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前海,东有笋岗?

深圳楼市最近有点淡静,但业界观点的碰撞却仍不时激起火花。

日前,在罗湖2020暨招商中环产品发布会上,业界大咖叶檀、宋丁与会,而作为深圳本土的知名的城市及房地产方面的专家,宋丁在会上抛出的“西有前海,东有笋岗”,笋岗是深圳尽全力打造的下一个城市风口的论断,一时激起业界的热议。

宋丁认为,前海是国际战略层面重点打造的自贸区,前海15.5平方公里已经放了8.8万家企业,4万多亿的注册资金,它基本上已经成形了——虚拟之形。深圳是一个“风口之城”,风水轮流转,现在的风口又到了东进这个地方。因为,东进战略,是深圳发展到现在为止30多年,真正由整个市政府统一主导的大战略,他诞生于深圳成功跻身一线城市之后,诞生于前海初步成型之时。东进的轨迹,概括一句话就是,由“西产东城”这个倾斜态转向产城共享的新模式,产城一体化,这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东进之重心,在于深圳东四区。东四区很重要,正因为东四区和西面的发展差异化,我们1.4万亿投进去要解决东部的发展问题,尤其是罗湖的笋岗,因为罗湖是东四区最具底蕴和资金实力的。所以,罗湖其实是东进的核心,也是决定东进成败的关键。“城市更新”是罗湖近年来的“热词”,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它是罗湖涅槃发展的最佳出路。随着“招商中环”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笋岗将成为“深圳东进”的开发典范;在7、9号线地铁双线齐惠之下,交通枢纽位置带来了整个区域能够快速起飞的先决条件。随着福田区域的饱和和南山区域步入发展成熟期,笋岗将成为新的投资和置业热点。

一直以来,南山是深圳“向西”的龙头,而罗湖作为深圳东进的领头羊估计争议也不大,但把南山的前海和罗湖的笋岗放在一起比较,就有意思了。

二年前,罗湖就提出了2500亿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再造一个“新罗湖”,而主战场就在笋岗—清水河片区。而这或许是“西有前海,东有笋岗”的由来。

西有前海,东有笋岗?

1.政府高度重视:《罗湖区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行动计划》中将笋岗目标定位为“现代产业聚集”和“西有前海、东有笋岗”,未来将打造为总部经济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2.八大企业云集:2500亿再造罗湖的号角已经正式吹响,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城建地产、深业、中洲、宝能、中建国际等大型央企和深圳本土优秀企业共同开发,开发能力、资金投入、开发速度、企业品牌以及运营能力领先其他区域;

3.位置优势,发展合力强:与福田一路之隔,靠近蔡屋围金融中心区,可有效借助福田中心区及蔡屋围金融中心的辐射优势快速进入成熟期;

4.产业基础好,升级快速:依托笋岗-清水河现有成熟物流产业、服装产业链条以及水贝珠宝展销链条,未来将在罗湖北部投资总额将超过千亿,在整个罗湖结构空间上再造一个“新金三角”;

5.土地净地,开发速度快:区域地块以发展商自有地块为主,原先多为厂房或仓储,改造速度和开发速度远快于老社区改造方式。

6.外部规划价值导入快:深圳地铁2期工程中,7号线和9号线均通过笋岗区域,这两条地铁线已开通,外部的政府规划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西有前海,东有笋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