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兵权一回收,紧接着就是中央权力结构的搭建,赵匡胤设设副相、枢密使副与三司计相,以此技能分摊宰相的权力,又可令其相互制衡,枢密使掌管天下兵权,由皇帝直接领导,禁军三大营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负责皇城的守卫。更为关键的是对地方军财政的缩紧,中央派遣文人到地方任知州和通判,这两者都是皇帝管理地方的耳目,负责监控助派各地的边防军的动向。

东汉乱于三国,三国诸侯并立,哪块地方都有军阀,谁都不归汉朝管。三国归晋,晋亡于北府兵统帅刘裕之手。之后是南北朝,短命王朝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的王朝都败给了自家的骄兵悍将。南北乱世之后杨隋归一,可惜隋朝还是亡于武将之手,唐国公李渊镇守太原,一呼百应就把隋给灭了。唐安史之乱后,更是把武将乱国的好戏推向了高潮,宣武节度使朱温埋葬了唐朝,开启了将军们的时代: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中,哪个开国帝王不是戎马一生,可惜都是短暂的流星。直到赵匡胤这颗更耀眼新星的出现,武将乱国现象才得意遏制。赵匡胤自己也是武将,他若不是占着殿前都点检的位置,哪来的实力抢夺后周的江山。带过兵、打过仗,也见识过铁打的将军流水的皇帝,身为禁军统领的赵匡胤也怕身后哪位兄弟,再来一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武将乱国的现象到何时才是个头?

赵匡胤登基之初,曾为这个问题茶饭不思,却是百思而不得其解。好在他身边有个能人,此人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的名相赵普。赵普知道,凭论语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要根治武将乱国的问题,只能行王道。赵普为赵匡胤提出了12字真言: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此言一出,赵匡胤拍案而起,赵普正欲分析其理,赵匡胤连声制止:“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我都明白!”

赵普的12字真言,杯酒释兵权是第一步,兵权是肯定要收回的,不然久而久之又会形成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兵权一回收,紧接着就是中央权力结构的搭建,赵匡胤设设副相、枢密使副与三司计相,以此技能分摊宰相的权力,又可令其相互制衡,枢密使掌管天下兵权,由皇帝直接领导,禁军三大营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负责皇城的守卫。而禁军兵源都是源自各地精锐之士,地方军多但是不精,这样就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军事体系,中央禁军足以对抗任何一支甚至多支地方军。

更为关键的是对地方军财政的缩紧,中央派遣文人到地方任知州和通判,这两者都是皇帝管理地方的耳目,负责监控助派各地的边防军的动向。钱粮方面,中央在地方设置转运使,负责地方财税的收缴。地方财税绝大部分收归中央,且有转运使亲自操办。若地方有兵事,钱银粮饷钧有中央划拨。财税的改革,导致地方军只有日常用度之银,若欲行大规模军事调度,必须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赵普这么一番折腾,自宋以后还真没有藩镇军阀造反成功的案例,当然除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变,不过那也是朱允炆自己作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