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着上市企業盈利能力的增加,盈利確定性強的資產在市場短期波折的時期相對收益較爲顯著,諸如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這類成份股業績表現較好的指數備受投資者青睞。目前國內市場中以該指數爲標的的指數基金僅有一隻,即恒生前海基金今年發行的Smart Beta指數基金——恒生前海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基金。

原標題 把握三季度震盪修復態勢 質量成長低波動成配置新思路

2019年上半年收官,在經歷了二季度震盪調整後,A股整體的估值重新處於歷史的低位空間。根據Wind數據顯示,6月28日,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市盈率爲11.21倍,而該指數上市以來的市盈率最小值爲11.10倍。和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相比,A股依然具備比較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估值創歷史新低並非是由於該指數的價格在今年出現了大幅調整,而是主要源自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實現了快速增長。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淨利潤增長率爲30.87%,而同期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的淨利潤增長率僅爲11.51%和11.67%。截至6月28日,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年內實現了20.09%的漲幅(數據來源:Wind)。

經濟步入新態勢

業績成應對市場震盪的防護盾

機構人士指出,我國目前呈現出經濟平穩盈利上的新態勢,企業盈利保持較高增長。在這種經濟平穩、盈利增長的背景下,業績就成爲了市場的主導因素。展望三季度,業績爲王的整體態勢並未發生改變,市場的核心變量仍然是盈利。

伴隨着上市企業盈利能力的增加,盈利確定性強的資產在市場短期波折的時期相對收益較爲顯著,諸如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這類成份股業績表現較好的指數備受投資者青睞。

低波動疊加高質量、高成長

Smart Beta指數性價比高

據海通證券分析,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具有較高的收益風險比。根據WIND數據顯示,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年化收益爲11.19%,同期滬深300爲1.92%,中證500指數爲3.70%。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波動率低於中證500指數,但略高於滬深300指數。該指數日收益率的年化波動率爲24.84%,同期滬深300指數爲24.07%,中證500指數爲27.72%。此外,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具有較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在歷史區間裏,該指數最大回撤爲48.97%,同期滬深300指數以及中證500指數的最大回撤分別爲46.70%及65.20。(數據來源:Wind,2009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28日)。

如觀察衡量風險收益比最直接的指標之一夏普比率,則更能直接反映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性價比”遠超寬基指數。截至2019年6月28日,近十年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夏普比率爲0.50,同期滬深300指數及中證500指數的夏普比率分別爲0.15及0.22。(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6月28日)。夏普比率是綜合反映指數收益與風險的指標,爲風險調整後收益,該數值越大說明其“性價比”越高。 

原材料、醫藥、消費行業權重高

配置價值突顯

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具有較強的盈利增長能力,究其原因則是組成該指數的50只成份股質地優良。該指數從滬深A股中選取50只盈利能力高且可持續、現金流較爲充沛且兼具成長性和低波動特徵的股票作爲指數樣本股,採用波動率倒數加權,以反映滬深兩市該類型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樣本股每年調整一次,6月中旬剛完成樣本股調整。據中證指數公司6月底的資料顯示,該指數的權重集中在成長性及盈利質量較高的行業上,如原材料、工業、可選消費、醫藥衛生、信息技術、主要消費、能源。其中,原材料、工業、可選消費及醫藥衛生的權重最高,分別佔42.9%、17.0%、16.7%及9.4%。本次調整後,原材料權重佔比上升,其中建築材料和化工板塊權重佔比最高。恒生前海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基金基金經理王志成分析,受惠於專項債發行提速,加上基建訂單出現顯着回升的態勢,預計基建投資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建築材料板塊表現值得期待。化工板塊在經歷了前期的下挫後,市場預期或會呈現低位反彈的態勢,油價反彈疊加摩擦緩和,部分化工產品價格有望得到支撐。醫藥、消費板塊延續了去年的強勢表現,在震盪的市場環境中避險屬性突出,而工業板塊則在政策利好疊加估值較低的背景下進一步復甦。上述四大行業淨利潤增速依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在當前分化和波動加劇的市場環境中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Smart Beta產品備受青睞

中長期投資的好選擇

圍繞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的投資機會,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同時購買該指數50只成份股顯然是不現實的。不過,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以該指數爲投資標的的指數基金進行投資。目前國內市場中以該指數爲標的的指數基金僅有一隻,即恒生前海基金今年發行的Smart Beta指數基金——恒生前海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基金。 

Smart Beta本質上是一種指數化的被動管理策略,旨在通過選股以及權重的優化,獲得相對於傳統指數的超額收益。由於指數型基金是一種適合於長期持有的投資產品,而Smart Beta的業績表現又相對於傳統指數更加優異,因此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

在海外市場上,低波動指數是最受歡迎的Smart Beta產品之一。歷史數據表明,市場波動率較高時,低波動指數能有效規避風險。據海通證券研究,目前國內市場上Smart Beta產品並不多,規模也較爲有限。而從投資策略來看,多爲單因子產品,並且以股息紅利類爲主,涉及低波動因子的Smart Beta產品爲數不多。像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基金這樣,關注股票質量、成長性和低波動性這樣涵蓋三個因子的產品相對稀少。

利好疊加

金秋行情值得期待

隨着市場擔心已久的外部風險確認緩和、6月份外資重新轉爲淨流入、科創板正式上市、資本市場多項改革持續推進、資產重組新規已經落地等多項積極因素的共振作用下,A股反彈動力逐漸積聚,短期有望迎來風險偏好修復。對於下半年的市場展望,中證質量成長低波動指數基金基金經理楊偉博士認爲,中美摩擦階段性釋緩,短期來看明顯有助於提振市場風險偏好。疊加近期其他積極因素,金秋行情預期進一步提升。但也需要看到中美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投資者仍需對此市場反覆震盪做好充分的準備,保持長期的耐心。“從中長期來看,業績將會成爲市場主導,質量高、盈利性確定的公司將會是驅動市場的主力。在當前市場分化和持續波動的環境下,兼顧成長性、盈利質量以及低波動的配置思路不失爲一種更好的選擇。”楊偉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