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赵女士总结微信“伪养生”类信息的套路,“其实那些文章里存在很多漏洞,稍加辨别就能发现破绽,但老年人还是很热衷,其实是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赵女士朋友黄女士的妈妈平时很关注微信上的养生和“心灵鸡汤”,为此还添加了一些公众号。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臧波 通讯员 张树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我们家的微信亲友群里经常有老人发一些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内容,甚至还有谣言。”市民张先生说,中老年人成为微信朋友圈谣言的“转发大户”。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老年人痴迷“伪养生”,儿女该咋办?

老人朋友圈频现“伪养生”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张先生打开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让他一声叹息。张先生是80后,前几年,他为退休的母亲购买了一款智能手机,教会母亲使用微信。为了母亲更好地与亲友联系,张先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起初,母亲只是跟亲友们聊聊天、唠唠嗑。后来,张先生就常听到母亲说,某个大姨吃了微信上介绍的一个“偏方”治好了老胃病,某个舅舅通过微信上的“养生方法”治好了老寒腿,某个同乡看到微信上介绍的锻炼方式祛了多年的病根。母亲很心动,但张先生认为微信上的内容真假难辨,不能全部都信,尤其是入口的东西不可轻易尝试,但母亲却在“微信养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年初,张先生母亲因为胃息肉接受了微创清除的手术。术后,她感到胃部总有烧灼感,亲友们热心不已,纷纷推荐一些关于养胃方法的链接。张先生母亲一下收到了十几条微信信息,挑选了两种操作简单的方法,制作起来。“我记得一个方法是用白醋泡姜片,一天吃三顿,一顿吃两片姜片。另一个方法是吃生的红皮花生,一天吃十几颗。”微信上介绍的方法很笼统,也没有适用人群和食用禁忌,就连用量都介绍地很模糊。张先生母亲估摸着吃了一周,感觉胃里更不舒服了。张先生赶紧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并不适用这类方法,会刺激胃部,应该以好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偏听偏信。张先生的母亲才不再吃这些偏方。

市民赵女士也常常收到长辈们转发、推送的“伪养生信息”,赵女士的妈妈甚至还用丈夫的手机转发给同事们。刚开始,赵女士父亲并不知晓这件事,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同事给他打来电话:“老赵啊,咱们接受教育多年,你怎么还信微信上说的那些偏方呢,可不能瞎吃,别没治聋反而治哑啦。”赵女士父亲一头雾水,在知道缘由后觉得很没面子。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赵女士总结微信“伪养生”类信息的套路,“其实那些文章里存在很多漏洞,稍加辨别就能发现破绽,但老年人还是很热衷,其实是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

微信圈里频频转发谣言

赵女士的朋友圈不仅转发养生偏方,还转发一些谣言。这些谣言多用夸张、惊悚的语言吸引老年人,所列事例虚假,论述极不严谨,结论也不科学。但很多父母一看,觉得很有道理,就照搬转发。

“几个阿姨常转发一些推送几个群就能保佑家人身体健康或有好运的谣言,不转发几个群就会发生不好的事等等,我妈常常转发给我和妻子,并督促我们转发出去。”赵女士说。有一次,赵女士的母亲转发给她一则消息求扩散,说转发四个群就可以保佑家中小孩不生病,不转发就会带来病痛。这则信息已经有些恶毒了,令赵女士很愤怒。自然,她也没有转发。赶巧,几天后,赵女士3岁的女儿患上病毒性感冒,发烧两天不退。赵女士衣不解带地照顾孩子。这时,赵女士母亲得知外孙女生病了,给赵女士打电话埋怨起来:“都是你们不转发那条微信,现在转发还来得及。”这令赵女士哭笑不得。

“我妈妈是高中毕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在面对这些微信谣言时却失去了应有的判断。这不仅仅发生在她和身边的亲友团身上,我与朋友们交流后知道,还有很多老人也是这样的,以讹传讹,令人难以置信。”赵女士说。

赵女士朋友黄女士的妈妈平时很关注微信上的养生和“心灵鸡汤”,为此还添加了一些公众号。黄女士妈妈看到“有用”的信息就推送给黄女士和其他家人,使用微波炉致癌、有人组团拐卖小孩、喝咖啡致癌……内容大多和安全、健康相关,黄女士不得不开通了家庭群的免打扰功能。黄女士说:“有一些内容已经被媒体曝光,证明是假的,老人们还在转发。”

记者刘先生亲友群的微信聊天记录上看到,紧急通知传播给家人、这种丸子吃不得等各种各样的转发内容充斥其中,发言的大都是家中老年亲友,年轻人都默不作声。“我和表姐表弟私下里都讨论过这件事,没办法,说服不了,老人们有时很固执,特别难沟通。”

“微信上的东西看着都挺有道理,反正多信点没坏处,我就转了,主要给女儿看,希望她平时能够多多关心身体。”像黄女士妈妈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采访中,几乎平时经常转发这些“谣言”的中老年人都表示,转发的目的主要是给儿女看,“小心点总是好的。”

缺少关爱希望健康长寿

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张家口学院心理学教师郭丽娜,郭丽娜表示,腾讯研究院曾于2018年发布《吾老之域》报告,报告显示,老人最爱使用微信的社交功能,其中语音聊天占比最高,达到95.8%,而会使用支付功能的只占一半。以往的认知中,老年人往往是“朋友圈谣言”的受害者,不过报告中显示,老年人辨识信息可信度的能力也并没有一般想象中的那么差。老年人知道一些内容是不可靠信息,但仍要转发给亲朋好友或朋友圈,这是因为他们想借此表达一种关心或是对自身健康的焦虑。

报告中体现出的另一个情况是,大多数年轻人只教会了父母怎么收发红包,却没教会他们如何选择关注公众号。这也是老年人在选择关注内容时很被动,陷入微信公众号圈粉营销的套路后,不会取消关注的原因。

郭丽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人在当前年龄段,由于已经退休,大部分离开了工作岗位,因此对于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已经不再关注,反而对于自身的生理、安全和归属与爱的需求上升,这一阶段的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生理健康、安全以及归属感,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从工作家庭和抚养子女中抽离出来,开始关注自身健康。老年人进入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难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助,觉得人生短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会格外的关注。因此,对于一些养生和健康相关的话题就会当做生命的救命稻草,希望让自己能够健康长寿。

另一个原因是,这些老年人的子女大都工作繁忙,对父母的关注时间很少,老人也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会影响子女的工作,给子女增加负担,担心自己身体状况会拖累子女,因此也让老人不敢生病,不愿生病,希望不影响子女的生活和工作。此外,子女对于老人关爱不够,老人转发一些健康养生的话题文章给孩子也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与子女建立联系,毕竟老人与子女的共同话题在年轻人眼里觉得越来越少。其实也是老人的一种投射心理,即我关注你的健康,你也应该关注我的健康。此外,老人的空闲时间较多,可以从事的业余活动较少。

对于微信等公众平台上常出现的谣言和“伪养生”知识,郭丽娜说,网络的迅猛发展,让智能手机走入了千家万户,对于那些热衷于养生的父母们来说,不妨多了解一些医学常识,不要一看到养生文章就盲目跟从。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理念,宣传积极的养生观念;要想彻底遏制这种乱象,还需要做子女的多多陪伴和交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关心老人情感需求,加强交流;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老年活动课堂,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不要散布一些谣言和伪养生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