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石蛙是我國南方山區特有的蛙類,肉多且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和藥用價值。

家住常德市澧縣甘溪灘鎮馬溪村的村民皮軍勇,瞄準這一商機,利用該村優越的自然環境,發展石蛙仿生態養殖,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養殖致富的新路子。

【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走進皮軍勇的石蛙養殖場,彷彿走進了一間美麗的庭院,水池裏擺放着石頭和水草,幼蛙們喝着來自山澗的泉水,撲騰得挺歡。

今年四十多歲的皮軍勇原本在外務工,通過和朋友在外考察發現養殖石蛙很有前景,自己的老家又適合養殖,於是開始學習養殖技術,並在2017年10月和朋友投資200多萬元成立了澧縣海福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購買了第一批蛙苗。

【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澧縣甘溪灘鎮馬溪村石蛙養殖場負責人皮軍勇:我們上次買種苗是4萬多隻,一般養殖週期是兩年,如果養好了的話,一年可以產1萬多斤。

【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提起石蛙養殖,皮軍勇如數家珍。石蛙養殖週期長,餵養成本高,風險大,同時對養殖技術的要求更高。爲了確保養殖成功,皮軍勇成天“泡”在了養殖池裏。

【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澧縣甘溪灘鎮馬溪村石蛙養殖場負責人皮軍勇:它對水的要求比較高,水質要好,再就是喫的黃粉蟲必須是活的,死的老的它一般都不會喫。

【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通過不懈堅持和摸索,皮軍勇逐漸掌握了石蛙的生活習性。經過兩年的養殖,今年下半年,養殖場裏的第一批石蛙就可出欄銷售了。

【戶幫戶親幫親】澧縣:特色養殖拓寬村民致富路

澧縣甘溪灘鎮馬溪村石蛙養殖場負責人皮軍勇:如果今後發展好的話,我們肯定要在外面擴大養殖規模,擴大規模之後就發動周邊的老百姓一起做大做強。

(來源:常德全媒)

(一審:陳爲民 二審:王華 終審:廖資水)

猜你還想看:

常德經開區上半年15個工業項目投產 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00.3億元

黔張常鐵路計劃12月底通車,設常德、桃花源、牛車河...10個客運中間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