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侥幸的是正在海陵王试图派遣小舟渡江的时候,被南宋的虞允文击溃。这是一次侥幸,也正是这一次侥幸延长了南宋一百二十年的统治,南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他们后来应付蒙古大军的南征,准备了长期抗战的条件。

金朝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所建立,以渔猎为生。1112年辽天祚帝赴长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时对完颜旻(阿骨打)等酋长肆行侮辱,使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廷。阿骨打起兵后,发动了不少的少数民族,居然把个长期统治北方的辽代统治者推翻了。糊涂的北宋徽宗皇帝还想全不费力地从阿骨打手里索还原是中国的十六州。阿骨打头脑很清楚,看到这只是寄存外库的买卖,随时可以取回的生意经,也就慨然地承认了。阿骨打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四弟完颜吴乞买更是一位刁钻彻底蛮横无赖的凶手。他指出宋人是怎样地不守和约、意图破坏,以此为借口带兵一直逼向开封。在女真大队人马把开封包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讲和的声浪一天高似一天。女真人并不拒绝,但是他们要皇帝自己去金营议和。

图注:金国将领

这也难怪他们的刁难,因为宋人是用的延宕政策,一边放出议和的空气,一边却调动自认为武将林立的关西老种经略相公和他的弟弟,带领大兵向开封进发。他们准备一待关西大兵调齐,随即向女真大营反扑,当然这也不一定有把握,但是希望确是有的。于是还在关西大军没有调到之前,开封城里已经传遍了某日关西军调到,某日某时向女真人进攻。连女真人如何没有准备,如何溃败,开封如何解围,失地如何收复,他们都说得清清楚楚,妇孺皆知。女真人的文化发展是落后于宋人的,但是他们不是聋子和傻子。他们有的是身经百战的士兵和长枪大刀的武器。关西大军正在准备按期偷营的时候,女真的武士们把来者杀得丢盔弃甲,断枪折刀,即使保存了种老将军,但是关西大军早已变成了关西残军。

图注:战争

宋人又提出求和了,女真人也居然宽宏大量,准予议和。他们的条件是要宋朝的皇帝亲身去求和。这位新上任的皇帝,后来称为钦宗的,有这个胆子吗?那怎样办呢?要求和没有胆子,不求和就得牺牲开封府的百万生灵。正在钦宗考虑自己和这百万生灵孰存孰亡的问题时。太上皇自请来了。先时的徽宗早已看到赵桓急于当皇帝了,他把帝位让出来,跟着众人称赵桓为皇帝,自己却称为“老拙”。皇帝看到“老拙”毛遂自荐,这就恭恭敬敬派人把他送到女真大营。女真大营看到徽宗的到来,当然高兴,但是他们也知道“老拙”不是当今的皇帝,无权把他们的要求全盘奉献出来。他们还是要钦宗自己出面,到女真大营把他们的要求全部提出。

图注:武将

金人最初的要求只是割河北三镇、赔款等等,徽宗和钦宗父子一边告苦告哀,一边也作了一些小小的折冲,事实上双方都明白,在老虎抓到绵羊以后,无论怎样哀求,其实是没有什么结果的。徽宗还有一线希望——他的小儿子赵构还没有落到敌人的网罗,他总该想方设法来救出父母吧!其实这是妄想,一位手握大兵、高据宝座的皇帝还没有办法自救,那么一个二十左右、无拳无勇也没有抓到兵权的青年能干什么呢?经过金人的几次玩弄,一霎要抓,一霎又放,终于把整个开封大城彻底括尽,带回金人大营,顺带也把徽宗父子连同三宫六院一齐带回金国。这就是所谓的“靖康耻”了。

图注:宋金战争

金朝传国虽然不到—百三十年,但是他的国土,连同向他称臣的疆土在内,确实是自古少有的。金的皇帝中,阿骨打、吴乞买是两位开国皇帝,他们的本领,一边是弄刀舞棍,一边是机巧变诈,其实只是市井无赖的放大形象,算不上什么具有人君之度的角色。金熙宗在位后期因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乱杀人,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

