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走到病榻之前,說道:“奶奶,咱們大宋人丁比遼國多上十倍,糧草多上三十倍,是不是?以十敵一,難道還打他們不過?”太皇太后顫聲道:“你說要和遼國開戰?當年真宗皇帝如此英武,御駕親征,才結成澶淵之盟,你……你如何敢擅動刀兵?”

趙煦氣忿忿的道:“奶奶總是瞧不起孩兒,只當孩兒仍是乳臭未乾、甚麼事情也不懂的嬰兒。孩兒就算及不上太祖、太宗,卻未必及不上真宗皇帝。”太皇太后低聲說道:“便是太宗皇帝,當年也是兵敗北國,重傷而歸,傷瘡難愈,終於因此崩駕。”趙煦道:“天下之事,豈能一概而論。當年咱們打不過契丹人,未必永遠打不過。”

以上是《天龍八部》四十九——敝屣榮華浮雲生死 此身何懼

這一年是公元1094年,宋哲宗元祐九年。故事中的這一年,大理皇帝段正明出家,段譽繼位。中原羣雄在營救喬峯之後,喬峯自殺於雁門關外。

《天龍八部》行將結束之時,宋朝迎來了軍事上最輝煌的時代

歷史上的這一年,垂簾稱制的太皇太后高氏駕崩,年輕的宋哲宗趙煦從此親政,改元紹聖。

此時的宋哲宗其實已經在位八年,但由於太皇太后一直垂簾聽政,再加上年由多病,所以並沒有實權。但年幼的趙煦卻志向遠大,希望變法圖強,收復失地,開疆拓土。

於是,當太皇太后一去世,他立即廢除了元祐年間的舊法,同時恢復王安石的新法,盡逐元祐的守舊之臣,任用王安石的繼承人章惇爲相,史稱“哲宗紹述”。

《天龍八部》行將結束之時,宋朝迎來了軍事上最輝煌的時代

趙煦

1、趙煦出兵西夏

太皇太后去世後,趙煦開始對外強硬,停止了太皇太后時期的與西夏的談判,並出兵討伐西夏。

公元1096年,趙煦停止與西夏劃界,斷絕歲幣,次年在邊境要道築平夏城,之後在宋朝沿邊諸路一共修築了50多所城呰,完成了對西夏進攻的準備。

《天龍八部》行將結束之時,宋朝迎來了軍事上最輝煌的時代

公元1097年,趙煦派大軍出擊,連破西夏的洪州、鹽州,次年西夏數十萬大軍猛烈攻擊平夏城,被宋軍擊退。此戰西夏統軍名將嵬名阿埋被生擒,西夏人心震動,宋朝乘機在攻取的領土上建立西安州(今寧夏海原),此地是西夏耕牧衣食根本之地,富庶又產良馬,戰略地位極爲重要。

朝廷出師常爲西(夏)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七八程乃至靈州,既無水草,又無人煙,未及見敵,我師已困矣。今天都、橫山盡爲我有,則遂以沙漠爲界;彼無聚兵就糧之地,其欲犯塞難矣!

這是當時同爲宰相的曾布所言,說明宋朝從此對西夏取得了軍事優勢,對此,《宋史》評價道:

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哲宗亦爲之寢兵。楶立邊功,爲西方最。

2、收取青唐——重啓河湟開邊

所謂河湟開邊,是指宋神宗熙寧年間,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名將王韶攻取了河湟地區的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之地,其目的就是收復河湟,包圍西夏,最終統一西北古涼州地區。

宋神宗和王安石一心想要解除西北邊患、恢復漢唐舊疆,但最終被守舊派司馬光、文彥博的反對,後來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之時盡棄六州。

趙煦親政之後,重啓河湟開邊。

《天龍八部》行將結束之時,宋朝迎來了軍事上最輝煌的時代

公元1099年,宋將王厚、王贍乘吐蕃內部分裂之際,一起向宋哲宗獻議收復故地,並得到了宰相章惇的全力支持,於是趙煦決定出兵。

七月,王贍領軍渡黃河,下隴朱黑城, 攻取邈川,之後吐蕃首領瞎徵自青唐脫身來降。

九月,王贍通過激戰,佔領青唐。之後宋朝以青唐爲鄯州, 以邈川爲湟州。史載,此戰之後:

宰臣章惇率百官上表賀收復青唐,惇等又升殿賀。知樞密院曾布宣答。降授內殿承製、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王厚爲東上閤門副使、知湟州,兼隴右沿邊同都廵檢使。

也就是說,宋軍攻佔湟州之後,王厚擔任知湟州事,負責管轄和治理湟州。

《天龍八部》行將結束之時,宋朝迎來了軍事上最輝煌的時代

河湟之地

經略河湟、招撫吐蕃各部,可以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同時打通了被西夏阻斷的絲綢之路,這也是漢朝段匈奴右臂之策。假使宋朝能由此滅西夏,那麼就可以從兩面夾擊遼國,恢復漢唐故土並非不可能。

然而,就在此戰之後的第二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趙煦去世,年僅24歲,趙煦無子,只能傳位給弟弟趙佶,趙佶便是宋徽宗。

宋哲宗趙煦在位15年,但真正的親政不足7年,趙煦在宋朝三百年中是少有的有志於恢復漢唐故土之主,假如趙煦能夠長壽,歷史走向如何則是未知之數!

要知道,宋朝之所以對外軟弱,其實最缺的就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

天下之事,豈能一概而論。當年咱們打不過契丹人,未必永遠打不過。

可惜,趙煦之後,大宋再無勵精圖治之主,宋朝確實永遠沒有打過遼國,也沒有打過金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