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懂,你的知識焦慮

我的知識焦慮從一邁出大學校門就開始了。

讀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學的真多,一學期考16科都不掛,不要太了不起哦!畢了業突然傻眼,原來想要生存不止需要不掛科,還需要開掛,沒有人想聽你上學時候學沒學過,所有人只關心你現在會不會。上了班才知道,不會PPT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不會PS要被diss,焦慮,忒焦慮了。

焦慮就行動唄,沒有,我玩了兩年。

下班回家就淘寶+韓劇,偶爾做兩個小菜炫一下廚技,小日子快活得很。突然某天抽了風,覺得再這麼玩下去,我的人生就完了。所有你們看到的我都是現在的我,而那個過去的我,已經被我埋了。

這一兩年,“知識焦慮”這個詞被拉到檯面上,付費課程比比皆是。“7天學會XXX”,“0基礎也能月賺X萬”,“3節課搞定XXX”,“60分鐘讀完一本書”……聽上去很誘人,可是嘗試過幾次這種課程後,我總會想起那句話:

朋友,你知道安利嗎?

沒錯,有些付費課程在我眼裏和傳銷一樣,只不過它找準的痛點是知識焦慮,而後者是經濟困難。前者騙傻子,後者騙窮人,都不是很光彩。

去年的我還沒有這樣的覺悟,也曾不自量力地開了一個閱讀線上社羣,付費的,那個課程給我帶來最直觀的好處是:爲了不騙人,我真的讀完了要求書目。

我不能全盤否定付費課程的存在價值,畢竟打臉,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再好的課程,都不如做更靠譜的自己。就和一個班級裏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不會都考上大學一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X天學會XXX”,這種打雞血式的慫恿帶來的結果,除了讓知識焦慮者成了盲從的代名詞外,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我們總是存在“擁有即是學會”的誤解,買回來的書等於看過,買了課程等於學過,點開聽一遍等於脫胎換骨。付費課程如果被當做這樣一種自我催眠,那真的不是誨人而是毀人。

問題在付費課程本身嗎?當然不是,買回來的書就等於讀過,要去怪書嗎?當然也不是,怪的還是有這樣天真想法的那個人。事實上,我們早已過了人家投餵什麼就喫什麼的年紀,帶着需求和疑問,懷疑和審視來學習,就算付費課程裏有糟粕,也只是暫時,大江大浪翻滾而過,必然會洗刷出一些值得人關注的寶石。

只是,在我的認知裏,學什麼和怎麼學相比,永遠是後者更重要,一通百通不過如此。我的確不懂你的知識焦慮,因爲我懂也沒啥用,只要你自己懂就夠了

但是我能做的是,把很私人、很直觀的閱讀方法分享出來。藉助《藝術的故事》這本書,給一些想看大部頭又無從下手,或沒有自信和毅力去讀完的人提供一種看書的“笨方法”。

—2—

別廢話,就是看和記

上一次看這麼厚的書是去年,看完之後我也引以爲傲了好一陣子,可惜,今時今日再去回想那本書裏的內容,我什麼也沒記住。

今年4月第一次看《藝術的故事》,新鮮,喜歡,一天3章沒困難,但是到了第9章,突然看不下去了。因爲這本書有一個很有趣也很變態的設計。作者總會將這一頁裏提到的流派、藝術家或作品與前面已經看完很久的某一頁內容做對比。

通過這種對比,讀者可以清楚地發現,早時候的聖母和後來的聖母反差大到看上去根本就不是一個聖母,一隻學院派的狗和一隻非學院派的狗各有各的妙處,以及一個建築爲什麼要叫另外一個建築爺爺等等。

這種對比無疑是有趣的,可以幫讀者梳理出藝術的變遷。可讓我很懊惱的是,每一次作者提出參看某某頁的時候,我翻回去一看,都會產生諸如“嗯?這頁我真的看過嗎?”的自我懷疑。

幾次之後我明白了,這個書徒手看是不夠的,必須得用別的方法來讀。否則看到最後,我可能只記得最後一章,在那之前的千千萬萬個神一樣的藝術家,早就被我拋到九霄雲外了。

“讀”是一個沒有什麼負擔的動作,似乎只需要“”就夠了,不需要較真。可是面對這樣一本厚重的、信息量巨大的、單拿出一個人名都夠寫一篇博士論文的、被諸多人奉爲藝術寶藏的書,你很難隨意的對待。更重要的是,單純“”完一本書真的能達到什麼理想境界嗎?我認爲不能。

恰好讀品羣裏的@車也有此意。下面的文字來自於他:

我爲什麼非要和這本書較勁呢,因爲我大概兩年前就把它添加進了自己的豆瓣“想讀”裏,但是想讀的太多,慢慢就忘記了。今年我開始想要了解“工藝美術運動”、“羅馬柱式”和“野獸派”,這些瑣碎又模糊的概念促使我去找一本能把它們解釋清楚的讀物,於是繞了回來,從“想讀”變成了“在讀”,今天剛好被我打上了“讀完”的標記。

回想當時的我,確實是急於通過這本書尋找一些答案,並且生怕自己囫圇吞棗地錯過這些答案。這就是我讀這本書的功利心。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對@車說的這段話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如果只是去“讀”我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去做完,但如果是帶着某種目的,希望讀完有所收穫,我無法做到三天讀完這本書,對於傾盡畢生心血去完成這本書的作者而言,我這樣的做法也實在算不得尊重他的勞動成果。

