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陆燕红在认真制作手工灯笼。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实习生 林晓诗 摄

扫码看红姨

手扎灯笼视频

“花灯百队走儿童,尽道仙娥降月中。纵是霓裳看不见,白毫光里度香风”。中秋越来越近,广东大地笼罩着安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各式各样的应节灯笼也成为装点节日的风景。

这些灯笼花式多样,一般花上10多元就能买到。不过,仍然有人愿意来到广州海珠区,帮衬红姨的纸扎灯笼。“用竹篾做的灯笼更有感觉,轻盈的罩纸伴着烛火,摇摇曳曳,心里一下子就亮堂起来了。”9月19日下午,在红姨家门口,一位从深圳慕名而至的梁女士拿着一盏纸扎灯笼满足地与红姨道别。70岁的陆燕红则笑盈盈地挥手回礼,身后摆着竹子、纸、布等工具和材料。

“中秋季至今才卖了8盏灯笼。”穿过门廊进入客厅,红姨家并不宽敞的客厅架起高高的竹架,上面错落有致地挂满灯笼。“但这不算什么,最艰难的时期我都坚持下来了。”红姨微笑着说,“手艺就是靠一年年积累的,一眨眼都20年了,哪怕以后没有徒弟,自己尽力而为就好,让它晚一点再‘躺进’博物馆。”

两天才能做一盏花灯

做手扎灯笼需要削竹篾、开尺寸、扎竹架、蒙纱纸、画图案、喷颜色、扫金油,几个步骤下来,做一盏灯笼需要近两天。

“做灯笼最好用茶秆竹,先把竹子削好,打磨光滑。”红姨说,“从削竹篾开始到做成竹架,就需要一天。”她一边说,一边将已经打磨好的竹子一条一条慢慢地打弯做成圈,再将3个竹圈以砂纸、浆糊缝合。砂纸很脆弱,但红姨用手沾上自制的浆糊不断揉细后,融合了浆糊的砂纸变成了线绳状,十分坚韧,砂纸与浆糊紧紧地缝合了竹篾两端,形成一个圈,3个圈构成一个非常结实的椭圆形竹架。她手脚并用,用腿衬着竹架,动作之熟练,看起来比年轻人更麻利。她说,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踏实做手艺的工匠,“工具很少,手有时候也忙不过来,但是可以用身体,因为手和身体都是工具。”

竹架做好后,红姨就拿出砂纸,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只见她拿出粉色的砂纸,一片一片地沿着棱角粘在竹架上。“水果灯笼是最简单的,用水彩笔在砂纸上点几个点,就可以做成一盏草莓灯笼。”红姨说。

红姨对于自己做的每一盏灯笼都像孩子一般爱护,说到每盏灯笼的寓意,脸上有抑制不住的兴奋。“传统的花灯就是八角灯、水果灯、宫灯。八角灯不止有八个角,叫八角灯是图个好意头:四面八方都有好朋友。”红姨指着每盏灯笼介绍:莲花象征着多子,小猪意味着“家肥屋润”,莲藕寓意“财通路通百里通”,受司机的欢迎……

原本她每年能做200盏灯笼,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做不到100盏。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现在最简单的手扎灯笼都要卖到90元,稍微有些花样的要100元以上,相比市场上的电子灯笼贵了许多,红姨并不能赚到太多钱。

两年前,红姨搬离了原来在同福西路的小店,只在家里做工。等到节日前熟客们就会给她打电话订货,她也会受邀参加一些中秋活动,活动上可以卖出一些灯笼。“只有节日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我。”说到这里,红姨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这门手艺年轻人难学下去

红姨说,年轻人很难学得下去手扎灯笼——她自己有时候连续坐着做上四五个小时,十分辛苦,却仍不能靠做灯笼养活自己。

曾经有几个年轻人对手扎灯笼很感兴趣,让红姨教他们做灯笼。作为回报,他们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存在U盘里送给了她。红姨一直保存着U盘,“哪天做不动了,这个视频可以用来教年轻人”。

红姨时常会被请到学校上手工课,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去学校宣传是最好的,可以让小孩子知道这门传统手艺,知道这些工艺品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用心做出来的。手工艺其实就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要脚踏实地。除了学校之外,她还会被邀请到社区、五仙观、陈家祠等地参加活动。

“我们家人很支持母亲做灯笼,母亲不靠卖灯笼赚钱,就是凭着一份热爱。我除了上班,偶尔也会帮忙。”红姨的女儿说。她表示,母亲只要看到很多人喜欢自己的作品,就会非常开心,就更有干劲。

“有人说,红姨,你的手艺可能要失传了。”红姨显得无可奈何。她希望自己的手艺能通过更广的途径传播,或许有年轻人愿意花费毕生心血,来完成这项手艺的传承。

不愿让手艺“躺进”博物馆

红姨指着那张自己最为珍惜的照片说:“这是20年前,我刚刚拜师的时候和我师父关根大师的合影。”照片上,红姨50岁,耄耋之年的关根大师依然神采奕奕。

说到师父,红姨眼神中充满怀念和尊敬。她说:“我的父母都跟师父有过交情,师父是看着我长大的。20年前我从酒店退休,当年师父80多岁,儿女都不在身边,所以就请我去帮忙,收我为徒。有了那张合影后,我就知道,我与彩扎将会一直为伴。”

红姨算是“半路出家”的手艺人。红姨说,师父是广州著名的彩扎大师,有两个徒弟,一位是红姨,另一位在香港,只做狮头。因此,传承手工彩扎灯笼的责任就落在了红姨的身上。

“除了八角灯和水果灯是跟着师父学的,其他的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以前我做的金鱼是不能动的,现在的金鱼则会摇头摆尾,还可以拆卸。”红姨很喜欢琢磨如何改进。当年她在同福西摆摊,有很多外国人来参观,有人很喜欢她做的鱼灯笼,但是因为太大,不方便携带到国外,后来她就设计出了可以拆卸组装的。外国友人很喜欢,甚至买来作为礼品送给别人。

“我要一直做下去,做不动了才会停下。能不能传下去,看缘分。”红姨不知道这门手艺是否还能传承,但她尽力而为,坦然接受。

红姨不想让这门“绝活”手艺过早地成为民俗博物馆里的陈列品,目前,她的手扎灯笼手艺作为海珠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红姨更希望手扎灯笼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一部分,尽可能久地装点中秋夜,照亮未来美好的生活。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红姨家中的灯笼让这个小家充满了节日的温馨。“肯定还会有老顾客来买的。”红姨很乐观。这位年届古稀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持之以恒地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王越莹 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刘颖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