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与关羽出生和归宿有联系的五个城市有山西运城的解州, 湖北的荆州和当阳, 河南的洛阳关林和许昌。荆州先后修葺、修建了关帝庙、关羽祠、三国公园、关公刮骨疗毒故地等几十处与关羽有关的遗址、故地, 荣获“关公文化之乡”、“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荆楚文化研究中心”、“关公文化研究基地”等称号。

国内与关羽出生和归宿有联系的五个城市有山西运城的解州, 湖北的荆州和当阳, 河南的洛阳关林和许昌。

(一)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 庙内楼台殿阁共达三百余间, 堪称天下第一关庙。山西运城是关羽的故里, 据传说关羽在此生活了十九年, 后因杀死仇家而逃命江湖, 运城是关羽的出逃之地。关羽死后成为人神帝君, 家乡人为他修下最大的关庙, 从1990年开始, 每年10月举行盛大的关公庙会。山西运城充分利用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祖祠和全球最大的61米高关公铜像为资源优势, 进一步做大做强关公文化产业。运城市政府主打关公文化内涵中的文化关公和神话关公, 筹建了一个10平方公里的“关公文化产业园” (后更名为“关公大苑”) , 此苑以关公文化为主题, 以关帝庙为核心, 致力于打造国家五A级景区和全球华人朝拜圣地, 并使关公文化与运城的盐文化、根祖文化相互融合, 形成系列文化旅游群, 从而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和跨越。

(二) 荆州关帝庙

荆州古城雄踞于长江北岸, 关羽在荆州留下了丰富的故事、文献。既有单刀会的壮举, 水淹七军的伟绩, 刮骨疗毒的气概, 也有走麦城的悲歌绝唱。荆州先后修葺、修建了关帝庙、关羽祠、三国公园、关公刮骨疗毒故地等几十处与关羽有关的遗址、故地, 荣获“关公文化之乡”、“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荆楚文化研究中心”、“关公文化研究基地”等称号。关帝庙大殿内, 关公像高丈余, 身披重铠。

(三) 湖北当阳“关陵”

湖北当阳的“关陵”, 仿皇宫而建, 金碧辉煌, 甬道尽头是关公的陵墓。当阳玉泉山建有全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 即传说关公最早显圣之地, 故此地关公崇拜较为兴盛, 每年五月十三“单刀会”和中元节举行大型庙会祭拜关公, 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近年来, 政府已将祭拜关公的活动作为城市重要文化节来筹办。除了每年固定的两次大型祭奠活动之外, 当阳市在城郊青龙山下, 与三国古战场长坂坡、当阳桥和关陵庙毗邻处, 修建了湖北最大的关公文化主题园———关公文化园。该文化园毗邻三国古战场长坂坡、当阳桥和关陵庙, 占地1 200亩, 其中, 水面面积280亩。园内60米高的巨型关帝圣像, 成为海内外关公信奉者谒拜的圣地。当阳以关公文化为支柱产业, 将关公文化与旅游相契合搭建的文化平台, 催生了系列关公品牌:关公烟、关公酒、关公戏、关公书画院、关公武术学校、关公庙会等。这些品牌不仅弘扬了关公文化, 也带来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四) 洛阳“关林”庙

河南洛阳因葬有关羽首级而拥有建庙最早、唯一林庙合祀的关公圣地。“权送羽首于曹公, 以诸侯礼葬其尸骸。”曹操刻木为身, 令关羽身首合一, 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在当阳被杀, 其首被送至洛阳, 洛阳是关羽的安息之地。在中国封建社会, 圣人之墓才能称“林”。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 安放关羽首级的地方, 名正言顺地称为“关林”了。1994年至今, 洛阳市每年在关羽秋祭之时举办关林朝圣大典, 现已成功举办了14届。朝圣大典的信俗活动对沟通海内外华人亲情、商贸洽谈和经济合作等有着巨大的推动影响, 已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平台。洛阳已启动筹建关圣文化产业园, 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建成占地1 300亩的关公综合文化产业园。

(五) 许昌霸陵桥关庙及春秋楼关羽塑像

许昌是关羽建功立业之地, 辞曹斩将的起点。关羽曾三次到许昌, 虽然时间不长, 但颇富传奇, 为人有情有义。关公文化的精彩篇章均发生在许昌, 或跟许昌关系密切。另一方面, “关公文化”的特质———忠、义、仁、勇、信五个方面, 亦源于许昌。可以说, 关公文化的根本在许昌, 许昌人敬重关公、传唱关公, 已经把关公文化融入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平安建设之中。霸陵桥关庙及春秋楼是见证许昌三国文化以关公信仰为主的典型物化景观。许昌春秋楼在原文庙和武庙原址的基础上重修起来的, 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武共处之地。春秋楼, 又名大节亭, 传说是三国名将关羽在许昌秉烛夜读《春秋》的地方。关公塑像在大殿中光芒万丈, 神态郁结却大义凛然。特别是左手握拳直立捶腿, 右手“捻须”, 表现了关羽困居许昌, 一面得宠封侯, 一面不忘故主, 义薄云天的大丈夫气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