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京味兒電影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介紹這十部電影。看完這些電影的介紹後。您可以參與投票,選出您最喜歡的京味兒電影。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茶館 (1982年)


導演:謝添

編劇:老舍

演員:於是之

點評:不管你喜歡不喜歡,記得不記得,提起京味兒,就得先提起老舍先生。當然人藝的話劇也許更爲經典,焦菊隱、夏淳導演,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出演的茶館,應該可以充分體現出老舍先生的語言魅力。

劇情:故事講述了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爲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

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全劇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爲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及各階層人物的不同命運。

京味兒場景:

身着中式藍布褲褂的王掌櫃滿臉堆笑,高喊“您好,來了您吶!”

王利發是典型的“京油子”,特別的能說會道,而在這種能說會道中,有時就有着某種事故、某種高人一等的成分在內。這是與北京京城之地,見慣了高官大戶、風雲變幻、三教九流,從而視野開闊、底氣豐足而又有一定的優越感是分不開的。王利發與國會前議員談論國家大事,表示出對對方的信任與希望:“你這樣的好人,應當去做官!有你這樣的清宮,我們小民才能過太平日子!”

王利發代表的北京人具有特有的寬容性與包容性,對三教九流都能相容,對有權有勢的,能應對,如該打點宋恩子,吳祥子就打點;對無錢無勢的,也能體恤,即使對劉麻子,也不將其逼人死角,不把他轟出茶館大門之外。

經典臺詞:

“我愛大清國,我怕它完了。可我愛他 誰他媽愛我呀。”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二子開店 (1987年)


導演:王秉林

演員:陳佩斯、陳強

點評:充滿了老式幽默手法,譬如某人走路不是撞到牆上,就是跌倒地上;譬如觀衆未笑,劇中人個個咧嘴大笑……惟一和陳佩斯其他形象不同的,是他長着頭髮;還有紅樓夢裏的晴雯也在劇中出演呢。

劇情:待業青年二子和麻稈、小豆等幾個哥兒們集資辦起了“比家美”小客店,二子自任總經理。但其父老奎對這幫小青年不放心,特別是對二子招進被工廠除名的英子,更感不滿。於是,他自告奮勇到小客店管財務,藉此對青年們進行監督。由於兩代人思想上的溝壑,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衝突,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最終彼此間取得了理解,消除了代溝。小客店也由冷冷清清變得顧客盈門。

京味兒場景:

(二人下棋,一幫人圍觀)

將!踹炮!哎,我說胖哥,這棋不能那麼走,你聽我的,這棋不能那麼走。你怎麼那麼煩人啊。小趙,哪兒都有你的,走走走開會了啊,你個臭棋漏子,你會下棋嗎?

(大家開會中)

咱哥們現在日子都不好過,家裏家外受人擠兌。說的是啊,與其這麼受人擠兌,咱還不如把店開起來,咱也自己掙自己喫啊。給。行,豁出去了。咱就這一錘子買賣了。哎,這不結了。我說二子,你來當這經理,我呢給你敲邊鼓。我怎麼能當經理。哎,這可是老馬說的。好歹就你這麼一個沒長的,你就別玩假招子了。誰跟你假招子,我來就我來啊。這還差不多,哥們,怎麼着,發話了。發什麼話啊?現在怎麼着啊?那還用問啊?趕快上辦事處回話去吧,搶在那個姓張的前頭啊。哎,對對對。哎呀,快點兒吧,撒丫子快跑吧。走了!

全店進行微笑服務訓練,只有老魁(陳強)笑不出來。小豆說道:“經理(陳佩斯)說了,不管出了什麼事都得笑,就是他親爹死了,也得笑。”老魁一聽,急了:“什麼?那我就更笑不出來了!噢,他親爹死了,我再笑,那不成了詐屍了!”

經典臺詞:

“嘿!哥兒!報告,報告,我是黑貓,我是黑貓,老鼠已被逮住!”

“我要去跳井!”

