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統戰部門推薦

四十名新階代表人士

共話與廈門共成長的美麗故事

傅曉兵

(由海滄區委統戰部推薦)

福建秋生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管理諮詢師廈門市海滄區第八屆政協委員海滄區政協法制委委員

當時聽說,凡是外地人來廈門呆半年基本都不願意走。我聽了說這話笑了笑不以爲意,沒想到真是這樣,過了兩年我真的不想離開廈門!

——傅曉兵

傅曉兵說:“我是生在新疆、長在新疆,二十多歲我纔出來,我對新疆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到了廈門以後,廈門也有很多新疆老鄉,也有新疆商會,我是這屆商會的副會長。我們商會領導班子也都非常積極主動地促進新疆和廈門的經濟交流,經常會組織廈門這邊的企業家去新疆,與在新疆的福建企業家也經常會有交流。目前正準備一個調研,讓新疆企業家在廈門更好地發展。”

從北到南,從新疆到廈門,傅曉兵如今已在廈門落地生根。大學畢業後,傅曉兵在新疆一家國企做了兩年法律顧問,剛好有個機會,企業裏有位老哥帶他去一家港資公司發展。1999年,公司在廈門設立分公司需要有經驗的人員來負責,正是有這麼一個契機,傅曉兵來到了廈門。當時有人說,“凡是外地人來廈門半年基本都不願意走。”他當下聽到這話,只是笑了笑不以爲意,沒想到過了兩年他真的不想離開廈門!廈門舒適的人文環境,讓傅曉兵決定紮根廈門。

傅曉兵喜歡廈門這個美麗而充滿情調的城市,他當時所在的行業收入很高,在這個城市漸漸也紮下了根,但他始終覺得這不是他真正熱愛的職業。法律專業出身的他,雖然離開法律行業多年,但對律師一直有一份熱情,2003年,傅曉兵決定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轉行進入律師行業。

剛進入法律行業時的收入其實是非常少的,實習期津貼才八百元,可傅曉兵說:“加入這個行業,我不是爲了眼前的這些東西。”相對於同齡律師,他比別人晚了十年做律師,初入行,在法律知識方面相差很多,他明顯地感受到了這種落差,可他並不氣餒,提高素養和能力,不斷努力縮短差距,並尋找突破點。

偶然的機會,傅曉兵和一企業老闆洽談相關法律需求時,這個企業老闆剛好也邀請了一位資深的律師。雖然在法律專業知識、處理案件經驗不足別人,傅曉兵能從企業運營管理、決策風險管理等角度出發,竟能和企業老闆侃侃而談,最終與企業簽約,而另一位律師卻無法插上話。於是傅曉兵發現:“很多企業聘請律師的目的不是爲了打官司,而是爲了不打官司。當他主要盯的不是訴訟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是如何利用管理戰略和法律爲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而現有的法律服務很難滿足這種需求的。”從事多年企業管理的傅曉兵擁有比較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實操能力,認爲在這個角度上他能夠站得住腳,於是他另闢蹊徑,開始嘗試以決策律師和戰略律師顧問的身份介入顧問企業重大的決策過程中,幫助企業正確決策、防範風險,而這一能力也讓他在律師行業中收穫頗多。基於此,傅曉兵努力提高管理諮詢能力、產業研究能力、疑難案件處理能力,在爲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的同時,也在產業研究和建言獻策方面取得收穫。

曾經有個廠房買賣居間合同糾紛的案件,傅曉兵作爲原告的代理律師,在案件準備、證據蒐集等方面花費了很多心思,一審被告敗訴,但是對方始終不願意協商而堅持上訴。在二審過程中,法官主持調解,即使證據佔據優勢,他還是儘量跟對方律師溝通,爭取和解,但是,對方拒絕了。最終,二審裁定維持原判,判決生效後,考慮到實體企業面臨困難,傅曉兵就對自己的當事人建議:“給對方折讓一些,如果不退讓,按照法院判決申請強制執行是沒問題的,一分錢都不會少都能拿得到,但雙方都在同一個區域,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能友好處理,未來有合作不是很好嗎?”當事人認可了傅曉兵的建議,雙方當事人到律所協商,最後的結果讓雙方都很滿意,被告在現場就履行了和解協議,雙方也相約今後繼續合作。

傅曉兵表示,作爲一個律師,一定要對當事人在案件中的結果有清晰的認識,如果爭議對當事人不利,應該想辦法儘可能讓當事人減少損失,如果對當事人有利,在訴訟中儘量做到有力、有禮、有節。努力實現既能解決爭議又能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傅曉兵曾經接過一個案件,這個案件的當事人是一位離休的老太太,老太太的朋友想借錢,請她做擔保人,出借方是個高利貸,最後借款人莫名其妙變成了老太太,而錢實際上都是老太太朋友在使用,後來實際用款人還不上錢,出借方就拿着老太太的房屋買賣協議來起訴她,要求她交房。原告手上有老太太簽字的買賣協議,有付款轉賬手續, 表面證據顯示的是合同已生效,首付款已付。傅曉兵通過和當事人的深入溝通後,確認這筆錢就只是借款,雙方並無真正的房產買賣關係。

作爲一個律師首先是要面對證據。面對所謂真的假合同,傅曉兵認真研究案件後發現了一些突破口,根據合同條款直接提出反訴有可能勝訴。他採取這樣一個強硬的反訴措施,打亂了原告的陣腳。傅曉兵猶記當時法官說:“如果你認爲這是個假合同你就不能提反訴,你要提反訴那你必須確認這個合同真實存在。”法官讓傅曉兵來決定,最後傅曉兵還是撤回反訴,他說:“我做出撤訴決定壓力真得好大,但我不能把一個假合同當真,因爲這個合同是假的。”

堅持公平正義、尊重事實對傅曉兵而言遠比單純的勝訴更重要。他回憶到——法官問對方當事人你有沒有去看房,原告說我踮着腳尖朝房裏面瞄了一眼就走了。僅憑探頭看一眼就簽下幾百萬的房屋買賣協議,這明顯與常理不符,而這成爲了最後案件判決傅曉兵抗辯勝訴的核心。

傅曉兵在執業期間,立志維護公平正義,跟蹤法律服務發展前沿,贏得多件重大訴訟案件的勝訴或上訴改判,得到當事人的好評。

最近這十年廈門的司法環境越來越好,司法改革在廈門卓有成效,各級法院給法官創造了一個相對公平、公正裁判的環境,法官的素質也有所提升。傅曉兵認爲作爲律師,不能光爲了錢,他在工作的時候對自己這樣說:“我在法官面前呈現出來的事實都是真實的,爲法官公正裁判提供我應該做的事,不能說爲了勝訴說假話。”隨着這幾年司法改革,包括監察委建立,都是法制建設的一些積極舉措,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爲了實現司法的公平、公正,而律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是爲司法改革目標的實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舒嫺、鄧珠惠/文

本文配圖爲歷史資料,與上下文無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