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萬曆33年,陳矩又兼任司禮監掌印太監,集糾政、監察大權於一身,權力登峯造極。他就是萬曆時期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

受文藝作品的影響,人們對古代大太監形成了比較刻板的印象,陰險狠毒、專權弄權、無惡不作、禍國殃民。當然這裏只說那些已經大權在手的太監,底下那些個小太監是否奸邪就不做討論了。大奸大惡的太監比比皆是,稍微瞭解歷史的朋友都能數出一大摞來,魏忠賢、劉瑾、李輔國、田令孜、仇士良、樸不花等等等,他們中有些人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中,有些人欺上瞞下、無惡不作,有些甚至把國家給玩沒了。

或許由於身理上的缺陷,太監這個羣體存在心理變態的可能,但是即便他們大部分都是內心陰暗的人,也不妨礙有個別太監內心是充滿陽光的,歷史上的好太監不多,但不代表沒有。北宋的童貫,號稱武裝太監爲宋廷收復山河;明朝的鄭和,曾創下七下西洋的壯舉,將大明的國威宣揚到世界各地;唐朝的高力士,對玄宗忠心耿耿、不離不棄,玄宗晚年還常常思念這位友人。今天小編給大夥介紹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好太監,此人被稱作“佛”,大權在握卻清正廉明,得虧有他,萬曆皇帝才能高枕無憂地數十年不上朝。

他就是萬曆時期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陳矩8歲便入了宮,陳矩運氣也不錯,一入宮便被分到司禮監當值,司禮監是明宮裏一個實權部門,能被分到司禮監以後前途無量。陳矩在司禮監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熬資歷,由於辦事利索、能力超羣,萬曆皇帝許多外派的活都交給他幹。而陳矩外出公幹也十分低調,太監出宮辦事,一般都會乘機撈一筆,不是敲詐地方富商,就是威脅地方官員,可是陳矩與衆不同,他外出辦事一向廉潔奉公,地方官請喫飯,檔次太高他還不去,官員們送禮,一律拒收。當時的人們都稱他爲“佛”,用我們現在的話將,陳矩就是個佛系太監。

萬曆皇帝數十年不上朝這事,熟悉歷史的朋友幾乎都知道,自打萬曆14年開始,明神宗就開始消極怠工了。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這事跟陳矩也脫不了干係,多虧有了他,萬曆皇帝才能高枕無憂地數十年不上朝。公元1598年,陳矩榮升司禮監秉筆太監,併成爲東廠廠工,此時的陳矩真可謂權勢滔天,不過即便大權在握陳矩依舊秉持廉潔奉公、剛正不阿之心,他常常把“祖宗法度、聖賢道理”掛在嘴邊,對關押犯人一律厚待,生怕冤殺了謀個犯人。對明神宗也是直言勸諫,神宗有失德之處,陳矩總是能及時提醒,陳矩可謂是神宗的魏徵。

萬曆33年,陳矩又兼任司禮監掌印太監,集糾政、監察大權於一身,權力登峯造極。然後此時的陳矩則更加小心謹慎了,他始終對手中的權力常懷敬畏之心,爲人處事更加公正廉明。大學士沈鯉上書建議修改礦稅制度,觸怒了神宗,陳矩及時幫沈鯉進言,方纔阻止了神宗的暴行。參知政事姜士昌上書諫言觸怒了神宗,神宗一怒之下欲行廷杖,陳矩暗想:言官上述諫言是本職工作,皇帝怎麼能因此懲罰言官呢。於是加以勸阻,神宗經陳矩的勸阻稍稍冷靜下來,也就免了姜士昌的廷杖。有陳矩這樣赤膽忠心有能力超羣的太監爲明神宗保駕護航,神宗自然能夠放心地消極怠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