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历史、文化、宗教为主线的人文旅游资源给予了额敏旅游业的深刻内涵,叶密里古城遗址、古岩画、喇嘛庙、王爷古墓、樊梨花点将台、古通商口岸和草原石人等,散发着迷人的风采,另人神往。他们与当地的明嘎特、巴尔鲁克、哈斯古特等额鲁特人组成了今天额敏县十苏木额鲁特中察哈尔苏木蒙古族的祖先。


窝阔台大汗称帝之都城叶密立--额敏


额敏因额敏河而得名,“叶密里”、“也迷里”、“也木勒”为同音译写,蒙古语意为马鞍。汉代属乌孙,唐代设甸延都督府。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亚后,将疆域分封诸子,第三子窝阔台得到叶密立(额敏县)与霍博(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区。始建窝阔台汗国,疆域扩大到包括原蒙古乃蛮部落的广阔土地和西辽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在叶密立河滨建都叶密立城。【原创】窝阔台大汗称帝之都城叶密立--额敏。

“叶密立”又称“杜尔布勒津”,蒙古语为“方城”之意。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设塔尔巴哈台政区。1918年设县时将叶密立改称额敏县。先后隶属塔城道、塔城行政区、塔城专区,1968年隶属塔城地区。

额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回等5个民族为主的22个常居民族。现辖额敏镇以及上户乡、玉什喀拉苏乡、二道桥乡、霍吉尔特蒙古族乡、郊区乡、杰勒阿尕什乡、玛热勒苏乡、喀拉也木勒乡、额玛勒郭楞蒙古族乡、喇嘛昭乡等10个乡。蒙古族主要集中在额玛勒郭楞、霍吉尔特两个蒙古族乡及上户乡、城镇、乡场。额敏县总人口17余万人,少数民族近万人,蒙古族人口约占5%。

蒙古族最早来到额敏县是成吉思汗西征之后,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散居于额敏、塔城、阿尔泰等地。塔尔巴哈台山地区原为辉特明嘎特部的领地。16世纪初,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等部落都曾在额敏河流域游牧。

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祖孙三代发动了剿灭准噶尔的大规模战争,因连年战争迫使准噶尔部落大部人分被杀害或逃散,人口锐减。驻牧于边境地区的准噶尔部落人所剩无几,造遇了有边无防的严重困境。为加强对北疆地区的管控,满清政府于1763年从张家口外调遣八旗察哈尔官兵1800户,分左右两翼安置于伊犁地区。左翼安置在今温泉县,右翼安置在今博乐市。他们便是今天博乐、温泉一带蒙古人的祖先。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从东北、伊犁等地抽调167名察哈尔蒙古士兵及布鲁特官兵千余人到今塔尔巴哈台,驻牧于加依尔、吾尔喀夏尔山及额敏河两岸。他们与当地的明嘎特、巴尔鲁克、哈斯古特等额鲁特人组成了今天额敏县十苏木额鲁特中察哈尔苏木蒙古族的祖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调至今托里拜兴图一带驻牧,他们是今天托里县拜兴图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1765年从乌鲁木齐调迁准噶尔大台吉噶尔藏多尔济部众一千户额鲁特到塔尔巴哈台编为4个苏木,又将陆续归附的柯尔克孜人编称为哈斯克特苏木,加之察哈尔苏木称为额鲁特8苏木。后来重新划分为10苏木,史称10苏木额鲁特。其中1,2,3,4,7苏木被称为明嘎特蒙古,他们是辉特明噶特人的后裔。5,6,8苏木被称为巴尔鲁克蒙古,他们是准噶尔人的后裔。(还有一种说法,1865年,由于战乱,厄鲁特人大部分一度迁居阿勒泰,其中有三苏木留居牧地,在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躲藏起来,故称巴尔鲁克蒙古)。这部分蒙古人成为今额敏、塔城、托里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额敏独特的景观。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以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有:叶密里古城遗址、古岩画、喇嘛庙、王爷古墓、樊梨花点将台、古通商口岸等;自然旅游资源有:喀拉也木勒风景区、海航民俗风景区、阿克苏水上乐园、库尔图生态园、玛拉苏野猪沟景区、塔原度假村、莫合台狩猎场等。为了加快我县旅游业建设步伐,县委、政府制定了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热情地欢迎疆内外各界朋友和有志之士来我县观光、旅游、开发、建设这块神奇的土地。

 额敏良好的自然环境,久负盛名,平原、湖泊、河流、草原、山岭妩媚多娇,广袤的土地,物产富饶,历史上素有“粮仓、油缸、肉库”之称,居住于此的先人创造独特的额敏文化,集多个民族文明于一身,向我们展示了额敏悠久历史的长卷。以历史、文化、宗教为主线的人文旅游资源给予了额敏旅游业的深刻内涵,叶密里古城遗址、古岩画、喇嘛庙、王爷古墓、樊梨花点将台、古通商口岸和草原石人等,散发着迷人的风采,另人神往。喀拉也木勒风景区、海航民俗风景区、阿克苏水上乐园、库尔图生态园、玛拉苏野猪沟景色迷人,使人流连忘返。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和谐统一,奠定了额敏发展旅游业的基石。

额敏县境内的蒙古族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面食为主,手抓内、熏肉、奶酪、奶酒、烤饼、油炸饼、抓饭、面条等都是常吃的饭食,好饮奶茶。他们信奉黄教,尊崇喇嘛,苏木均建有庙宇。主要节日是春节、烛蜡节、麦德尔节和塔克力根节。

祈福长眠于塔尔巴哈台山的我的乞颜先祖神灵及长生天保佑叶密立年年风调雨顺,子民永远幸福安康!!

作者乞颜大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