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两国之间的外交一向是很严肃的事情,一个外国的使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在古代的时候使者有时候甚至还代表着君主自己本身,所以在对待外国使节应当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然而在中国古代一个君主却因为戏弄外国使节,最终给国家带来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而他自己也因为深陷战争而差点做了俘虏,这个君主就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顷公。

  齐顷公这个人在历史上算不上是昏君,我们从他后来的行为来看,这个人可能就是太“顽皮”了一些。齐顷公在为的时候齐国已经没有齐桓公在世时候那么风光了,这时候中原霸主是晋国。而南方的楚国一直想入主中原,在和晋国的一系列胜利战争中楚国逐渐取得了优势。晋景公当时为了全心对付楚国,于是就派出了使臣郤克前往齐国希望能与齐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原本晋景公是向齐国递上和平的橄榄枝的,谁知这次外交活动却点燃了齐晋两国的战争。

  我们先来看看郤克这个人,郤克出身于晋国世卿之家,而他本人也是晋国的正卿(春秋时部分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所以论地位郤克在晋国可以说是很高的,晋景公派郤克这个重量级别的人物出使齐国也足见其寻求和平的诚意。不过郤克这个人尽管出身很好地位也很高,唯一不足的就是他的身体有点先天性残疾。史书上记载的是郤克驼背而且走路一偏一拐。当时除了郤克以外,鲁国和卫国的使者也正好去拜见齐顷公。齐顷公见到郤克之后觉得他走路很幽默很具有观赏性,于是在退朝之后将这些告诉他的母亲。齐顷公的母亲听后于是决定第二天亲自去看看郤克的“喜剧表演”。

  齐顷公得知母亲要亲自前来看郤克表演,他亲自策划了一个安排使得场面更加具有了喜剧性。原来齐顷公第二次召见的郤克的时候,他特意让一个驼背的侍从领着郤克,一个拐子领着略有瘸腿的鲁国使者,另一个独眼龙侍从领着瞎了一只眼的卫国使者进来拜见。当这六个人一起出现在齐国的朝堂之后,朝堂上的齐国人哄堂大笑,而躲在帷幕里的齐顷公的母亲也被逗的哈哈大笑起来。这是朝堂之上的郤克怒上心头,作为堂堂晋国的正卿竟然被一妇人耻笑,这让他当时觉得受到了极大的羞辱。在回晋国的路上郤克愤怒地说道:“不报此辱,不再渡黄河!”

  郤克回到晋国之后立即劝说晋景公出兵伐齐,晋景公以为晋国现在最大的外患使楚国就没有答应郤克的请求。不过没多久齐顷公却给了郤克复仇的机会,公元前589年春,齐倾公攻击鲁国,鲁国向卫国求助,卫国作为一个小国肯定是打不过齐国的,于是卫国又向晋国寻求帮助。卫国使者首先找了郤克,因为他知道郤克一直想报复齐顷公,后来在郤克的说服之下晋景公决定出兵和齐国一战。

  晋国这次征讨齐国是由郤克挂帅,郤克逮住这次”公报私仇“的机会表现的很卖命,不过齐顷公的激情也不比郤克少。齐、晋两军是在清晨的时候对阵,《左传 》里记载齐顷公动员军队时候说了一句话:“余姑翦灭此而朝食”!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义就是:等我们收拾完了晋国人,再来吃早饭!齐顷公的这一句话很有气魄,很有《三国演义》里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味道。不过齐顷公这次的对手是久经沙场的晋国军队,晋国常年和楚国争霸而且还要对付北边的戎狄,其军队实力不是鲁、卫这样的小国能比的。齐顷公夸下海口估计和鲁国这样的小国打仗总是打胜仗有点膨胀了,尽管在交战的时候晋国统帅郤克被齐国人所伤,但是晋国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还是要远高于齐国。齐国的军队最终还是难敌晋军,齐顷公一看形势不妙也不顾自己夸下海口收拾完晋军在吃早餐的豪言了,这时他想到还是先保命要紧于是丢弃了军队准备从战场上逃走。

  齐顷公和车右逢丑父共同驾着一辆马车狂奔,却不想后面晋国司马韩厥带着一对人马死咬住齐顷公不放。齐顷公一看这下被盯上了是跑不掉了,这时候逢丑父让齐顷公和他交换下了位置,让齐顷公假扮是车右。韩厥带兵俘虏了齐顷公的兵车,他根据逢丑父和齐顷公的位置,就逢丑父误以为是齐顷公。韩厥首先向假齐顷公逢丑父施礼,委婉的告诉他已经被晋国俘虏了。逢丑父一看韩厥被蒙骗,于是就以口渴为名让齐顷公去给他找水喝,齐顷公趁此机会才得以逃脱。

  韩厥带着逢丑父回去向郤克复命,郤克一看韩厥俘虏的齐顷公竟然是逢丑父,在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郤克要杀逢丑父。但是逢丑父表现的丝毫不畏惧。郤克因为逢丑父侍奉国君忠贞不渝最终还是将他放回了齐国。而齐顷公经过这次战争的教训也知道晋国并不是好惹的了,他或许也没想到当初恶搞郤克,最终会招来晋国人的征讨。这次战后齐顷公与晋国确定了和平的外交关系,受到教训的齐顷公再也不敢擅自得罪其他国家,他将主要的精力用来关心齐国内部的发展,他在位的后期治理国家还是比较不错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