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我们要知道的是,中国药品零售终端市场的规模目前是将近4000亿,而超过3倍的量还集中在医院市场~随着相应政策的落地,从医院市场1万多亿的药品销售规模的池子里,有了加速外流至药店终端市场的更多可能和机会。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医药零售企业,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和机会,加速布局,也刺激了药店数的增长。

为什么药店越来越多?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商业逻辑?

李政权:药店越来越多的背后,有什么样 的商业逻辑

为什么街上的药店越来越多?

为了避免印象流,先说说最近这么些年的药店增长情况吧。

在最近的十年当中,除了2012年、2016年这两年药店数是负增长之外,除了2014年是0.5%左右的微增长之外,其它年份的增长都基本在2%以上,其中,2018年一年增加了3.5万家,更是创造了最近十年当中的最高增速~7.71%。

这也让中国的药店总数从2009年的38.84万家递增到了2018年的48.9万家。中国的药店,也从过去每3000人左右一家药店发展到了现今的每2800人左右一家药店了。

那么,主要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药店数越来也高呢?这背后又潜藏着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呢?还可能对医药商业及药店零售终端产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加入“未来商圈”,深聊(新形势下的传统渠道商转型,讨论中)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李政权看来,主要有这么5点。

1.药店毛利高,能产生较高的坪效利润,对店租和人工等形成有效支撑。

这是第一个原因,简单而粗暴。尽管对药店来讲,这要看商品结构与前后台毛利,有的品种不赚钱甚至还有亏损可能,但是毛利在40%-60%的高毛利品种还是大量存在的,加上相对高毛利的保健品、中药饮片等,使得药店相对便利店、超市等更能够支撑店租和人工。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街道上的便利店、超市不好找了,但是药店却变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

为什么药店越来越多?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商业逻辑?

除了有毛利,还有刚需+有未来


2.除了有毛利,还有刚需+有未来。

只有钱赚,没有朝阳一般的未来,没有普遍需要的刚需特征,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药店。得益于药店所经营商品的朝阳、刚需特征,以及消费者们自我诊疗意识、保健意识等的提升,进一步对将近50万家的药店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效应。

为什么药店越来越多?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商业逻辑?

处方药外流,刺激了药店数的增长


3.处方药外流,刺激了药店数的增长。

医和药分家、推动药品通用名、4+7带量采购的落实等政策,加速处方药的外流。而我们要知道的是,中国药品零售终端市场的规模目前是将近4000亿,而超过3倍的量还集中在医院市场~随着相应政策的落地,从医院市场1万多亿的药品销售规模的池子里,有了加速外流至药店终端市场的更多可能和机会。

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医药零售企业,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和机会,加速布局,也刺激了药店数的增长。

为什么药店越来越多?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商业逻辑?

李政权:资本及新零售助长药店


4.近年来,主流连锁药房的成功上市,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动力加速开店扩张~除了在一二三线市场保持合理的布局密度之外,还积极的向三线以下的地、县、乡镇市场下沉扩张,并企图因此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大规模优势。

类似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等主流连锁药房成功走向了资本市场,这从而让它们有更大的能力和更多的动力加速开店扩张。

这四大连锁再加上国大药房,在2018年的净增门店数就超过了4700家,要知道整个中国市场大大小小的连锁药房总共超过了5500家企业,而除了连锁之外还有单体药店。

5.资本助长。

自2017年新零售浪潮兴起之后,医药保健大健康产品零售,就成为了一个潜在的爆点品类(具体缘由及新零售潜在爆点品类遴选标准,见李政权头条号主页专栏《新零售8大进化趋势》),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都在积极的布局。


比如,阿里就投资了山东漱玉平民大药房、安徽华人健康医药、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等多家医药连锁企业。

新零售的兴起、大资本的积极布局与争夺,让一些人看到了把药店养大、养肥再卖个好价钱的潜在机会。而怎样才能更好做到这一点,前期最直接做法就是开店、扩张,把点位和规模做起来。

以上种种,即让我们看到了药店越来越多,同时也加大了药店零售市场的竞争与风险。未来,药店零售市场的洗牌并不会太远。

欲知更多有关新零售、新商业,以及大公司布局动作背后的秘密和机会,关注李政权头条主页相关专栏,或者是加入圈子#未来商圈# 价值深聊。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