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之一,也许是过多地受到早年人生经历的影响,他的性格极其复杂,身为皇帝,朱元璋对贪腐弄权之人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对于百姓,他又过分严苛,百姓在一块,人数太少要怀疑搞事情,人数太多也要怀疑搞事情,朱元璋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上下的压迫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最惨的是,一旦被太祖视为政治敌人,受到的清算之残酷也是难以想象的。

明朝开国功勋刚被赦免,庆幸没多久全家七十余口尽数被诛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数位位居权力核心的官员同时被杀。这场政治清算一直持续了十余年,1390年,朱元璋颁《昭示奸党录》,再诛包括开过功勋韩国公李善长、滕国公顾时子孙等,动辄诛连九族,受牵连者多达3万余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值得一提的是,史传胡惟庸死于“痒刑”,即被蚊虫活活咬死;也有说胡遭斩首,死后尸体三次遭辱,朱元璋的报复每一次都来得歇斯底里,令人看得不寒而栗。

在诸多受到牵连的权贵中,有两人的死非常惨;韩国公李善长自己作死,手握免死铁券也救不了自己的命;凉国公蓝玉则死得不明不白,一代名将被剥皮实草。我们先说李善长,此君有“明代萧何”之称,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谋士,文能运筹帷幄,武能统兵作战,可谓是全能型人才。朱元璋第一次面见李善长,便向其询问治国良方,李善长给出了“礼贤下士宽厚待人”的总体方针,网罗天下人才为己用。对于明朝来说,这一出的意义不比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隆中对”差多少。

明朝开国功勋刚被赦免,庆幸没多久全家七十余口尽数被诛

其实,从许多细节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李善长还是心存敬重与感激的,开国后即担任左丞相,随后加爵光禄大夫、太师等要职,位列六公之首,可谓是位极人臣。起初,朱元璋对李善长绝对信任,规定只要自己不在朝中,任何事情皆可由李不经请示灵活处理。可以说,放在任何一个弱一点的皇帝身边,李善长都算得上是大半个皇帝了。有一次,李善长因为皇帝久病而不管不问,遭到御史弹劾。这样的罪放在古代算是重罪,运气不好的还要掉脑袋。然而李善长最终只是被削了点俸禄,这令他非常得意。

李善长的权势达到顶峰,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朱元璋的角色都在悄然发生改变。坐稳天下后,名震天下的权臣就成了皇帝巩固皇权的障碍,李善长自然知道这点,1371年,他以辞职为由试探朱元璋,同时也传达一个信号:自己只是为皇上效力,对权力觉悟贪恋。令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居然批准了。李善长临行,朱元璋重重地赏赐了一笔,让他安养晚年。这也就是说,我用不到你了,给足你好处,咱们好聚好散。然而李善长却没有读懂这层,失去权力后的心理落差让他难以忍受,不久后,他便接连上奏表明自己身体无恙,希望重新回到权力中枢。朱元璋给了李善长一些听上去名头不小实际上没多少实权的职位,还把女儿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长子李淇。

明朝开国功勋刚被赦免,庆幸没多久全家七十余口尽数被诛

李善长一下子成为皇亲国戚,但他仍不满足,他实在是太贪了。他举荐同乡的胡惟庸担任要职,还与胡家结亲,结果这些最终都害了他自己。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借300士兵修葺老宅,此举被认定为谋反,遭赐死并诛三族,全家70余人无一生还。死了整整一年后,才有一个名叫王国用的五品官员站出来替他说了句公道话,李善长贪是贪了点,但最终却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实在是太冤枉了。

如果说韩国公的悲惨下场尚且是被自己对权力的贪恋所害,那么蓝玉之死则完全是无妄之灾。蓝玉何许人也?元末明初首屈一指的名将,智勇双全,鲜有败绩。他北伐北元,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摧毁了北元的官僚体系,导致一个曾无比辉煌的朝代就此销声匿迹,放在整个历史中,蓝玉也是数得着的名将。不过,这位大将做事有点太不拘小节,居功自傲,许多事情招致朱元璋不满。

明朝开国功勋刚被赦免,庆幸没多久全家七十余口尽数被诛

蓝玉是太子妃舅父,从某种意义上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而当时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与朝廷的关系非常微妙。太子朱标曾含蓄地向蓝玉表达自己的担忧,称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作风跟皇帝没有两样,担心其日后会造反。而朱元璋也看到了这一层,他着手为太子打造了阵容超级豪华的武人集团作为太子的班底,一是抵御外敌,二是防止内部叛乱。然而,朱标却在1392年5月意外病逝,这个武人集团瞬间成了一个可怕的隐患。为此,朱元璋不惜痛下杀手加以清除。

明朝开国功勋刚被赦免,庆幸没多久全家七十余口尽数被诛

如果说朱元璋在诛杀李善长时还心存纠结,那么杀蓝玉可谓是问心无愧。1393年,锦衣卫揭发蓝玉谋反,并列罪证七条,条条杀人诛心。不过,这些所谓的罪行大多经不起推敲,都是一些陈年旧账。然而朱元璋却没留给这位功臣任何辩解的余地,将其剥皮实草,做成的人偶居然还搞全国巡展。朱元璋还亲自作序,为蓝玉“奸臣”的身份奠定基调。最后有人看不下去,上奏请示,朱元璋方才罢休。据说朱元璋还把这个人偶赐给了蓝玉的女儿,让她引以为戒。结果明朝灭亡时,这个人偶还被起义军从大宅子里翻了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