“師傅,城裏沒井!”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霸王別姬 (1993年)


導演:陳凱歌

演員:張國榮、張豐毅、葛優、鞏俐

點評:列舉的京味兒影片中,《霸王別姬》是小編我唯一在電影院看的。片子感情強烈,邀請明星主演,具備充分的商業元素,但同時蘊含深刻的文化內涵,被認爲“通俗中見斑斕,曲高而和者衆”。片中人物的人生經歷猶如“戲夢人生”。

另外提一下,片子中又有同性戀、又是吸毒、又是文革場景,仍然可以在內地公映,實屬不易。

劇情:改編自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原著小說,描述程蝶衣自少被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對自己的身份是男是女產生了混淆之感。師兄段小樓跟他感情甚佳,兩人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爲名角。不料小樓娶妓女菊仙爲妻在先,在文革時期兄弟倆又互相出賣之後,使蝶衣對畢生的藝術追求感到失落,終於在再次跟小樓排演首本戲時自刎於臺上。全片氣派恢宏,製作精緻,將兩個伶人的悲歡故事摻合了半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兼具史詩格局與細膩的男性情誼。

京味兒場景:

整部片子是以京劇爲主要線索的,當然少不了京味元素。

開場,糖葫蘆兒。清末,昏黃的天空跟破敗的院子。

小豆子被妓女媽媽拖着來到了戲園子。可是師父不肯收。

他說。娘。手冷。水都凍冰了。

妓女媽媽想也沒想就剁去了蝶衣多餘的小指。

這句話在後面蝶衣犯毒癮的時候也出現了。

他蜷縮在牀上掙扎着說。娘。手冷。水都凍冰了。娘。我冷。我冷。

在張宅小樓看上的那把古劍。蝶衣一直都沒有忘的。即使他們都已失了少年的模樣。

這段中的程蝶衣的眼神纔是最讓人震撼的。

所有的哀怨,眷戀,怨恨,不滿全都在流轉的眼神中傳達。這期間他們都成了京城的名角兒。

小時候的願望終於達成了。可是爲什麼他還是陰鬱的呢。

那是因爲。蝶衣只在小樓的身邊纔是霸王。蝶衣只是小樓的虞姬。

經典臺詞:

“他們怎麼成的角啊,得挨多少打啊?得挨多少打啊?我什麼時候才能成角啊?”

“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 ”

(關師傅教徒弟,就一個絕招:打。不打不成材,好弟子,名角,一個個都是打出來的,雖然他地位不高,但他卻懂許多道理,臺後喫越多的苦,臺前就越有機會成爲名角。)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

(對此印象深刻。程蝶衣在這句話上喫了不少苦,只因念不對它,總是潛意識地讀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差點斷送了他的戲路。可又有誰想到,當他真正念對了這句話的時候,卻也深深相信了這句話,陷進了這句話,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年)


導演:姜文

演員:夏雨、耿樂、寧靜

點評:青春期就兩件大事,英雄、暴力情結與對異性的渴望,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主人公以真實與想象相結合的回憶敘述着那段能引起許多人深刻共鳴的青春歲月。

劇情:70年代初的北京,大人們忙着“鬧革命”,學校停課,某軍隊大院裏一幫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們整日沉溺於打架,鬧事,馬小軍就是其中之一。他有一個嗜好是用*偷開別人家的鎖,經常趁白天大部分家中無人的時候,開鎖溜進別人家中,玩夠了再走,並自鳴得意地告訴別人沒有他打不開的鎖,而且他也從沒被人發現過。

一天,馬小軍又進了一戶人家,看到一張女孩子的泳裝照片。他立刻被這個笑容燦爛、渾身透着青春朝氣的不知名的女孩所吸引。通過院裏小孩們的“頭兒”劉憶苦,馬小軍竟然認識了他在照片上所看到的女孩米蘭。比照片上還要好看的米蘭立刻成爲馬小軍的夢中情人,可米蘭根本不拿他當大孩子看,而是喜歡劉憶苦。馬小軍氣得找茬兒跟劉憶苦打了一架。馬小軍的父親對他成天與別人混在一起玩鬧非常生氣,罵小軍不好好學習,並狠狠打了他一頓,但父母們並沒有時間認真管他們,孩子們仍然繼續混在一起……

就這樣,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孩子們在混沌中長大了。

京味兒場景:

你把我那根兒腰帶給我拿過來~

我那根兒~

找去!

~啪~

你不是牛逼麼~

你不是橫麼~

你現在怎麼忪了~

你還甭跪着求我~

甭流眼淚~

我就不喫那套~

我哭怎麼了~

我那是迷惑你們呢孫子~

我拍婆子~

你管得着麼你~

我又沒拍你媽~

我還明告訴你了~

我明兒還去那拍~

我就一個人去~

你要不去逮(dei)我你是我孫子~

我震東單震西單~

我還震你們炮局呢~

行行行~

擦鼻涕滾蛋~

滾不滾~

你不願意滾就在這兒多呆兩天。

經典臺詞:

“我操!”(夏雨就是這樣喊着第一句臺詞出場的)

“我向毛主席保證我這是頭一回!”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甲方乙方 (1997年)


