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後裔,封藩南昌,遂爲江西南昌人,譜名統『0137』,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髮爲僧,法名傳棨。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坎坷的命運影響着他的人生觀及藝術創作思想,其繪畫作品中多寄託着對清王朝的痛恨,對明王朝的眷戀之情。山水畫在宗法元黃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潤澤秀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勁拔荒率的藝術風格。花鳥畫在參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畫法的同時,又融入自己強烈的主觀意識,注重魚、蟲、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現,以象徵手法表達隱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爲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八大山人 雙鹿圖軸 中國國際博物館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八大山人 芭蕉竹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圖繪6只蘆雁在水際岸邊飛、鳴、行、止的瞬間。蘆雁的造型準確嚴謹,動、靜的體態表現得出神入化。其背部的羽毛是先以淡墨暈染,趁溼在淡墨上點以濃墨,濃淡墨交融處顯現出羽毛柔軟細密的質感和厚重的量感。圖中描繪山石的筆墨老辣嫺熟,石上的青苔以臥筆橫鋒點染,縱橫隨意中不失章法,其苔點與蘆雁身上的墨點在筆法上形成呼應,令全幅深得酣暢淋漓之趣。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秋林獨釣圖》軸,清,朱耷繪,紙本,墨筆,縱197.5釐米,橫57.3釐米。北京故宮

凋零的樹木被籠罩在深秋的寒意中,一湖靜水之上只見高士孤身垂釣,空曠荒寂的意境中孕含着作者對明朝故土的無限懷念。此圖無年款,根據署款“驢”字,推斷此幅爲朱耷57歲(1682年)左右的作品。這時期其山水畫還深受元人倪瓚、黃公望,明人董其昌的影響而沒有形成自己的筆墨特色。本幅構圖取法倪瓚一河兩岸式的佈局,以簡潔疏朗的物象表現出荒寒的蕭條景緻。山石畫法取自黃公望,其輪廓以尖硬的線條勾勒,石面略作皴染,於散漫隨意中不失古雅的情趣。整體畫風則顯現出董其昌明潔秀逸、華姿潤澤的藝術風貌。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八大山人 墨荷圖 安徽博物院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八大山人 雙雛圖 明尼亞波利斯藝術館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八大山人 雙鷹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朱耷 古梅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一株古梅樹,根部無土,樹心中空,旁枝上數朵梅花盛開,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根據畫中的自題詩:“梅花畫裏思思肖”而知,此圖是朱耷仿宋遺民畫家鄭思肖畫蘭不着土、以暗示國土爲異族人所奪之意的畫作,表達了他對明朝的懷念之情。圖中用筆蒼健有力,線條粗獷,多方硬曲折。施墨枯潤結合,富有表現力。此圖是朱耷中年時期的代表作。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朱耷 荷石水禽圖軸 旅順博物館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朱耷 枯木寒鴉圖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枯木寒鴉圖》軸,清,朱耷作,紙本,墨筆,縱178.5釐米,橫91.5釐米。北京故宮

本幅表現隆冬時節,4只落寞的寒鴉在殘石敗枝上棲息的情景。寒鴉的羽毛先以淡墨暈染,趁溼在淡墨上罩以濃墨,濃淡墨交融處顯現出羽毛柔軟、細密的質感。鳥的眼眶爲一筆圈成的橢圓形,靠近上眼眶處以重墨點睛,一付“白眼向人”的神色頓現筆底。鳥兒孤傲不馴的神態最能體現作者堅韌倔強、磊落不羈的個性。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朱耷 蓮塘翠禽圖 榮寶齋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楊柳浴禽圖》軸,清,朱耷作,紙本,墨筆,縱119釐米,橫58.4釐米。北京故宮

楊柳以力透紙背的功力展示,墨氣乾溼濃淡盡在變化之中。八哥以軟毫筆表現,中鋒運轉,筆筆凝重沉着,生動地刻畫出八哥專注剔羽的神形體態。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朱耷 貓石圖 武漢博物館藏

清代 | 八大山人朱耷館藏畫選欣賞

清 朱耷 魚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注“藝享甜開”,與大家一起分享,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