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6月,由嘉興人民捐資又在南湖東岸建造了南湖革命紀念館,總佔地3800平方米,主體建築爲黨徽造型。下層正中,一艘全銅製成的“一大”紀念船石破天驚般從歷史畫卷中奔湧而出,顯示序廳“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南湖揚帆起航”的中心主題。

品讀南湖

走進南湖革命紀念館,睹物思人品史。在解說員的引導下,筆者在參觀中品讀,品讀中回顧,回顧中尋根,接受了一堂生動的黨性教育和一次精神洗禮,可謂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穿越時空隧道,回望建黨歷史。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和嘉興南湖召開。出席代表共13人。他們是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和包惠僧,代表全國7個共產主義小組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當會議進行到第8天(7月30日晚)時,一個陌生人突然藉故闖進這座房子,環視一週後藉口找錯了人匆忙退出。此事,馬上引起了代表們的警惕,馬林當即提議緊急休會,離開會場不久後,會場就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騷擾。負責會晤工作的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建議到嘉興南湖租一隻畫舫,以遊船爲掩護繼續會議。後來中共一大就在南湖遊船上勝利閉幕。大會通過了黨綱和決議,選舉陳獨秀任中央局書記,李達任宣傳主任,張國燾任組織主任,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南湖揚帆起航。

南湖革命紀念館,1959年10月1日在煙雨樓正式成立。初館館址設在南湖湖心島上,借用湖心島古建築作爲舉辦黨史展覽的場所;1985年9月鄧小平爲南湖革命紀念館題寫館名;1991年6月,由嘉興人民捐資又在南湖東岸建造了南湖革命紀念館,總佔地3800平方米,主體建築爲黨徽造型;爲更好地保護、利用南湖的政治資源,經中央批准,2007年3月——2011年6月,歷時5年在南湖之南岸建造了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建築總面積19633平方米。主樓爲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東西副樓均爲二層建築,內設輔助展廳、學術報告廳和服務區。

走近紀念館,但見主建築外觀造型呈“工”字形,代表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四周有56根檐柱,寓意中華大家庭56個民族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外牆採用大規格青面磚,既體現莊重大氣風格,又透示出江南水鄉韻味;門楣鑲嵌鄧小平題寫“南湖革命紀念館”七個金色大字。正南面是七一廣場,北面是宣誓臺。紀念館以莊重、大氣的建築風格成爲嘉興城市建設的新座標,以翔實、生動的展覽內容和全新的展覽形式倍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和讚譽。

走進紀念館序廳,迎面呈現大型石雕照壁和紅色黨徽吊頂,交相輝映,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畏之情。兩層大型浮雕採用上下錯落的塊狀分割組合:上層以嘉興南湖的風景名勝爲主,反映了中共“一大”召開的社會背景;下層正中,一艘全銅製成的“一大”紀念船石破天驚般從歷史畫卷中奔湧而出,顯示序廳“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南湖揚帆起航”的中心主題;左右兩側浮雕爲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寓示了“歷史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人民選擇了共產黨”;上下兩層浮雕之間用6根巨大石柱貫通,蘊含了“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中流砥柱”之意;頂部是一枚巨型黨徽,熠熠生輝,象徵着中國共產黨“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照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整個序廳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藝術震撼,渲染了“中國共產黨誕生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主題。

走近紀念館展廳,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篇篇翔實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遺物,一個個歷史場景,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用心去感悟領悟那爲理想而激情燃燒的歲月,讓人頓生一種堅定的愛黨愛國情懷。展館一樓和二樓爲“開天闢地”單元,三樓爲“光輝歷程”單元。整個展陳由“開天闢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有巨幅“星火燎原”和“中流砥柱”彩色壁式浮雕牆,高4米,長20餘米,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中的核心事件;最後是一面宏偉壯觀的“黨章牆”,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黨章的展示和簡介,組成了中共從一大到十九大的完整思想發展史。

走進南湖,看一次展覽,聽一次黨課,學一次黨章,觀一次專題片,瞻仰一次紅船,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紅船精神得以傳承,革命思想得以昇華。(解德輝)

呂梁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