導演:馮小剛

演員:葛優、劉蓓

點評:小品串聯式的結構是中國觀衆喜愛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那種真實而平凡的感動,被現在和華麗奢靡掩蓋了,很難再找到。

劇情:這是一部在現實和虛構之間自由切換的電影。姚遠(葛優飾),周北雁(劉蓓飾),錢康(馮小剛飾),樑子(何冰飾)-三男一女,四個善良,智慧又善解人意的自由職業者,在97年夏天開辦了一項“好夢一日遊”的業務。剛開始試營業,立刻引來一批突發奇想的顧客。一時間把“好夢一日遊”的四個人心得團團轉:剛脫下美軍傷兵的衣服又換上清兵的軍服;一會兒是參加作戰會議的將領,一會兒又成了溜鬚拍的衛兵;白天開着敞蓬吉普揹着電臺在坦克訓練場的土路上顛簸,夜裏又開着老式的吉姆車鬼鬼祟祟地闖入民住去抓人。因爲沒有經驗鬧出了很多笑話,工作中也是漏洞百出。

京味兒場景:

葛優+馮小剛+王朔,早期所謂的馮氏賀歲喜劇都是以京味兒爲前提的。就像花兒樂隊說的:“馮爺吐痰的範兒都是京味兒的。”

(廚子從樓上往下扔花盆給同夥暗號,不成想砸在葛優頭上。)

廚子:我不是故意砸的!

樑子:廢話,你就是故意的,也扔不了這麼準!

(到山溝裏喫苦的尤老闆)

二舅:誒呀,你們可來了。尤老闆都快變成黃鼠狼來了。一到夜裏,他兩眼就發綠光。

姚遠:他現在想喫肉了吧?

二舅:他連耗子都喫了,就差喫人勒。

姚遠:那咱院子裏的雞是不是都讓他喫了?

二舅媽:全村的雞啊,他都沒饒羅。

蓬頭蓋臉的尤老闆在車上啃着雞腿:“誰都別想騙我下這車了…… 我這輩子都想跟龍蝦睡一塊了!”

經典臺詞: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沒有房子的婚姻則更不幸福。”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最擅長搞笑的人,一定會捏着嗓子學出葛優這句臺詞。誰能把這個太監腔的地主老財學得最像,就一定會成爲飯桌上贏得笑聲的那個人。)

“打死我也不說!”

“1997年過去了,我懷念它。”(片尾)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洗澡 (1999年)


導演:張楊

演員:朱旭、濮存昕、姜武

點評:有人說,只有在脫光衣服之後,人與人之間纔沒有區別,洗澡面前人人平等。澡堂子,一個開闊的舞臺,行色人等粉墨登場的大戲,展現豐富人生。

這個電影其實是一個男人逐漸在精神上被淬鍊直到最終完全成熟的故事。

劇情:苦心經營了一輩子澡塘子的搓澡好手老劉,早年喪偶,長子劉大明離家南下多年,只有傻兒二明守在身邊。一天,大明從深圳回來,因老劉犯病,只好留下來照管這個家。這時,大明才真正瞭解父親和接觸洗澡業。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城裏到處都在拆建,老澡塘也受到不少做發財夢的老闆的“關注”。可老劉就是不肯跟澡塘子分開。老劉去世後,大明才賣掉澡塘子,帶着傻弟去深圳,尋找另一種更愉悅的生活方式。

京味兒場景:

電影展現了人們熟悉的老北京的生活,老胡同,泡澡,鬥蛐蛐,澡堂子本身也是北方特色:

在“清水池”總有一個小夥子邊淋浴邊放聲高歌“我的太陽”(小夥子唱得還是滿不錯的),每到這時,傻呵呵的二兒子(姜武)總是坐在浴池沿兒上,專注地聽着。每到這時,也總有一個忍無可忍的顧客關掉小夥子的水龍頭,二兒子又常爲此鳴不平,氣哼哼地把水龍頭打開。

衚衕拆遷:

在影片將近結尾的時候,衚衕裏的居民開了一個慶祝告別老胡同,遷入新居的聯歡會,小夥子要表演的當然是他拿手的《我的太陽》。可當他穿着西服打着領結對着麥克風時,卻怎麼也找不到赤身裸體的感覺,一個音也發不出來。在尷尬中他沒了自尊也沒了信心,這時二兒子飛快地找來綠化用的水龍頭,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小夥子身上澆。當水噴薄而出,小夥子的歌聲也噴薄而出。

經典臺詞:

“爸爸在睡覺,我看爸爸睡覺。”

