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對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聯手收割二級市場投資人。

  自2015年宜人貸赴美上市以來,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共有17家中國互金公司密集奔赴海外淘金,伴隨他們同行的包括一大批看好中國互金機構的二級市場投資人。但遺憾的是,從投資回報來看,中國互金機構虧欠二級市場投資人較多。據探長統計,海外上市的互金機構大多開盤之初熱鬧幾天,隨後便步入破發的漫漫長夜。從跌幅看,最高的跌了9成,最低的也有4成。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探長髮現,券商或投行的評級報告構成了互金上市公司的股價晴雨表。通常來說,券商或投行的評級報告會影響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和相關公司的短期股價表現。因此,如果評級報告反映的情況跟實際誤差較大,則會把一衆投資人帶到溝裏。

  過去兩年裏,國際大券商和投行對中國互金上市公司的預測頻頻失誤;更讓人驚訝的是,國際券商和投行的評級報告還被有意無意的誤讀,甚至遭到篡改後傳播,進一步誤導二級市場的投資人。而個別國內投行拼命鼓吹利益相關方的股價,其用心可疑。二級市場投資人亟需提高防忽悠能力。

  

  股價預測連連失誤,國際大行臉都腫了

  

  公開信息顯示,趣店是券商和投行給予評級次數最多的中國互金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7月,趣店獲得10家機構、累計19次評級。這些評級機構大都是國際知名角色,例如摩根士丹利、野村證券、德銀、花旗等。其判斷準確度如何呢?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對趣店的最新評級來自華興資本,2019年5月14日,華興資本重申對趣店的評級爲“持有”,目標價位8美元。5月份,趣店的股價均價約7美元。

  第二家是摩根士丹利,也就是俗稱的 “大摩”,2019年4月8日,大摩給趣店評級從“持股觀望”(Equal-weight)上調至增持”(Overweight)。評級機構的“增持”意味着什麼呢?通常來說,如果分析師認爲股票的期望回報在一段時間內會超越行業或市場的平均回報,則會給出“增持”推薦。此外,2017年11月15日,大摩首次給予趣店“持股觀望”評級。

  2019年2月27日,野村證券(Nomura)重申對趣店的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

  2018年8月29日,美國Needham & Company將趣店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觀望。

  2017年11月14日,麥格理首次給予趣店“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36美元;2017年11月24日,麥格理對趣店的評級仍爲“跑贏大盤”(Outperform),不過目標價從36美元降至24美元,暴跌33%。2018年8月27日,麥格理將趣店評級由“跑贏大盤”(Outperform)下調至中性,目標價爲36美元。

  2018年8月23日,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將趣店評級由“跑贏大盤”(Outperform)下調至“與大盤持平”,目標價7美元。

  最有意思的是Needham&Company這家公司。2017年11月20日,Needham&Company首次給趣店“買入”評級,目標價爲30美元;2017年12月5日,Needham&Company重申趣店買入評級,不過價格從30美元下調至20美元,降低了33%!2018年5月22日,Needham&Company將趣店目標價格從20美元下調至13美元,降低了35%!2018年8月29日,Needham&Company將趣店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

  2017年11月23日,Stifel Nicolaus給予趣店“買入”評級,目標價格35美元;2018年1月26日,Stifel Nicolaus將趣店評級由“買入”下調至“持有”,目標價格降至15美元。

  整體來看,2018年,投行和券商對趣店的評級由客觀轉向謹慎,並大幅下調目標價格。2019年,三份評級中有兩份傾向較爲積極。

  看看這些國際大型券商和投行對趣店的評級變化,令人感慨萬千,2017年到現在短短兩年多時間,中國互金的生存環境和前景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二級市場機構和投資人的看法也從盲目樂觀轉向謹慎保守。2017年,包括瑞士第一信貸、麥格理和花旗等機構都發出了買入或跑贏大市的樂觀預測,多家機構給出的目標價都是30美元-36美元。

  但是,2017年底,在監管對現金貸的“斷頭鍘刀”下,評級機構紛紛下調目標價,幅度從30%-46%不等。半年以後,趣店的目標價在評級機構手裏再次被腰斬,最低到了7塊。實際上,趣店的股價在2018年底最低到了4美元。

