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知道当飞行主线越长时,其自身重量对竿体产生的负载就越大,竿体随之弯曲的弧度也会增加,这时就需要较大的抛投停顿夹角和竿尖运动行程,以及延长停顿时间来展开飞行的线环(C环)。不同长度的飞行主线在抛投过程中的停顿夹角、竿体的运动行程以及停顿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飞钓的抛投本身就是技术和艺术的自我挑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才能完美体现出飞钓的韵味和飘逸。在实际作钓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风向、水流、障碍等诸多不利于抛投的因素,钓场的环境也是千变万化。这时你只有通过变换抛投模式或者距离来实现毛钩的递送。你需要通过日常的不断练习来加强自己的肌肉运动记忆,规范和固化自己的每个抛投动作环节。

我在平时和钓友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人的抛投知识理论多来自于网络或自己的练习体会。在此,本人试图通过文字形式及图解来解读这些有关飞钓抛投的理论及要领,以便广大飞钓爱好者能够深入研究和探讨。

太专业了!飞钓抛投时行程大小、停顿夹角及停顿时间的调整来了

咱们之前讲到的有关抛投的五大要素之中,归根结底,其最重要的环节和要素还是抛投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竿尖在一条直线上前后运动,并且保持飞行线上、下相对平行的直线循环。

保持竿尖在一直线上前后运动是抛投的基本状态,竿尖必须在水平平面或垂直平面的同一条直线上完成行进,不能有向左或向右偏移的弧线运动轨迹。这样,至少你能明显地感觉到钓线对竿尖的负载弯曲力和钓线的直线飞行紧绷状态。另外,我们应尽量保持前、后竿尖停顿点的高低一致,避免或减少前后竿尖向上或向下的偏差。

抛投时,在竿体的前后直线运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飞行主线负载造成的竿体弯曲和停顿角度的大小。我们知道当飞行主线越长时,其自身重量对竿体产生的负载就越大,竿体随之弯曲的弧度也会增加,这时就需要较大的抛投停顿夹角和竿尖运动行程,以及延长停顿时间来展开飞行的线环(C环)。不同长度的飞行主线在抛投过程中的停顿夹角、竿体的运动行程以及停顿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太专业了!飞钓抛投时行程大小、停顿夹角及停顿时间的调整来了

为了使竿尖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你必须使竿体保持平稳逐渐加速的状态从一个停顿点运动到另外一个停顿点。这时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平滑的逐渐加速运动来移动竿体至停顿点并干脆地停止运动。

竿尖最大的运动速度应该出现在竿体运动至停顿点并干脆地停顿之时,这时你要利用平时抛投练习积攒的经验,对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和停顿角度的位置做出正确量的控制,以便保持竿尖沿所述直线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错误的竿体弯曲度和抛投停顿夹角都不可能使飞行主线呈现直线飞行,更谈不上展现出一个良好的狭窄飞行环(C环)了。

在竿体的运动过程中,竿尖必须拉动且拉紧飞行主线,并利用飞行主线对竿体的负载弯曲竿体,同时竿尖沿抛投方向直线运动。如果竿尖没有很好地拉动、拉紧飞行主线,飞行主线呈松弛状态飞行,这时主线就不会沿着竿尖运动方向直线行进。