父親過世幾天之後,傻弟弟才悲痛地跟大哥說:“爸爸犧牲了!”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十七歲的單車(2000年)


導演:王小帥

演員:崔林、李濱、周迅、高圓圓

點評:誰知道這部電影爲什麼是禁片呢?我們也許是社會變革中天經地義的犧牲品,影片的結尾,主角拿起磚頭擲向強者,最後被強者追殺,即使無關的人也難以倖免,心愛的單車被砸爛。似乎預示着:在這個森嚴的等級社中,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也沒有人能逃脫地出去。

劇情:鄉下的小夥子阿貴到北京打工,騎自行車送快遞,幾經波折,他唯一的財產,單車,被盜了。車丟了,工作沒了,阿貴唯一的期望是找回單車,也找回希望。在尋車的過程中他遇上了小堅。小堅是一個家境貧寒的的中學生,與阿貴一樣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城裏人,他偷了家裏500塊錢,去舊貨市場買了一輛單車,對小堅說來,單車也不僅是單車,它是“本來就該他的東西”,是他的尊嚴,不想單車卻是阿貴丟失的那輛。

阿貴發現後,他去偷回來,小堅搶回來;阿貴再要回去,阿貴再追打着要搶回來,兩人就爲了在這循環往復中糾纏,一個要回“希望”,一個要回“尊嚴”。最後二人終於達成協議:一個人用一天!這個看來荒謬的事情,在他們之間卻似乎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是身處下層社會兩個17歲人執著,是對生活最無奈的抉擇。

京味兒場景:

當小堅爲他喜歡的女孩修鏈條時,遠處衚衕口一輛卡車遲滯地緩緩駛過,然後,少男少女騎着單車掠過兩旁翠綠的柳樹和閃亮的湖泊。一剎間,美好的青春露出它猙獰的微笑。

在衚衕的角落,阿貴死抱住單車發出長長的叫喊,悲愴淒涼。擦去懦弱的淚水,阿貴一板磚把那個肆意踐踏破壞他的單車的混混拍翻在地。

當他扛着殘破的單車堅強地走過冰冷的大街和人們古怪冷漠的目光時,那一瞬間,他清楚地知道即使自己永遠不被這個骯髒的社會所容納,也要頑強地生存下去,青春,原來不過是一塊板磚。

經典臺詞:

(電影開頭,幾個民工在爲工錢討價還價)

“一百多到上千。”

“到底多少?”

“五、六、七、八百吧。”

“這就是城裏人,住這麼大房子,一天到晚也沒個笑臉。”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我愛你 (2003年)


導演:張元

演員:徐靜蕾、佟大爲、王學兵

點評:沒有過分深沉,就是個愛得真夠過癮,吵得真夠酷;在這個激情缺失的年代,你可以對着銀幕回憶起生命激情是什麼樣子?

劇情:本片是根據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改編的電影,片子描述了一對由相識、相戀到結婚的男女。女主人公——杜小桔,對感情極度敏感,對理想、愛情有着近乎偏執的執着與渴望……蜜月之後,他們挎着籃子到農貿集市買菜。平淡的日子裏,喫醋、找茬、爭吵是有滋有味的調料,反目、出走、癲狂是死水泛起的微瀾……

京味兒場景:

沒別的了,都是兩口子吵架實況

王毅(惱火地):我看你心理不健康。

杜小桔:我承認我心理不健康。那你能說你就一點責任也沒有嗎?

王毅:咱倆都有責任。

杜小桔(不依不饒):那——咱倆誰的責任更大一些呢?

(說這話時,戲內,杜小桔散亂着頭髮,眼裏噙着淚水,儘管已經吵得聲嘶力竭、精疲力盡卻仍不服輸)

(杜的同事剛從家裏離開)

杜:捨不得她們走吧?

王:說什麼呢?那你同事來了我還不該熱情點兒啊?

杜:應該,應該。

王:這不就結了。

杜:賈玲可愛嗎?

王:說哪方面啊?要說長相她可不如你,和你差遠了。

杜:別瞎說了,你不就是喜歡她這種類型的嗎?白白嫩嫩的。

王:她腰長。

杜:你觀察的夠細的啊!連人家腰長都看出來了。

王:那你跟我說你是希望我喜歡她,還是希望我不喜歡她呢?

杜:當然希望你喜歡她了。

王:那不就結了,人家確實挺可愛的。

杜:你閉嘴吧你,可愛什麼呀可愛。

王:你這人怎麼回事兒?說翻臉就翻臉。

杜:你還好意思說呢,這剛結婚你就看人家腰長腰短的,你以後還指不定怎麼樣呢?