  如果投資人依據評級機構的報告入場,那麼在過去兩年,最高虧損可達85%,最低虧損40%。

  誰動了樂信的評級價格

  再來看看另一家和趣店相愛相殺的互金公司,樂信。

  據MarketBeat不完全統計,樂信獲得5家機構、8次評級,其中,2018年6次,2019年2次。從評級結果看,2018年4次評級爲買入,一次爲中性,一次爲增持。2019年2次爲買入。

  探長髮現,有一些機構發佈的評級報告經常踩錯節奏。例如, 2019年2月2日,Zacks投資研究公司曾將樂信評級由“強烈賣空”上調至“買入”,並給出目標價11美元。當時,樂信的股價已經接近10美元。2019年5月21日,Zacks公司又將樂信評級由“強烈推薦”下調至“持有”,當天樂信收盤價爲12.28美元,正處於反彈之後的下跌中。

  2019年4月5日,ValuEngine將樂信評級由“賣出”上調至“持有”。當天,樂信收盤價爲13美元,一週後,樂信創下反彈新高後開始下跌,兩個月跌幅30%。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其他投行的評級準確度又有多高呢?

  探長注意到,高盛僅2018年就發佈了3次針對樂信的評級報告,2018年1月14日,高盛將樂信評級爲“買入”,目標價格21.8美元;6月13日,高盛將評級下調爲中性;11月21日,高盛再次將樂信評級上調至買入。

  投行大摩2018年12月11日給樂信的評級爲“持股觀望”。探長注意到,大摩4月份上調了趣店的評級,但未更新對樂信的評級。

  MarketBeat統計數據顯示,在目標價格方面,高盛給出的目標價爲21.8美元。德銀2018年給出的目標價是21美元;美銀美林在2018年8月將樂信的目標價從21美元下調至18美元。

  2018年12月,樂信股價最低跌至6.48美元;2019年7月3日,樂信的收盤價格爲12.03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巴黎銀行2019年5月10日給樂信的目標價爲12.6美元;但4天后,華興資本在對樂信的重申買入評級中,給出了18美元的目標價,比法國巴黎銀行的價格高出近50%。

  奇怪的是, 2019年5月一則新聞稱,法國巴黎銀行將樂信目標價上調至16.2美元,上浮46%。不過,探長搜尋後發現,所有相關英文公開報道里,法國巴黎銀行對樂信的評級確實從“持有”上調至“買入”,但目標價是12.6美元。那麼,16.2美元的目標價到底是法巴哪個分析師給出的呢?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圖片來自搜索引擎檢索信息

  類似的信息錯位還發生在德銀對樂信的評級上。2019年5月7日,有媒體報道稱,德銀給予樂信“買入“評級,且將樂信目標價上調20%至16.4美元。文章稱,德銀還表示,如果考慮到獲得網貸牌照的利好因素,樂信的股價或還有50%的上漲空間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圖片來自某媒體報道

  探長查找到了德銀評級報告中的這段話,原文大概意思如下:

  德銀分析師認爲,樂信和趣店將是中國監管部門發放網貸牌照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考慮到樂信和趣店有50%的機會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網絡借貸牌照,德銀提高了對趣店和樂信的目標價,並給予了樂信”買入“評級,給予了趣店”持有“評級。

德銀報告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德銀關於樂信的評級原文

  探長不明白,“樂信股價還有50%上漲空間“的說法到底來自何處?又是誰篡改了這一信息並在各大網站傳播?由此對二級市場投資人造成的損失誰來負責?

  如果德銀分析師能看懂中文的話,看到自己的報告被如此誤讀並被評級對象公開傳播,會不會被氣死?

