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經濟擴張的影響,這些全球最大化工生產商受到了需求持續強勁增長的提振。

文 | 《塗料經》記者 溫新

編輯 | 陶曉倩

近日,英國專業數據分析提供商ICIS公佈了2018年度全球化工生產商100強排行榜(Top 100 Chemical Companies)。該榜單基於2017年的銷售額,同時提供了年度運營和淨利潤、資產、資本支出、研發和員工數據。

陶氏杜邦在陶氏和杜邦達成鉅額合併後以2017年795億美元的銷售額奪得榜首;隨後的是巴斯夫和中國石化,銷售額分別爲774億美元和673億美元。中國公司除中國石化(3)外,還有萬華化學(48)、臺灣化纖(49)、臺塑石化(56)、臺塑(65)入榜。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榜首發生變化,由陶氏杜邦佔據。據瞭解,陶氏化學公司(DOW,陶氏)與杜邦公司(Dupont,杜邦)於2017年8月31日成功完成對等合併。合併後的實體爲一家控股公司,名稱爲“陶氏杜邦”。不過,由於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分拆爲三家獨立的公司,榜首之位或將稍縱即逝。

從榜單來看,今年上榜的塗料企業包括:宣偉(Sherwin-Williams)以149.84億美元位居第19位;PPG工業(PPG Industries)以147.50億美元位居第22位;阿克蘇諾貝爾(AkzoNobel)以115.33億美元位居第30位;立帕麥國際(RPM International)以53.22億美元位居第70位。名次較之去年,除了宣偉增長外,其他均下滑。

2017年是全球化工行業的豐收之年。受全球經濟擴張的影響,這些全球最大化工生產商受到了需求持續強勁增長的提振,尤其是那些經營上游石化業務的企業。

ICIS表示,此次排名的貨幣兌換美元匯率是基於2017年年底的匯率,即該公司財年末的匯率。在ICIS前100名上市的化工企業中,2017年總銷售額爲1.2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

美國化學委員會(ACC)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化學品生產增長2%,增長速度溫和;歐洲化學品生產增長3.7%;中東歐增速達6.7%;非洲和中東地區增速2.1%;亞太地區爲3.6%;拉丁美洲下降了2.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