王:我跟你開玩笑呢。

經典臺詞:

杜小桔把刀架到王毅脖子上:

“你這人一輩子沒說過什麼實話,今天你死到臨頭了,你就說一句實話吧。”

“我告訴你,我在屠刀下從不回答問題。”

“你口口聲聲說你愛我,你瞭解我嗎!? ”

“我瞭解你! ”

“你瞭解個屁!我連我自己我都不瞭解,你瞭解我!?我告訴你,你從一開始你就是盲目的你!”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看上去很美(2005年)


導演:張元

演員:董博文、寧元元

點評:沒錯,又是王朔。雪花落在手心裏還沒化的時候,看上去很美。

一部童話劇?只能說演員是兒童,用兒童的眼光映射是大人的事兒。環境是保育院,小主人公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妄圖破壞一切既定規則,最後發現就算逃離了這個“關押”他的地方,也無法逃脫社會的大“監獄”。

劇情:這個有着幾百個三四歲孩子的幼兒園,是一個建立在獎懲體制下的集體主義小社會。孩子們爲了得到成年人的讚許和同齡人的羨慕、認同,都努力遵守幼兒園的各種紀律,爲自己爭得更多的小紅花。得到5朵小紅花,即最多的小紅花,是方槍槍的最大願望,爲此他使出了喫奶的力氣,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個人習性,但他總也得不到5朵小紅花。

對於方槍槍來說,障礙越大,慾望則越強烈,他明裏暗裏都在使勁兒。但一個突發事件讓方槍槍變了,變得內向了,也對小紅花失去了興趣。他更願意和比他稍大一點兒的陳北燕一塊兒玩,兩人一塊兒編故事,揹着小朋友給他起外號、畫像,一起篡改幼兒園的遊戲和遊戲規則……

京味兒場景:

影片的英文名字就叫“小紅花”Little Red Flowers,小紅花也是貫穿始終的線索。還記得你自己小時候麼?

“老師可以給你小紅花,但前提,你必須聽話”

(方槍槍一到幼兒園便被剪了小辮兒,在統治階級眼裏是不容許個性的,要的就是共性。)

槍槍:“爲什麼不給我小紅花?”

老師:“你今天又尿牀了.”

(不給你小紅花,不要問,肯定可以找出理由)

方槍槍、北燕展開稚嫩的臂膀在小路上自由奔跑,五十年代的復興路,陳舊的紅磚牆,老北京的影像一一浮現。

經典臺詞:

(分水果的時候)

“大的留給我自己,小的留給張小弟。”

(太對了,幹嘛那麼虛僞?)

(浴室裏,一個男孩用腿夾住自己的小JJ)

“我可以變成女孩!”

(王朔原著的結尾,電影中沒有這個部分)


北京人必看的10大“京味電影”,您看過幾部?


獨自等待 (2005年)


導演:伍仕賢

演員:夏雨、李冰冰、龔蓓苾、陳羽凡

點評:不僅都市感強烈,動感十足。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拍出了當下中國年輕人諸多層面的真實狀態。全片臺詞妙不可言,音樂更是無論與倫比。

劇情:繁華都市之中,年輕的陳文(夏雨飾)偶然邂逅理想中的愛情目標劉榮(李冰冰飾)之後,陳文渴望愛情的激情被瞬間點燃。在好友們的百般慫恿之下,不顧一切地是展出五花八門的求愛攻略,演繹出一幕幕頗具喜劇色彩的浪漫情節。然而此時,在他身旁暗中相助的多年玩伴李靜(龔蓓苾飾),卻在心中默默隱藏着對陳文的真愛。

獨自等待的愛情,獨自等待的人生,沒有誰對誰錯,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實踐着夢想……

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都走了,生活又回到起點…… 每個人都在繼續自己的生活,和現實中一樣。誰都不和誰在一起。

京味兒場景:

五光十色的夜景,喧囂的酒吧,烏煙瘴氣的迪廳,都是現代北京都市的寫照,相比下陳文的古董店彷彿還在六十年代的北京……

經典臺詞:

“到了那邊要好好保重,千萬別讓廣東老給欺負了,要是有什麼事,隨時給我打電話,哥們兒立馬坐下趟飛機去抽他,啊”

(絕對北京小混混腔調)

“要是我出了名,我就開一大餐廳。”

“要是我出了名,我就開一自己的出版社。”

“要是我出了名,我就不理你們倆了。”

“要點什麼茶?”

“只要不是警察,什麼茶都行!”

周潤發:“喂,小夥計阿,聽說你這裏有賣我的內褲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