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交易,形成交易系统是来自不易的。成形成之初,能不能经受住市场考验,有很大的变数。好的系统应该是成熟的、适应性强的、有弹性的系统,既可以经受住资金的有限回调,也可以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这几年来,所谓的客观交易、系统化交易、程序化交易等理念在业内传播范围较广,认同的人越来越多,实践的人也越来越多。即按照既定的交易策略进场、出场、加仓、减仓,完全客观的系统化交易者越来越多。

系统化交易肯定不是机会捕捉最优化、盈利最大化的交易模式,但应该是更稳健的模式,也是最容易克服人性弱点的模式。

系统化交易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系统的“死板性”、机械化就是它的缺点之一。

市场具体波动路径的不可预测性和波动节奏的易变性,导致任何曾经很不错的交易系统都会在某个阶段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钝化或失效。正因为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和易变性,一个系统钝化或失效之后,后续它的表现会不会好起来,也是难以知晓的。

当一个正在执行的系统进入长时间的钝化和失效时,再采取行动,可能账户的亏损已经比较大了。我们能否在此发生之前,或是在发生的前一小段,就提前采取行动,进行预防或改变呢?

如果只有一套系统,如果没有调整系统的方法,那么提前采取行动似乎只能靠完全主观的临时行为,但这样做就违背了系统化交易的宗旨。

如果是坚定的系统化交易者,为了能够在系统失效之前有所作为,则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一、有了一套自认为能够盈利或是在实战中已经盈利的系统后,最好能进行大量回测、充分回测,最好能把所操作的品种(甚至其他所有品种)之前所有能找到的行情都回测一遍,看看它的最差的表现会是怎样的,然后针对性做好应对措施。

二、考虑最不利情况,即使之前的行情没出现过的不利情况也可以考虑进去。然后思考最不利的情况出现时能否解决。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则要进一步考虑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停止系统、撤换系统。

三、根据市场波动节奏的变化,考虑定期调整系统。一个交易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规则组成的,制定和确定这些规则时,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一成不变的规则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制定修改规则的规则,即当行情出现什么情况、资金出现什么情况时,允许修改规则,同时要制定怎么修改规则,在多大范围内、多大幅度上修改规则的规则。主动跟踪和监控参与品种的波动特性,主动分析账户资金的波动特性,然后根据修改规则的规则主动调整系统。

四、不停地开发和调整短期策略。中长线交易系统的仓位应当低一点,它可以不变也可以定期调整;短期交易系统的市场适应性一般来说要差于中长线交易系统,应当不停地开发适合当下市场波动节奏的短期策略,选出较好的策略,补充或更换原来的策略。

当然,交易系统不能是非常苛刻的时钟,也不是不分性格对象的随手之物,就如武功门派,既有个性,也要兼收众长。

期赢家

罗宾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