图注:武将

海陵王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上台,固然是由于杀死了熙宗,因此背负着封建时代弑君的罪名,而他的下台,又是因为部下的火并,因此也算是罪有应得。海陵王志在灭宋,不是一朝一夕的。正隆五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海陵王遣都水监徐文等率舟师九百浮海讨东海县民张旺、徐元,临行的时候,他说:“朕意不在一邑,将试舟师耳。”什么是不在一邑,这一点海陵王自己是清楚的。当然,这也会提醒南宋方面的注意。次年,海陵王命参知政事李通谕宋使徐度等:“朕昔从梁王军,乐南京(指开封)风土,常欲巡幸。今营缮将毕功,期以二月末先往河南。帝王巡狩,自古有之,以淮右多隙地,欲校猎其间,从兵不逾万人,况朕祖宗陵庙在此,安能久于彼乎?汝等归告汝主,令有司宣谕朕意,使淮南之民无怀疑惧。”当然这只是一幅烟幕,无论淮南淮北,谁都不敢相信的。

图注:虞允文

当时的南宋是不是有所准备呢?这就很难作出一定的结论。从一方面说,南宋的统治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这和靖康初年那种张皇无主,是完全不同了。从另一方面讲,南宋的老兵宿将已经日就凋零,要求当日的韩世忠、岳飞,当然渺不可得;剩余的只有大将刘锜,他是以少数兵力死守颍州,力破金兵的宿将,但是经过多年的弃置,刘铸老了,病了,他在接受淮南、江东西、浙西制置使的最高使命时,已经病到每日以稀粥延年了。当然,他有副将,最得力的应当是王权,然而王权败了、溃退了,刘锜的右翼完全暴露在海陵王的前面。侥幸的是正在海陵王试图派遣小舟渡江的时候,被南宋的虞允文击溃。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犒师,正值金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原来负责督军的主帅李显忠还未赶到,虞允文见形势危急,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

图注:部队

虞允文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1.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随后,金海陵王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今江苏省镇江市)阻截。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逃往扬州。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完颜亮不禁大怒,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下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下旬,完颜亮被部下所杀。这一晚是南宋存亡决定的一晚。但是金人已经不是三十年前的金军,金的大将也不是三十年前的兀术。他们不再认定胜利有一定的把握,同时也认定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他们的享受已经远远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拼命?他们在这一晚把海陵王杀了,准备退出淮南,享受他们已经获得的荣华。

图注:蒙古大军

此开始,宋金的关系变了,宋人称侄不称臣,即使口头上还得称一声叔叔,但和此前一大段时间称臣的情况不同了。这是一次侥幸,也正是这一次侥幸延长了南宋一百二十年的统治,南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他们后来应付蒙古大军的南征,准备了长期抗战的条件。海陵王的南征是他自取灭亡的道路。风水轮流转,等到蒙古兴起,金朝又到了灭亡的时候。金哀宗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皇帝,但是在他左右却聚集了大批承平时装腔作势,战争时一筹莫展的大臣和元帅。蒙古的军队正在从多方面包围过来,自己却封锁在归德城内,他没有可靠的后方,没有得力的大将和重臣。归德和汴京相去并不远,汴京已经到了斗米二十两白银的境地,揞绅士女行乞于市,有的甚至于自食妻子。一切用皮革做成的家具,早已煮食殆尽。王侯第宅,故家乔木,也都做了柴火。战既不能,守也难以为继了。

图注:金国灭亡

在西面元帅崔立的操纵下,汴京向蒙古投降了。官员、士兵、老百姓一概投降了。投降的保住了生命,其余一概由蒙古军安排。不过,金朝皇族男子几乎都被杀害了,而皇族妇女则遭到了蒙古的蹂躏。这一幕,跟北宋灭亡时期的景象何其相似呢。看来,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元好问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