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如果做錯了事,說了幾遍還不知錯認改,父母也不要用“不聽話夜裏狼外婆會把你喫掉”這樣的話語嚇唬孩子,這隻會讓孩子加深對黑夜的恐懼。當孩子說出自己害怕的時候父母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說:“這有什麼好怕,爸爸都不怕,你也太膽小了”,這樣不僅不會改變孩子怕黑的情況,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雖然幼兒時期的孩子已經能夠接受並感知外界事物了,但是並不能夠很好的理解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有時候因爲自己的誤解引起不必要的害怕。

像很多寶寶在睡覺前總是說:媽媽,你陪我睡好不好,我怕黑;媽媽,不要關燈,關燈我害怕。爸爸媽媽通常遇到這種情況,不必要感到慌張和無奈。只要做好下面幾點,孩子會乖乖安然入睡的。

一:針對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瞭解原因所在

1.缺乏安全感,不理解這是黑夜的正常現象

孩子在白天眼睛能夠看到很多事物,玩耍很多東西。但是,一到晚上看不見自己熟悉的東西,熟悉的玩具,看不見父母,自我認知裏面感覺是“黑夜”奪走了白天所有的一切,沒有安全感,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

2.混淆現實與童話,大腦容易勾畫出妖魔鬼怪

孩子在晚上容易想起白天看的童話故事情節,動畫片裏面的妖魔鬼怪畫面,特別是在黑夜裏無法分清現實和虛幻,自我認識裏認爲是真實存在的,在晚上會突然出現,產生恐懼心理。

3.大人經常的嚇唬式教育導致孩子怕黑

孩子在白天可能由於太“皮”,導致有些父母不得不採取些“特殊”手段:嚇唬孩子或者打罵孩子,造成孩子過度神經緊張、心理緊張以及身體緊張。一到夜裏,孩子獨處,沒有依賴,恐懼心理加重,自然會產生怕黑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說出自己怕黑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怕黑的原因,對症下藥用正確積極有效的方法引導孩子戰勝心理恐懼。

二:用正確方法引導孩子

1.耐心詢問或耐心聽孩子怕黑的原因,不要搪塞

在孩子臨睡前,孩子說我怕黑。媽媽不要用“別怕,媽媽在呢”簡單的語言搪塞孩子入睡。正確的做法是:詢問孩子是什麼讓他感到黑怕,用心聽完孩子話語,父母根據孩子害怕的原因再進行適當的正確引導。例如:孩子說自己害怕怪物,父母就利用故事來化解怪物的可怕,讓孩子明白怪物也是有溫柔可愛的一面的。

2.不要嘲笑孩子,用愛呵護孩子

當孩子說出自己害怕的時候父母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說:“這有什麼好怕,爸爸都不怕,你也太膽小了”,這樣不僅不會改變孩子怕黑的情況,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告訴他這是很正常的,在我像他一般大的時候也怕黑,然後告訴孩子當時是用什麼方法戰勝了黑夜。

3.用事實消除孩子怕黑

孩子可能因爲看不見東西才怕黑的,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在黑夜中做遊戲,讓他逐漸適應黑夜,並適應物體在黑夜中的影像。也可以牽着孩子在屋裏走一圈,帶他摸摸白天玩過的玩具,告訴他身邊沒什麼可怕的,一切和白天是一樣,只是黑夜是太陽去了別的地方而已。引導孩子瞭解事實,孩子慢慢的也就不再懼怕黑夜了。

三:避免孩子怕黑,父母平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1.不要嚇唬孩子

孩子如果做錯了事,說了幾遍還不知錯認改,父母也不要用“不聽話夜裏狼外婆會把你喫掉”這樣的話語嚇唬孩子,這隻會讓孩子加深對黑夜的恐懼。做錯了事,父母要有耐心正確引導。

2.儘量不讓孩子獨自一個人看恐怖故事或電視

孩子一個人看故事書或電視的時候,最好不要孩子看關於恐怖的,就算是有父母陪同也要進行講解,消除孩子恐懼心理。更不要爲了鍛鍊孩子膽量而特意給孩子看,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

3.給孩子科普相關知識

父母可以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講解孩子害怕事物的原理。比如黑夜是一種正常現象,只有在黑夜裏纔會有月亮有星星陪你睡覺,孩子懂得原理也就慢慢的克服了恐懼心理。

其實孩子怕黑是一種成長體現,這時候他已經能感受到許多未知事物,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幫助孩子理解他所害怕事物的真實面貌同時也是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