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特點,比較符合現代人胃口的要屬明清小說,唐詩宋詞喜歡的人不少,但在詩詞水平上能達到唐宋標準的就很少了,元曲就更不要提了,現代曲藝跟幾百年前早就不可同日而語。倒是小說類文體,古今差別不是很大。雖然古代善用文言文,現代先說都是白話文,但在內容方面,兩者的差距就沒有詩詞曲藝那般天差地別了。

明清小說的藝術成就很高,巔峯莫過於四大名著,四大中又屬《紅樓夢》爲佼佼者。不過四大早已被世人研究透了,小編就不班門弄斧了,說一對小編比較推崇的二位明清小說家,一個是蒲松齡,另一個是褚人獲。蒲松齡大夥都不陌生,《聊齋志異》更是家喻戶曉。褚人獲和蒲松齡屬於同時代的人物,兩人的命運很像,都是科舉的失意者,最後都轉而從文。褚人獲的作品類型跟蒲松齡很像,小編最喜歡他的《堅瓠集》,裏頭記載了許許多多奇聞異事。小編在一小篇給大夥鑑賞鑑賞,看看大夥是否能看到蒲松齡的影子。

《堅瓠廣集》裏記載了一個吏三十六子的趣聞,話說清朝康熙年間,江南某地有一個姓鄭的縣衙縣吏,爲了方便記述,文章咱們姑且叫他鄭吏。鄭吏這個人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縣令對他也頗爲欣賞,給他開的工資也不低。按理說以鄭吏的待遇水平而言,日子應該過得去,可是鄭吏的衣服總是打滿補丁,而且身形消瘦,好像每天都喫不飽飯一樣。縣太老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問鄭吏:“我平日待你不薄,你咋過得如此窮困呢?”

鄭吏本不想把自己的難言之隱公諸於世,可無奈領導逼問,只好一五一十交待清楚:“大人有所不知,我膝下有36個兒子。”好傢伙36張嘴等着喫飯,鄭吏也只是一個基層公務員,而且還是個清正廉明的小吏,也難怪如此窮困潦倒。縣令心想,生這麼多兒子,鄭吏豈不是妻妾成羣。於是縣令問鄭吏妻妾多少,鄭吏大概是猜到縣太爺是怎麼想的了,於是他苦笑地搖搖頭說:“我就一個老婆!”

縣令驚訝地看着鄭吏,鄭吏不過三十來歲,就有了36個兒子,那豈不是每年生一到兩個。縣令疑惑地問鄭吏緣故,鄭吏只好把事情真相一股腦倒出來:“我18歲成婚,自成親那年起,妻子每年誕下一對雙胞胎,還都是男孩,到現在已有18年,正好18對雙胞胎,36個兒子!”縣令聽此言後,驚訝地說不出話來。後來鄭吏將自己的36個兒子都請到縣衙來,縣令才深信無疑。縣令念鄭吏辛勞,還特地賞了他一百兩以補貼家用,鄭吏感激不盡。這就是褚人獲筆下吏三十六子的故事,大夥有沒有覺得像看《聊齋志異》那般驚悚?

相關文章