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糖尿病患者經常聽到這個詞,但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卻沒有多少人很清楚。簡單來說,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種急性併發症,起病快,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今天塔哥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糖尿病酮症的幾個重要問題,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酮症酸中毒的臨牀表現

  (1)原有症狀加重,如“三多一少”症狀更加明顯。

  (2)呼吸深而快,呼氣時有“爛蘋果”味。

  (3)循環不良,脈搏加快,四肢發冷。

  (4)肌肉痠痛。

  (5)極度虛弱、無力。

  (6)明顯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或腹部不適,少數患者可劇烈腹痛,似急腹症。

  (7)明顯脫水,黏膜乾燥。

  (8)神志改變,輕者煩躁,重者淡漠、遲鈍、嗜睡甚至昏迷。

  2 什麼是酮體

  酮體是脂肪代謝時產生的半成品,是一類酸性物質,大量酮體的產生,就會導致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屬於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

  一般情況下,由於機體能夠分泌足量的胰島素來維持葡萄糖代謝,從而獲得能量,不需要動用脂肪。但是在胰島素嚴重缺乏、糖代謝異常或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少時,機體不得不通過分解脂肪的方式獲取能量,此時就有可能出現酮體。

  3 酮體成分是什麼

  酮體有三種組成:β—羥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酮體測定方法,所顯示的是乙酰乙酸和丙酮與試劑的陽性反應,而當肌體組織缺氧時,首先生成的是β—羥丁酸。

  由於β—羥丁酸不與酮體試劑反應,這時尿酮體檢查可呈陰性或弱陽性,而隨着胰島素治療,酮症酸中毒改善、組織缺氧減輕,乙酰乙酸和丙酮相對增多,尿酮體反而出現陽性反應,給人以病情加重的錯覺。但糖尿病患者只要堅持胰島素治療,酮症很快就會消除。

  4 哪些因素會誘發酮症

  各種感染、治療不當引起血糖嚴重升高,飲酒、心肌梗死、胰腺炎和其它腹部疾病及過度飢餓等,都是比較常見的酮症誘因。

  5 出現酮症怎樣治療

  糖尿病酮症是胰島素分泌障礙、葡萄糖代謝受阻引起的,因此當務之急是補充足量的胰島素,恢復正常的葡萄糖代謝。

  當糖尿病患者發生酮症時,胰島功能往往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口服降糖藥只會“督促”胰島加倍工作,而受損的胰島已經很難產生更多的胰島素。因此發生糖尿病酮症時,無論病情輕重,都應當停用一切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治療。

  有時,喫的食物不夠多,會造成雖然出現酮體但血糖並不高的情況,這通常被稱爲飢餓性酮症。非糖尿病者出現飢餓性酮症時,只要喫點東西,多喝些水,酮體就可以消失。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即使是飢餓性酮症,嚴重時同樣對胰島有損害,所以糾正飢餓狀態和臨時的胰島素治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6 酮症時是否應該住院治療

  酮症酸中毒的同時,會引起脫水和電解質丟失,所以治療酮症時還應大量補液和補充電解質。而且,胰島素治療酮症是糖尿病專科醫生進行的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酮症控制後還需要密切觀察並制定個體化的降糖方案,否則酮體會捲土重來。如果發生酮症同時還存在感染,抗感染治療的難度也比較大。

  爲了提升治療效率,糖尿病患者應該住院治療。如果無住院治療條件,糖友們應當在門診做連續治療和監測,直到酮體徹底清除,水電解質紊亂糾正,血糖穩定正常,連續2~3天覆查尿酮體均爲陰性,纔可改變爲常規的治療。

  7 如何預防糖尿病酮症

  保持血糖水平正常,是防止糖尿病酮症發生的基本措施。

  當身體出現其它問題(例如感染)時,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血糖穩定,必要時需改用胰島素治療(感染消除後還可恢復口服降糖藥)是防止酮症發展的必要措施。

  當發生感染時,糖尿病患者僅依靠抗生素很難控制病情,必須嚴格控制血糖,定時檢查血糖、尿糖和尿酮體(尤其是使用雙胍類藥物的糖尿病患者)。只有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基礎上,抗生素才能發揮好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發生心肌梗死、胰腺炎等疾病時千萬不可忽略糖尿病治療,應當及時檢查尿酮體,嚴格禁酒,這些都是預防酮症出現的必要措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