当我们试图拉紧飞行主线时,因为没有足够的飞行主线负载来牵引弯曲竿体,竿尖就会上升。当主线终于被竿尖拉紧时,后段的飞行主线已经处于松弛下落状态。这时竿体的运动行程已经到达停顿点,在没有飞行主线负载的情况下,会造成竿尖停顿点的上升,竿尖的运动会呈现出上凸的轨迹,这样的竿尖轨迹会导致一个追尾环的形成。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我们在进行假抛的过程中,很多钓友会试图通过加速停顿点后的竿体运动至下一个停顿点来拉紧、拉直飞行主线。如果想通过这种方法拉紧、拉直飞行主线,则必须注意两个要点:竿尖在停顿点开始向另一个停顿点运动加速时,必须是以飞行线环(C环)基本完成展开为节点(上部飞行主线还有少量未展开);飞行环(C环)没有展开或者只是展开一半就运动竿体使竿尖向另一个停顿点运动,这时没有完全展开的飞行主线受到竿尖反方向的牵引力的影响,将失去部分展开所需的飞行力并出现松弛和下落(一般会出现飞行主线或者毛钩打在竿体上的情况,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爬竿”);如果等飞行主线完全展开后再开始竿体从停顿点向另一个停顿点的加速运动,我们的挥竿动作便会有少许延迟,飞行主线此时则会下落松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加大竿体的运动行程,就不会失去拉紧、拉直飞行主线的效果。所以这里所说的等待飞行线环(C环)展开的时间,即是竿体在停顿点的停顿时间。一般这个停顿时间的长短在前后停顿时都是一致的,飞行主线短,停顿时间就短;飞行主线越长,停顿时间也就越长。

太专业了!飞钓抛投时行程大小、停顿夹角及停顿时间的调整来了

如本文的开篇图片所示,我们在抛投6米主线时,竿尖会在A点和C点之间呈直线运动,由于飞行主线较短(重量较轻),其对竿体所产生的负载也相对较小,竿体此时的弯曲弧度也随之变小。竿体可以通过一个较短的行程,轻松完成拉紧、拉直主线并使其呈直线飞行。

在这个行程中,我们可以温柔、轻松地运动自己的竿体,充分利用竿体的回弹力来牵引及拉紧、拉直主线,并在飞行主线的负载作用下保持竿尖的直线运动。较短的飞行主线环(C环)展开时所需的时间也较少,相对应的竿体停顿点的停顿时间也较为短暂,随之抛投的节奏也会更快一些。

我们再把抛投的飞行主线拉长至12米,这时由于飞行主线的长度增加,再次抛投时会明显感觉到在竿尖的牵引下,飞行主线的负载(重量)有所增加,这些负载同时使竿体弯曲弧度增加,竿尖相对地面平行运动的点(图中B点)随之降低。为保持竿尖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我们必须用更大的竿尖行程来拉紧、拉直飞行主线,同时也扩大了A和C之间的停顿夹角(同时保持A、B、C三个竿尖位置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以及降低了A和C点的竿尖停顿位置。

由于较长的飞行主线环的展开需要较长的时间,竿体随之在停顿点停顿的时间加长,抛投节奏也会随之变慢。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6米飞行主线和12米飞行主线的抛投整顿时间变化及夹角大小的变化,其变化的量是很小的停顿角度的变化。

太专业了!飞钓抛投时行程大小、停顿夹角及停顿时间的调整来了

刚开始练习抛投时,建议竿尖前方预留6米左右长度的飞行主线来进行单手练习,我们可以从温柔挥竿至后抛停顿点果断停顿以完成一个漂亮的后抛飞行环(C环)开始。当飞行环向后即将完成展开的动作时,我们接着再温柔地向前运动竿体至前停顿点完成前抛的飞行环(C环)。当前抛的飞行环完全展开并呈现直线状态时,便可放下竿子恢复到起飞状态。在后抛和前抛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只让小臂运动,这里没有任何手腕的动作(手腕的动作只会导致竿尖不能完全直线运动)。

最开始的单次往返抛投练习是所有抛投动作的基础要领,我们一定要多加练习并逐步加长飞行主线的长度,争取每次前抛和后抛都能完成完美的飞行环,并且在每次前抛过程中线组落下时,都要保持毛钩始终在最前端。通过单手单次的循环抛投练习,可以让大多数人快速掌握抛投的基础动作要领,即停顿、停顿时间长短的控制、停顿点位置、抛投夹角的控制、抛投的节奏等要素。

好了,这期关于抛投的话题就先探讨这么多,希望本文的表述能够被大家所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也欢迎各位爱好者共同探讨自己对于飞钓抛投的见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