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查快報顯威力)

有一種震懾,叫“初一公車私用初八處分送達”。2019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一,貴州省水城縣紀委監委在大數據平臺監督系統,發現米籮鎮俄戛村公務用車往返於米籮鎮和六盤水市市區之間,疑似公車私用。經與天網視頻進行比對,發現該村村委委員王達海違規駕駛公務用車接送家屬,調查覈實後,2月12日,王達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露頭就打不姑息、見“風”就剎不含糊、問責曝光不拖延,彰顯了紀檢監察機關堅定不移糾“四風”、樹新風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體現了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也契合了人民羣衆對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的期盼。

大數據讓監督執紀“如虎添翼”。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將“搭建互聯網、大數據監督平臺”列爲“強化日常監督”的重要舉措之一。曾幾何時,獲取線索難、查辦案件難,成爲基層紀檢監察機關頗爲糾結的難點問題。在一些地方,發現問題基本靠坐等,覈查線索基本靠人工。破解困局,實現迅速鎖定線索、提高辦案效率,離不開科技手段的運用。比如,有的地方啓動公務用車監督管理平臺,給公務用車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終端,對車輛使用軌跡、發生費用等情況實現全程監管,公車的一舉一動都有跡可循。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監督,變“人臉識別”爲“機器識別”,變“大海撈針”爲“精準出擊”,“讓數據多走路、人員少跑腿”,發現問題的速度更快、質量更高,大大提升監督執紀的工作效率。

用好大數據,但不能單純依賴大數據。時時在線、越織越密的“數據鐵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聞風而動,雷厲風行的紀檢監察鐵軍。線上發現問題,線下及時跟進,線上線下形成合力才能持續形成強大震懾。

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必須一嚴到底、寸步不讓,對不敬畏、不在乎紀律和法律的人和事,見一個查一個、有一樁查一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盯住,堅持不懈,管出習慣,抓出成效,化風成俗。

吉國傑 本文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吉國傑_NBJ111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