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質量是基礎,創新是靈魂,品牌是目標。

9月20日,“首屆中國集羣品牌論壇”在京舉行,中國建築建材集羣等9個品牌集羣正式成立。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際標準化組織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 289)主席顧問組主席劉平均表示,國際市場20%的國際知名品牌擁有80%的市場份額,全球經濟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我國經濟處在質量經濟階段,但中國消費者已進入品牌消費時代。我國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才能滿足市場消費需求。”

中國建築建材集羣品牌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發起成立,由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承擔集羣祕書處工作。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孫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英表示,在當前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積極參與集羣品牌建設,既是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途徑,也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品牌提升價值  建築業需練內功

◆  ◆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際標準化組織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 289)主席顧問組主席   劉平均

“我國高質量發展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假冒僞劣長期屢禁不止,企業缺少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消費者對國產品牌不信任。” 劉平均在論壇演講時表示,我國的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已經從80年代的70%穩步提升到現在的90%以上,中國質量總體水平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搶購洋奶粉、搶購日本智能馬桶蓋等現象的出現表明,精心培育中外消費者認可和喜愛的“中國品牌”勢在必行,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

對此,中國建築建材品牌集羣成員——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舟股份”)董事長助理、國內營銷總監黃海剛深有感觸。黃海剛表示,一舟股份在上世紀90年代初創期時,主要是爲世界五百強電子企業做數據線纜以及安防線纜的代工。介於國外品牌在國內主導市場的現象,一舟股份決定自創品牌,全力着手打造“一舟”品牌。“國際巨頭提供標準,我們代工製作說明我們的技術能力已經達到國際水準。但做代工,技術用我們的,人力用我們的,利潤卻最低,在國際國內市場沒有品牌就意味着沒有話語權。”黃海剛表示,經過2000到2010年十年的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佈局,在“痛並快樂着”的過程中,一舟股份率先提出“綜合佈線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概念,強化“一舟”品牌營銷,迅速打開市場,市場佔有率進入全國前三。到現在,一舟股份擁有70多個國家的戰略合作伙伴。“我們現在已經成爲國際知名品牌,品牌的價值是無形的,所以有了‘一舟’品牌的成功,我們現在的業務已經從原來的數據線纜製造延伸到了網絡通信、網絡能源、智慧城市三大板塊。”說起企業20餘年的發展,黃海剛深深感受到了品牌的價值。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是世界上既有建築和每年新建建築最大的國家,然而,要打造建築業的中國品牌,面臨着亟待解決的問題。孫英表示,“一方面,資源能源消耗高,對環境影響、破壞大,建築業的能源消耗約佔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40%,排放CO2約佔全社會CO2排放量的43%,產生的建築垃圾約佔城市垃圾總量的40%。特別是由於前期大量交付的是毛坯房,二次裝修造成資源能源的重複浪費,產生大量不可降解的建築垃圾,也給建築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綠色建築  智慧建築

◆  ◆

怎樣才能體現建築業的品牌價值?孫英給出的答案是通過科技創新建設長壽命、高品質、綠色低碳的好房子

2012年,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組織十幾家房地產領軍企業,啓動百年住宅示範項目建設,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作爲技術支持單位,負責百年住宅的研發設計工作。

孫英表示,百年住宅業被稱爲新四化住宅,“核心理念就是四化建築長壽化建設產業化品質優良化綠色低碳化。”

建築產業化是將目前大量溼式作業的建設方式升級爲工業化的建造方式,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品質優良化是指提高功能佈局的合理性,採用健康環保材料和高品質部品、部件提高住宅品質;綠色低碳化指降低建築能耗,應用可再生能源以及低碳技術。

《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瞭解到,目前,百年住宅建設實踐取得突出成果,已建在建項目超過了100萬平米。

築夢公司總經理  孫軍

就打造建築業中的中國品牌,中國建築建材品牌集羣成員——築夢公司總經理孫軍表示,符合高質量發展內涵的建築方式是打造品牌的利器。築夢公司推廣的SSGF技術以"Safe&share安全共享"、"Sci-tech科技創新"、"Green綠色可持續"、"Fine優質高效"爲四大核心理念,有效避免了傳統建築施工中的開裂、滲漏、空鼓等多項質量隱患,並通過科學、有序、精密管理,在達到環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優化建造週期。“因爲採用了SSGF體系,我們可以大幅度的節約木材的使用,節約沙和水泥的使用,如果 2017 年我國新開工的住宅全部採用 SSGF,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000 萬噸,節約 1.3 萬平方公里森林,節約 4.6 億噸的沙,節約 75 萬人一年的生活用水和減少數以億噸計的建築垃圾。”孫軍向《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表示,目前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已在全國28個省、直轄市的400多個項目中應用推廣。

在黃海剛看來,未來的房子除了綠色低碳、健康長壽,也將會朝着智慧建築方向發展。“現在中國很多城市都在提‘智慧城市’,但智慧城市到底怎麼建,其實目前沒有一個標準,很多地方都在建大數據庫,這是一個存儲、分析中心,要如何實現好的運用,需要思考探索。”黃海剛向《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表示, “智慧大腦+數據分析管理中心+多種智慧應用”是相對完整的智慧城市構建體系。在這一系統工程中,藉助綠色智能建築、大數據基礎建設爲工具,更有利於實現智慧城市、工業雲等大數據的應用與運營。

住房城鄉建設部唯一綜合媒體

中國建設報房地產融媒平臺

支持單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

微信ID:chinahousing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嘿,還有

歡迎加入我們的侃房羣~

一起侃房侃人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