《艺术的故事》,新鲜,喜欢,一天3章没困难,但是到了第9章,突然看不下去了。因为这本书有一个很有趣也很变态的设计。作者总会将这一页里提到的流派、艺术家或作品与前面已经看完很久的某一页内容做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清楚地发现,早时候的圣母和后来的圣母反差大到看上去根本就不是一个圣母,一只学院派的狗和一只非学院派的狗各有各的妙处,以及一个建筑为什么要叫另外一个建筑爷爷等等。

这种对比无疑是有趣的,可以帮读者梳理出艺术的变迁。可让我很懊恼的是,每一次作者提出参看某某页的时候,我翻回去一看,都会产生诸如“嗯?这页我真的看过吗?”的自我怀疑。

几次之后我明白了,这个书徒手看是不够的,必须得用别的方法来读。否则看到最后,我可能只记得最后一章,在那之前的千千万万个神一样的艺术家,早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

“读”是一个没有什么负担的动作,似乎只需要“”就够了,不需要较真。可是面对这样一本厚重的、信息量巨大的、单拿出一个人名都够写一篇博士论文的、被诸多人奉为艺术宝藏的书,你很难随意的对待。更重要的是,单纯“”完一本书真的能达到什么理想境界吗?我认为不能。

恰好读品群里的@车也有此意。下面的文字来自于他:

我为什么非要和这本书较劲呢,因为我大概两年前就把它添加进了自己的豆瓣“想读”里,但是想读的太多,慢慢就忘记了。今年我开始想要了解“工艺美术运动”、“罗马柱式”和“野兽派”,这些琐碎又模糊的概念促使我去找一本能把它们解释清楚的读物,于是绕了回来,从“想读”变成了“在读”,今天刚好被我打上了“读完”的标记。

回想当时的我,确实是急于通过这本书寻找一些答案,并且生怕自己囫囵吞枣地错过这些答案。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功利心。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车说的这段话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如果只是去“读”我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去做完,但如果是带着某种目的,希望读完有所收获,我无法做到三天读完这本书,对于倾尽毕生心血去完成这本书的作者而言,我这样的做法也实在算不得尊重他的劳动成果。

以往一些小书看了也就看了,随手发个朋友圈就算看完了。但遇到中意的书,我大多会形成文字,或是书摘,或是随笔,至少做一个记录便于回看。

有时候,也会在读品的群里做一个简单的分享,聊一聊这本书带给我的具体感悟。但这些“输出”方式大多建立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并不适用于《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我需要一种一边阅读,一边输出,以便帮助我回溯内容的方法,最后我选择了学生时代我们都做过的一种——写笔记,用手写的形式,加深阅读印象。

虽然已经看了一些章节,但是强迫症一定要重头看起,做一份完整的笔记才可以,所以5月25号,我又从前言看起。这一次理顺了很多信息,在遇到“对比XX页”这种字样,我就不那样慌张了。

所以在这里建议,想去看完一本实用性比较强的书,通常要做三件事。

先明确自己要看完这本书的动机,找到促使自己读完的功利点;其次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这本书,找到合适的阅读方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带着阅读动机,结合阅读正确的方式,读完它。

—3—

读书笔记攻略

我是个特别爱半途而废的人,所以为了把这本书读完,我采取了“不读完会打脸”的朋友圈炫耀打卡大法

从第一章开始,就在朋友圈贴出了我的笔记。既然已经被众多人点赞夸奖了,那么后悔也来不及了,再想放弃也要坚持才行。

虽然这个方法很不要脸,但是在看书这方面要脸有用吗?能当知识吗?不能,所以不用要脸了,就是晒!

后来证明我这么做有些多此一举,因为在接下来一个月里,我根本没有不读这本书的念头,尽管会有一些地方卡住,无论如何理解不到作者那样的深度,但是还是可以通过一边看一边查资料来get一些关键信息。

这就说到了记笔记的另一个方法,不只是记录书上的重点信息,还可以自己补充一些信息,去把一个点变成一条线,这个过程就会让我不那么快忘记这个点。

虽然我是个不会画画的人,但是在这本书里,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所以为了帮助理解和加深印象,灵魂画手重出江湖。下面这张里面的四幅图就是作者要求翻看回去对比建筑形式的,主要是为了说明巴洛克建筑的特点之一——旋涡纹样。

这本书里最常出现的就是各种大师,同时期的大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联,下面这张是我给“文艺复兴三杰”做的人物小卡片,放在一个对开页上便于观看他们的生平,三个人中拉斐尔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到,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都十分的难相处,相比而言,拉斐尔就很温和,这让他获得了很多机会参与设计教堂、宫殿和别墅。

书中还提到了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斗画,斗到一半各忙各的去了,觉得没意思。大师的形象立刻变得生动起来,所以这本书的另一个魅力就在这里,作者的笔触既专业又风趣,经常会插几句不失专业的评价。

作者对不同艺术家做到了详略得当,人与时代之间的转换连接,思路清楚,译者也能捕捉到他的意图,读起来完全没有隔阂。整个阅读过程就像是在剥茧抽丝地织就一幅完整的艺术史图卷。

能记录的东西太多,记什么就会成为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上面这张是对第14和15章的记录,提到了16世纪,艺术家们的地位变化,他们从受雇佣于君主,全听他们指挥转变为权贵的象征,要权贵求着捧着来完成一件艺术品,这让他们不必迁就君主王权,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拥有了自由。

而到了17世纪,艺术家的生活开始变得艰难,没有人会定制作品,而是他们画好了去交给市场检验,以至于一些艺术家只能一辈子钻研一种绘画方向才能糊口。短短的一个世纪,艺术家们的地位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

这个是我会着重记录的东西,时代对艺术家的看法,大环境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因为处在那样的时代,是产生大胆奔放的艺术家,还是常见谨小慎微专攻某一类画作的艺术家就很好理解了。

作者的视角强大到让人膜拜,如果他写故事,一定是到最后不会漏掉一个梗的大神级作家。如果不是笔记,我很难在现在还记得当时的艺术家是这样的处境。

另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派别是印象主义,代表画家莫奈,当他们一开始不被批评家认可后来却被贵族接受,批评家们打脸之后,作者说:如果他们(批评家)当初买下那些画而不去嘲笑,他们就会变成富翁。

这种碎碎念插在文中,经常会让一本正经沉迷记笔记的我想笑。

作者不只关注宏观的变化,还会关注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就像我一开始写的,他会提醒你看一下这个圣母和前一个圣母有多么大的差异,也会告诉你这个时代的衣褶处理方式和之前的相比更加飘逸灵动,还会提示你毕加索不止是会画那种抽象的立体主义画作,也有很正常很主流审美的作品。

如果想要读懂一本书,单纯读一本是不够的,还要去读很多相关的书,在这本书的最后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考书单。对于懒人来说,还有一个建议,看相关的纪录片。很幸运的是,BBC于1969年出品的一部纪录片《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非常适合与这本书配合食用,在优酷有资源,画质还不错哦。

最后一个关于这本书的阅读建议是,最好时不常拿出来读读,总会有新发现的。

—完—

*读品研习社7月会有一场针对这本书的分享,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入【读品研习社】打卡小程序,关注分享会信息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