  探長注意到,德銀沒有披露樂信的目標價是多少,但在2018年12月14日的一份評級報告中,德銀給樂信12個月內的目標價是17.5美元。如果2019年5月份,德銀真的給出了16.4美元的目標價,那意味着德銀只是下調了此前的預期,而不是如某些中文報道所說的上調20%。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圖片來自德銀評級報告

  

  自相矛盾的估值邏輯

  在其他機構紛紛停止跟蹤樂信的情況下,華興資本真的如此看好樂信後市股價表現嗎?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2月樂信上市時,其承銷商包括高盛、美銀美林、德銀證券和華興資本,其中華興資本是主承銷商

  因此,除了法國巴黎銀行外,給樂信評級的主要是當初上市的承銷商們,而定價最樂觀、最賣力的還是主承銷商華興資本。

  爲何呢?衆所周知,在互金公司的上市成本中,承銷費支出最大。通常來說,承銷費大概佔企業融資規模的7%—12%互金公司的招股書顯示,趣店的上市承銷費爲5175萬美元,拍拍貸的承銷費爲1547萬美元,樂信承銷費爲756萬美元。

  不僅如此,承銷商還可以通過以較低的價格超額認購原始股獲得更豐厚的利潤。樂信上市時,幾大承銷商以8.37美元的價格買入180萬股配售的樂信美國存託憑證。以2018年6月樂信限售股解禁價格看,承銷商收益達1300萬美元。收益率高達90%。

  2018年6月,樂信限售股解禁後,股價從16美元一路下跌,到2018年12月14日最低到6.48美元。隨後,樂信股價展開反彈,到2019年4月份反彈至14美元左右,但無力衝擊解禁時的價格,再次下跌至11美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爲了迎接解禁股上市,樂信2018年的業績釋放令人矚目。2018年一季度,樂信淨利潤爲1.46億元,二季度淨利潤5.02億元,暴增3.44倍;2018年三季度,樂信淨利潤爲3.16億元,四季度爲6.88億元。

  然而,淨利潤一路向南的情況下,樂信的股價在2018年下半年卻一路敗北,讓無數投資人競折腰。而2018年給出20美元以上目標價的樂信承銷商們如今陷入了集體沉默,

  這裏不得不提到華興資本。

  從2013年開始,中國互聯網領域最大的FA兼投行華興資本成爲中國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的最大獲益者,探長統計了一下,從去哪兒、聚美優品、京東,再到搜狗、愛奇藝、華米、拼多多、蘑菇街、騰訊音樂等,中概股赴美上市,華興資本都承擔了承銷商的角色。

  在互金上市公司中,華興資本先後擔任了宜人貸、鉅派、簡普科技、優信、樂信等公司的承銷商,其中除了簡普科技外,華興資本是另外四家互金公司上市的主承銷商。在這一輪互金上市狂歡中,華興資本賺的盆滿鉢滿。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當然了,從券商和投行角度看,即便不是公司客戶,也需要適度唱多,鼓勵二級市場投資人入場,從而達到活躍交易的目的。對於基本面惡化的股票,大部分券商是不吭聲的,有些券商會含蓄的給出“中性”或“觀望”等評級。

  從過往記錄來看,華興資本是喜歡唱多的。例如,2019年5月14日,華興資本給予360金融“買入評級”,目標價爲29美元;不過,360金融的股價由2019年4月份開啓下跌模式,目前股價爲11.6美元,市值不足17億美元。

  趣店值8塊,樂信值18塊,華興資本的算術水平翻車了

  截圖來自MarketBeat網站

  

  但是,喜歡唱多的華興偏偏在趣店上傾向於保守了。

  寫到這裏,探長記起了一個細節,趣店上市時,周亞輝寫了一篇萬字長文,講述投資趣店的全過程,他提到,他曾建議華興資本投資樂信,但華興資本一個MD說,他們已經投了分期樂,而趣分期和分期樂是直接競爭對手,所以沒法做趣分期。

  華興資本僅扶持一家的態度也體現在了其評級方法上。

  2019年5月14日,華興資本重申對趣店的評級爲“持有觀望”,目標價位8美元,當天趣店的收盤價爲7.23美元。同一天,華興資本給樂信的評級爲“買入”,並給出了18美元的目標價,當天樂信的收盤價僅13.09美元。

  根據華興資本的評級結果,樂信的股價應該是趣店股價的2.25倍。

  2018年,趣店的淨利潤爲24.91億元人民幣,2019年,趣店預期實現淨利潤45億元人民幣。目前,趣店市值爲23億美元,動態市盈率爲5,靜態市盈率爲6.4。樂信2018年淨利潤爲19.8億元人民幣,目前市值21.3億美元,動態市盈率爲6,靜態市盈率爲7.4。

  趣店和樂信財報

  探長不禁迷惑了,華興資本的分析師是如何做的這道算術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