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階段,爭冠集團競爭激烈,貴州恆豐已經基本降級,大連一方經歷了賽季初的低迷後現在基本保級成功。今年的中超我們看到了7冠王恒大受到了更多的挑戰,看到了更多優秀的外援,也看到了像黃紫昌這樣的優秀年輕人出現。但被關注最多的我想依然是中國的u23政策。

u23政策在國際足壇上屬於一種奇葩的存在,用裏皮的話說“也只有中國才認爲23歲屬於年輕球員”。對於職業生命並不長的足球運動來說,23歲還需要政策來保證出場時間應該是一種恥辱。在9月的兩場熱身賽中,我們看到裏皮依然啓用了一羣老球員來出戰,不管效果如何這一定是他心中的最強陣容,而中超球隊能夠真正大膽啓用u23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會在比賽結尾換上1名或2名u23充數。這樣的情況,首先影響了比賽的精彩程度,影響了教練的正常排兵佈陣。我們的聯賽請了這麼多大牌的國外教練卻不給他們充分的排兵佈陣機會,這真是一種浪費。不管是國家隊的裏皮,還是聯賽中高薪請來的國外教練,都不大範圍的使用u23球員,證明能力確實不行,拔苗助長也沒用,不如把力氣用在各俱樂部的青訓系統建設上,這纔是本質。

中超隨着大牌外援的加盟越來越精彩,這本身是一件好事。我們看到中超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外媒體在轉播了,這說明中超隨着精彩程度的增加正在被更多的球迷所認識。其實,在外援的數量上完全可以在開放一些,我們總是在談金元足球所帶來的弊端,但是也依然要看到隨着資金的注入給中國足球帶來的發展。中國足球的長期落後,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發展起來的,想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不實際。

在中超聯賽的整體角度講,中國足協真的應該多推動聯賽的精彩程度,至於擔心的中國球員被優秀外援的到來而影響出場,這個有點過度擔心了。中國球員能力差的問題絕不是因爲這個原因而造成的,以前沒有這麼多大牌外援的時候能力也並不強,現在依然不強。系統的青訓和各俱樂部成年隊職業的發展纔是更關鍵的。

說句不客氣的話,球迷買票來現場看比賽或者在電視機前看直播,就是爲了看到精彩的比賽,而足協的u23政策大大影響了比賽的精彩程度,這不是對於球迷的不負責嗎?至於國內球員水平的提升,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工作,不是一個兩個政策就能解決的。u23的政策目前來看絕對是弊大於利的,我們真的希望多看到一些像張玉寧、單歡歡這樣的年輕球員爲了自己的理想去國外高水平的聯賽去闖蕩,而不是在中超拿着高薪當大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