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間經同學介紹看了1988這部韓劇,這部劇整個是以回憶的方式來講述的,是發生在韓國八十年代一個小巷幾家鄰居之間發生的溫情故事,笑中帶淚。

它是一部懷舊劇,總是能夠很好的刻畫羣像,才容易讓觀衆產生“啊,我也有過這種青春的感覺。”青春之所以美麗,恐怕這就是原因。在剎那的瞬間,耀眼的閃爍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雙門洞鳳凰堂巷子裏的五家人,她們最初看上去,或尖酸刻薄、呆滯木訥,或者一無是處,但是總有一刻能夠反轉。每一個平凡的角色都有能夠成爲主人公的時刻。

這部劇最厲害的,大概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刻畫。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完美令人羨慕的。每個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這或許是最自然也是最難的事,在這樣的設定下,每一個的行爲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可以原諒的。因爲這就是我們,也是我們的父母。我們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因爲我們是看得到對方優點和缺點、堅強和脆弱的家人。它對鄰居關係之間的那種描述完美詮釋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是我們大家都渴望的最純粹的感情。

拿劇中女主爲例,德善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人設,並不是羨慕她有那麼多的青梅竹馬,也不是羨慕她有那麼好的阿澤,而是羨慕她的性格,即使沒考上好大學也不會讓媽媽擔心的性格,她熱心、大大咧咧、愛交朋友、不斤斤計較。這種性格是我羨慕嫉妒的。

德善,人如其名,從小就是那麼善良懂事。小阿澤剛搬進來的時候,德善攀在車窗外給阿澤遞糖;阿澤摔斷手了,德善那麼小一個孩子,揹着阿澤上學;因爲在家是二女兒,姐姐寶拉成績好性格強勢,弟弟餘暉性格軟弱需要照顧,所以德善的善良懂事,經常成爲她被忽略的理由,無論是家裏僅剩的兩個雞蛋,或者炸整雞的雞腿,都會被讓給姐姐和弟弟。就算跟着姐姐寶拉過了17年的生日,她也沒說什麼。只有在得知自己辛辛苦苦盼了好久好久的奧運會舉牌手的機會失去了的時候,她才終於爆發。而後又變回了那個沒心沒肺的就算煤氣沒關自己被遺忘在家裏也不在意的德善。

18歲的德善是漂亮的,我以爲她在感情上也應該是自信的。但是在一次她的好朋友跟別人告白被拒的時候,她們三人聚在一起,德善大聲的不可置信的勸她朋友:“你爲什麼要想不開去告白?像我們這樣的應該就只能一直暗戀啊!”我才知道她在感情上其實是自卑的。

正值青春期的我們是不是也會這樣?誰喜歡我我就喜歡誰,我喜歡一個人但是他不喜歡我那我也不喜歡他了。所以德善要確定一個人喜歡她之後她纔會慢慢關注那個人,甚至喜歡上 。

朋友們告訴她善宇喜歡她,那段時間善宇又經常來找她借東西,所以她也誤以爲善宇真的是喜歡她的。善宇無疑條件很好,人長得帥成績好還善良,所以德善就把善宇當作了初戀,可惜善宇真正喜歡的是姐姐寶拉。德善給星夜投了那麼多次稿,終於在那個初雪的晚上被唸了出來,然而那時候已經是德善初戀告終的時候了。

德善得知善宇喜歡的不是她而是寶拉之後感到難過但更多的是生氣,足以證明她也沒有很喜歡善宇。而後來的正煥,確實是真的喜歡她,確實不是她的自作多情,她也勇敢的一次次向正煥靠近,但是正煥卻退縮了,在得知阿澤也喜歡德善的時候打算一直隱瞞自己的喜歡,就算是德善誤會了襯衫事件,他也沒有解釋什麼,這一擊也讓德善真的很受傷,難道這又是我在自作多情了?是不是很可笑?

明明德善從來沒有做錯什麼,在得知對方喜歡自己的時候還努力向他靠近,但是爲什麼一次兩次自己的心意都被喜歡的人親手打破,是不是沒有人會喜歡她,是不是她永遠都是被忽略的那個。

德善在感情方面很遲鈍,連正煥對她的一些那麼明顯的舉動都要經過朋友的提醒她纔看出來,所以德善其實只是需要有人走到她的面前,好好的認真的對她說:我愛你。對於正煥來說難嗎?難,因爲正煥跟她的相處模式一直是打打鬧鬧並且正煥要顧忌的太多。對於阿澤來說難嗎?不難,阿澤已經準備告白了但是卻在那之前發現正煥也是喜歡德善的,阿澤想讓正煥和德善幸福。

所以我們的德善,被正煥的襯衫事件,被阿澤的失約,一次再一次的磨滅了她當時的愛意。

我喜歡德善,她那麼善良懂事也試過勇敢追求幸福,無論是對正煥還是阿澤,她都付出過真心。我心疼德善,她一次次的愛戀,一次次的想法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擱淺。就算89年阿澤吻了她,她也不敢再想到阿澤是喜歡她的,她很害怕又是她想多了。

幸好她最後還是和阿澤在一起了,幸好這一次真的真的不是她自作多情,幸好她最後知道了她也是是被人愛着的。

我要表白德善,表白請回答1988的每一名演員,給我呈現了完整的他們的青春,是孩子們的回憶,也是大叔大嬸們的回憶。最終他們搬離了雙門洞,漸漸遠離了他們曾經的回憶,曾經最燦爛耀眼的青春。

我們成爲不了德善,願都能找到屬於我們的那個阿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