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

骨质疏松在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一般来说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钙缺乏引起的。因此很多人误以为预防骨质疏松,多吃钙片多补钙就行了,但钙缺乏只是出现骨质疏松的一个主要原因,并非是惟一原因。那么除了补钙,还需要同时注意哪些事情呢?

1. 保证营养均衡

除了钙片之外,还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一些蛋白质。平时就要多吃一些肝、肾、豆类以及喝一些乳制品等等,这些营养的充足,可以保证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有助于骨骼机制的生成,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2. 女性注意补充体内的雌激素

女性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女性的雌激素过少,从而使得骨密度得不到维持,骨量流失就会很快,从而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而这种原因是补钙不能缓解的。因此除了时常监测骨密度外,还需要注意监测自己的雌激素水平,如果雌激素水平过低,就要及时进行补充。

3. 坚持适量运动

有些骨质疏松患者是不合适进行运动的,在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骨密度的测试,咨询医生的意见。而对于平时健康的人来说,预防骨质疏松,就要坚持进行适当的锻炼,做一些散步啊、太极之类的轻运动。有数据表明,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是要低于那些不经常运动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