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金钱的重要性。“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时常被人挂在嘴边。在中国,每个家庭对孩子在金钱方面的教育或者说重视程度都不尽相同。有的家庭对孩子花钱不在意,孩子是宝钱是草;有的家庭则教育孩子能省就省,但也不见得找对途径。

瑞鼎创投_财商教育的必要性:抛砖引玉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白手起家的李超人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在儿子李泽钜、李泽楷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楷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楷的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

案例二:

梁女士的女儿小小在幼儿园读大班,别的小朋友穿了什么新衣服、靴子,买了什么新玩具,小小回家就又哭又闹,缠着妈妈给她买。这样下来,小小一个人一个月的花销差不多是妈妈一个月的工资了。经过慎重考虑,妈妈决定采用“哭穷”教育。去买东西时,故意让小小看看空钱包,并唉声叹气地说:“没钱了。”该交水电费时,妈妈故意让小小跟着,眼睁睁地看着钱交到别人手里。一个月后,小小果然省了不少钱,很少再乱要钱买东西了。可没过多久,新问题出现了。小小是明显省钱了,可逐渐变得抠门了。和小朋友玩时,她不愿把自己的玩具与别人共享,理由是:我家没钱,玩坏了就买不起了。孩子的小气行为让妈妈头疼,而且她又发现家里的空饮料瓶越来越多,都快变成垃圾场了。“我家没钱,我捡空瓶子回来好卖钱。”小小一脸无辜地说。

以上两个家庭对孩子金钱方面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完全相反。有人反驳说,两个家庭所处阶层不同,自然对待孩子的教育侧重点就不同。但是,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应该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义务。

现在虽然开放了二胎,但独生子女仍然占了一大部分,父母长辈对这些独生子女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啊,有求必应。当孩子有需求买一个想要的玩具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没钱,但我爸妈有钱,让他们买,他们的钱就是自己的钱;而在国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爸爸妈妈的钱是爸爸妈妈的钱,不是你的钱。要钱可以,自己挣。

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话题:究竟该教育孩子怎样的一种金钱观念?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说,该给孩子怎样的财商教育?今天就抛砖引玉到这步,详细内容请听下回分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