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發生突發狀況,百度董事長CEO李宏彥在臺上產品展示時,突然類似一工作人員上臺,往李彥宏頭上澆了一整瓶水。可能是事件發生的突然,現場一度陷入尷尬場面。

@直男上樹,質疑你是外向人格,纔會做出如此行爲

而遭遇突發狀況的李宏彥本人整體表現確實無比的淡定自若,只是驚訝的向潑水者說道“What's your problem?”

面對這樣的發生事件,曾被倒豆腐乳的考研張雪峯老師發表了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任何人,任何企業做錯了事,必然會受到法律懲罰,但是任何人任何攻擊是不可取的,因爲必然未來有一天你會因爲某件事而選擇報復社會。

@直男上樹,質疑你是外向人格,纔會做出如此行爲

可以看出潑水者的心理較正常人的心理出現了偏差,大腦不經思考,行爲不受控制。導致這種行爲發生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是來自於家庭,可能是來自於自身,一般內向的孩子做出這樣事情的幾率比較小。此刻覺得良好的教育真的很重要,至少不讓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出現這樣的現象。

這個世界上教育孩子種類分爲兩類,一類是性格外向的孩子,一類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我們都知道性格外向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人際交往上都處的特別的好。

@直男上樹,質疑你是外向人格,纔會做出如此行爲

而對於內向的孩子,作爲父母真是爲他們操碎了心,父母爲了讓孩子性格變得外向,總是逼迫孩子合羣。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列子:

每次看到我朋友和她家寶寶相處,我都覺得是一種折磨。

來家裏做客或者在路上碰到的時候,我朋友都會拉着她家小寶催促着:“小寶,快跟阿姨打招呼啊”

一開始的時候,小寶會躲在他媽媽背後不出聲。後來,見面的次數多了,他也就不害怕我了,會對我笑一笑,點點頭。

每次小寶這樣,他媽媽都會露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這孩子,真沒禮貌,見人也不打招呼。”小寶每次都會露出無奈的神情。

@直男上樹,質疑你是外向人格,纔會做出如此行爲

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別的孩子一起嬉戲打鬧,但是小寶絕不會湊熱鬧。到表演節目的時候,別的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表演了各種各樣的“精彩”表演。

而輪到小寶的時候,他一言不發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管他媽媽怎樣說服他上臺,他就是死活不上臺。

這時候朋友不高興了:“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學了這麼久的朗誦,上臺朗誦一首給大家聽聽又會怎樣呀?”

我認識不少內向的孩子,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有着和我朋友一樣的焦慮。對父母來說外向的孩子能言善道,熱情禮貌,而內向的孩子在他們眼中就是一種病態,必須要糾正孩子的病態。

但是研究表明內向的孩子腦回路要比外向孩子腦回路更長,他們更喜歡深思熟慮的行爲,更安靜更專注。

他們有着自己思考和判斷,遇事沉着冷靜,內心極其強大。

因此當孩子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他們可能在想:"這個阿姨是誰,我認識她嗎?”

@直男上樹,質疑你是外向人格,纔會做出如此行爲

研究還表明內向的孩子被喚醒的水平要低於外向性格的孩子,所以內向的人更容易被過度刺激。

外向的孩子是通過與人交流來獲取成長,而內向的孩子則是通過獨處自我學習來獲取成長。內向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外界刺激,他們的力量來自於他們的內心。

內向的孩子很少通過冒險行爲來獲得強烈的快感。內向的孩子一般都是小心謹慎,不會闖禍,做任何事情之前他們都會考慮到這件事情帶來的種種後果。

內向孩子會觀察自己所處的周圍世界,人和事物,感受他們變化的細節。他們對事對人有着自己的衆多看法和想法,但是他們從來不會說出來。

@直男上樹,質疑你是外向人格,纔會做出如此行爲

所以爸爸媽媽不必要擔心性格內向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不受歡迎。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內向的人,那麼也就不會有:

牛頓的《萬有引力》,肖邦的《夜曲》,谷歌.......

重要的是父母要認同孩子,接納孩子,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引導,不能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打擊孩子的心理。

各位爸爸媽媽對育兒方面都有說明獨特的見解,歡迎評論留言哦!也可以搜索關注我們公號玩具家Toyplus,任何關於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解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