以往一些小書看了也就看了,隨手發個朋友圈就算看完了。但遇到中意的書,我大多會形成文字,或是書摘,或是隨筆,至少做一個記錄便於回看。

有時候,也會在讀品的羣裏做一個簡單的分享,聊一聊這本書帶給我的具體感悟。但這些“輸出”方式大多建立在讀完一本書之後,並不適用於《藝術的故事》這本書,我需要一種一邊閱讀,一邊輸出,以便幫助我回溯內容的方法,最後我選擇了學生時代我們都做過的一種——寫筆記,用手寫的形式,加深閱讀印象。

雖然已經看了一些章節,但是強迫症一定要重頭看起,做一份完整的筆記纔可以,所以5月25號,我又從前言看起。這一次理順了很多信息,在遇到“對比XX頁”這種字樣,我就不那樣慌張了。

所以在這裏建議,想去看完一本實用性比較強的書,通常要做三件事。

先明確自己要看完這本書的動機,找到促使自己讀完的功利點;其次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這本書,找到合適的閱讀方式;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帶着閱讀動機,結合閱讀正確的方式,讀完它。

—3—

讀書筆記攻略

我是個特別愛半途而廢的人,所以爲了把這本書讀完,我採取了“不讀完會打臉”的朋友圈炫耀打卡大法

從第一章開始,就在朋友圈貼出了我的筆記。既然已經被衆多人點贊誇獎了,那麼後悔也來不及了,再想放棄也要堅持纔行。

雖然這個方法很不要臉,但是在看書這方面要臉有用嗎?能當知識嗎?不能,所以不用要臉了,就是曬!

後來證明我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因爲在接下來一個月裏,我根本沒有不讀這本書的念頭,儘管會有一些地方卡住,無論如何理解不到作者那樣的深度,但是還是可以通過一邊看一邊查資料來get一些關鍵信息。

這就說到了記筆記的另一個方法,不只是記錄書上的重點信息,還可以自己補充一些信息,去把一個點變成一條線,這個過程就會讓我不那麼快忘記這個點。

雖然我是個不會畫畫的人,但是在這本書裏,圖片比文字更直觀,所以爲了幫助理解和加深印象,靈魂畫手重出江湖。下面這張裏面的四幅圖就是作者要求翻看回去對比建築形式的,主要是爲了說明巴洛克建築的特點之一——旋渦紋樣。

這本書裏最常出現的就是各種大師,同時期的大師之間有各種各樣的關聯,下面這張是我給“文藝復興三傑”做的人物小卡片,放在一個對開頁上便於觀看他們的生平,三個人中拉斐爾讓我印象深刻,書中說到,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都十分的難相處,相比而言,拉斐爾就很溫和,這讓他獲得了很多機會參與設計教堂、宮殿和別墅。

書中還提到了達芬奇與米開朗琪羅鬥畫,鬥到一半各忙各的去了,覺得沒意思。大師的形象立刻變得生動起來,所以這本書的另一個魅力就在這裏,作者的筆觸既專業又風趣,經常會插幾句不失專業的評價。

作者對不同藝術家做到了詳略得當,人與時代之間的轉換連接,思路清楚,譯者也能捕捉到他的意圖,讀起來完全沒有隔閡。整個閱讀過程就像是在剝繭抽絲地織就一幅完整的藝術史圖卷。

能記錄的東西太多,記什麼就會成爲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

上面這張是對第14和15章的記錄,提到了16世紀,藝術家們的地位變化,他們從受僱傭於君主,全聽他們指揮轉變爲權貴的象徵,要權貴求着捧着來完成一件藝術品,這讓他們不必遷就君主王權,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創作,擁有了自由。

而到了17世紀,藝術家的生活開始變得艱難,沒有人會定製作品,而是他們畫好了去交給市場檢驗,以至於一些藝術家只能一輩子鑽研一種繪畫方向才能餬口。短短的一個世紀,藝術家們的地位從低到高,又從高到低。

這個是我會着重記錄的東西,時代對藝術家的看法,大環境下他們的生活狀態。因爲處在那樣的時代,是產生大膽奔放的藝術家,還是常見謹小慎微專攻某一類畫作的藝術家就很好理解了。

作者的視角強大到讓人膜拜,如果他寫故事,一定是到最後不會漏掉一個梗的大神級作家。如果不是筆記,我很難在現在還記得當時的藝術家是這樣的處境。

另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派別是印象主義,代表畫家莫奈,當他們一開始不被批評家認可後來卻被貴族接受,批評家們打臉之後,作者說:如果他們(批評家)當初買下那些畫而不去嘲笑,他們就會變成富翁。

這種碎碎念插在文中,經常會讓一本正經沉迷記筆記的我想笑。

作者不只關注宏觀的變化,還會關注到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就像我一開始寫的,他會提醒你看一下這個聖母和前一個聖母有多麼大的差異,也會告訴你這個時代的衣褶處理方式和之前的相比更加飄逸靈動,還會提示你畢加索不止是會畫那種抽象的立體主義畫作,也有很正常很主流審美的作品。

如果想要讀懂一本書,單純讀一本是不夠的,還要去讀很多相關的書,在這本書的最後提供了非常詳細的參考書單。對於懶人來說,還有一個建議,看相關的紀錄片。很幸運的是,BBC於1969年出品的一部紀錄片《文明的軌跡》(Civilisation)非常適合與這本書配合食用,在優酷有資源,畫質還不錯哦。

最後一個關於這本書的閱讀建議是,最好時不常拿出來讀讀,總會有新發現的。

—完—

*讀品研習社7月會有一場針對這本書的分享,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加入【讀品研習社】打卡小程序,關注分享會信息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