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西安話 更方言

沒有比方言 更中國

這是說的平臺 這是聽的場景

拿起麥克風 用西安話 傳西安風

今天是中秋節小長假的第一天

也是“西安話 麥克風”

如約和大家見面的日子

轉眼間

農曆八月將過半

秋分節氣和中秋節即將到來

在這個時節裏

西安人的節慶習俗豐富多彩

今天

我們邀請了“詩意之城·你我共讀”

百日讀詩活動中的“西安好聲音”

心海

用西安話講述老西安人的中秋Style~~

主播:心海

八月節與忙罷會(節選) 來自西安發佈 00:00 05:05

八月節與忙罷會(節選)

作者:宗鳴安

農曆八月裏最重要的節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長安人俗稱八月節。八月十五這天民間要以月餅、果蔬祭祖,到了晚上也要用月餅、瓜果祭月神。但也有不巧的,八月十五這天下雨或雲多,不能欣賞到中秋明月。這時文人們就會圍坐當院,一邊品茶一邊喫月餅,一邊吹着竹笛,等待雲層掠過,有前任詩句爲證:“只在浮雲最深處,但憑管瑟一吹開。”吹不吹得開,只要有了過節的心情就好,過去祭月神時要在庭院中設案,面對東方高懸的圓月,案上陳設月餅、水果、團圓、花花子,應有盡有。這時,時令水果最好是石榴、蘋果、梨、柿子、葡萄、梅李、沙果等。八月十五前後開始喫這些水果的纔是真正的喫家,此時這些水果味道的醇厚是其他時節所不能比的。

團圓、花花子,都是家庭自制月餅或花饃的別稱。團圓即指大的花饃,圓形似大鍋盔,內部有糖餡。

製法:先和好白麪揉一定時間,取下兩小團擀成薄餅,給一張薄餅上發一定量的糖餡,一般是白糖、黃糖加上芝麻、花生碎之類,要喫鹹的放鹽也行。然後用另一張薄餅蓋上,邊上捏合掐成花芽形。然後將香菜葉、芹菜葉等綠菜粘在表面裝飾,再來上幾點紅黃色作爲點綴,最後用木梳在團圓餅表面扎出幾何網狀,就可上鍋烙了。兩面均施花紋最好,一面施花也行。文火烙上五六分鐘即熟了。

喫團圓大餅是有講究的,家裏有幾個人就要切成幾牙,每人一牙,不能送人,不能分喫。家庭中有外出未能回來者,也要切出存放着,等他回來再喫。這種做法是以示全家團圓之意,故也名這種餅爲團圓。至於花花子,就是形制稍小的團圓糖餅,也如其名一樣花色品種甚多,除了一般的小圓形外,還有兔子形、青蛙形、花果形等。花花子裏面糖餡、調和餡各不相同。鹹甜口味的餡子,都是用花生、芝麻爲主料做成。如果麪粉裏能打兩個雞蛋,那就外酥內軟更好喫了。

今日主播介紹

心海,本名高彩芹,中國共產黨黨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近三十年 ,現任西安市高陵區城關小學田家校區工會主席。

快掃描上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小程序

參加西安發佈“詩意之城·你我共讀

一百天讀一百首美麗的詩”

全城徵集活動吧!

長摁上方二維碼收聽

“西安話 麥克風”音頻專輯

在這裏

你的誦讀音頻、原創詩歌、城市攝影作品

通通有機會彙集於此

最重要的是

你的聲音

有機會在這方舞臺上脫穎而出

被我們選中加入西安發佈“聲優”團隊

下一期“西安話 麥克風”的主播

可能就是你!

讓你的聲音

被西安聽見

小布幫學 詩意之城 你我共讀|百天讀詩活動

小程序

文章作者:宗鳴安

音頻文章:《八月節與忙罷會》(節選)

文章出處: 《長安節令與舊俗》

音頻主播:心海

內容統籌:屈雪嬌 陳克

技術統籌:鄒建彬

製圖:翟雪瑩

策劃:逍逍客

出品:西安發佈編輯部

編輯:阿斐丨審覈:何礫、周粟

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有料!昨晚,中國500強企業家們紛紛“表白”大西安!

●休息日不休息!永康書記:“全方位”查事,“無禁區”查責,“零容忍”查線索!

●整!治!改!拆!這場擂臺賽,聚力“建設美麗宜居大西安”!

●市委全會劃重點!大西安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這6大任務很重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