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久以前,我還在原來單位上班。同事之間相處得不錯,有時候大家下班以後也會一起搞些聚餐、唱K的娛樂活動。

但有一個女同事幾乎不參加,理由無外乎是要去託管班接孩子,或是要回去給家裏人做飯。

有時候我們看不下去,就讓她偶爾給家裏人告個假,讓老公幫幫忙,也讓自己放鬆一下。

她就苦笑着說:“我老公從來不管家裏的事,恐怕他連孩子的託管班在哪兒都不知道呢。”

後來,我們知道了她老公的口頭禪:“沒本事的男人才做家務。”

這句話倒也耳熟能詳,好多男人奉之爲圭臬。

但是做家務真的能夠妨礙一個男人的成功嗎?大導演李安應該不會認同。

登頂奧斯卡的李安在家都做飯,爸爸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做家務?

2

李安在電影界的成功,華人世界鮮有出其右者。但是,少有人知道在他出名之前曾經做了6年的“家庭煮夫”。那時候他事業不順,全靠妻子一人默默支撐這家庭。而做飯、接送小孩這些家務活全由李安負責。

正是感念妻子的付出,即使在成名之後,李安也沒有忘記自己在家庭中所肩負的責任。

自從《喜宴》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之後,李安就開始了在電影事業上的開掛經歷,各種獎盃拿到手軟,也成爲征服好萊塢的第一位華人導演。

但即使如此,李安仍然沒有放棄他的“本職工作“——做飯。成名之後,他仍然保留着自己家庭煮夫的身份,盡着自己做丈夫和做父親的本分。

不拍電影的時候,他每天都會給家裏人做羹湯。如果要出門拍電影,他就先做上一大堆冷凍食物,把自家的冰箱都塞滿,就怕妻子和孩子沒飯喫。

據說,李安第一次問鼎奧斯卡後,和太太一起去菜市買菜,鄰居太太對她說:“你命真好,你先生現在還能陪你來買菜!”李安太太卻搶白道:“你有沒有搞錯啊,是我今天特別抽空陪他來買菜的。”

而當李安二度斬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太太的感言也很有趣:“不管你捧了多少座小金人,你還是那個李安;家不是片場,你該做的家務還得做……”

像李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汪涵、黃磊……都是模範丈夫和超級奶爸的代表,而他們的事業也比大多數男人成功得多。

顯然,一個男人的事業能力和家務能力真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一個對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缺少責任心和耐心的男人,很難想象他對於自己的事業能夠有多少責任感。

在一定程度上,越男人越顧家,事業就越成功。

更何況事業不能陪伴一個男人一生,家庭纔可以。而一個男人對於家務的態度,對於自己、家人和孩子的幸福都有着莫大的關係。

登頂奧斯卡的李安在家都做飯,爸爸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做家務?

3

前同事老李結婚以後就一直扮演着甩手掌櫃的角色。每天下班回家之後,他要做的事情只有喫飯、看電視和玩手機電腦。而太太則要負擔接孩子,做菜,打掃,輔導孩子功課等所有的家務工作。

老李的“懶”,在同事之間也頗爲出名,他甚至以此爲榮。

記得有一次,我去老李家,正好碰上他太太出差。一進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家裏亂得跟狗窩一樣,髒衣服扔得到處都是,水池裏全是髒兮兮的碗筷……

這還是他在我進門之前收拾了一番的結果……

老李的太太每天應付繁重的家務勞動,看着老李一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樣子,自然會有怨言。久而久之,夫妻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而爭吵越來越多,各種摩擦不斷,直到最後走到離婚的地步。

米勒·伯爾曼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指出,妻子承擔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務時,其婚姻幸福感爲負值。只有在夫妻共同協作或家務承擔大體均衡時,雙方的婚姻幸福感都表現爲正值。

而英國的研究也證明:男人不做家務的家庭,比男人做家務的家庭,離婚風險高97%!

登頂奧斯卡的李安在家都做飯,爸爸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做家務?

4

父親對於家務的態度同樣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

哥倫比亞大學做過一個實驗:觀察了326名七至十歲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研究家務量及分配對孩子的職業選擇,結果令人喫驚:

如果爸爸從來不做家務,女兒腦海裏就會產生男女不平等的觀念,繼而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只敢選擇那些護士、家庭主婦之類的女性傳統職業;

如果爸爸在家裏和媽媽共同分擔家務,洗衣做飯照顧孩子,無所不做,女兒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就不會受性別思維的束縛,她們敢於挑戰軍官、CEO之類的傳統男性職業。

爸爸乾的家務活越多,女兒的職業選擇就越大膽越多樣

很多父親都覺得自己拼命掙錢就是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而做不做家務無所謂。但是父親卻往往是影響孩子最深的那個人,他們對於婚姻的態度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於婚姻的態度。

父親的一時偷懶,卻要女兒在未來的婚姻生活中慢慢償還,我想這是任何一個做爸爸的不希望看到的。

作爲一個男人,如果你真的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就分擔一些家務吧。有時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

-END-

#做家務的男人們#

#兒童的教養方式#

#聰明孩子養成記#

#老公幹家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